三、会计要素
1.定义:又叫会计对象要素,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
2.企业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二星)
1.资产
(1)定义: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且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
①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注意】企业是否拥有一项资源的所有权并不是确认资产的绝对标准。
②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注意】待处理的无价值的报废产品不是资产=
③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是预期的资产
【注意】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能形成资产
④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3)确认条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4)分类:按照流动性分类,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 |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或1年内变现、出售或耗用 |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
非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 |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
(1)定义: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特征:
①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时义务。
【注意】企业与供应商签订的在未来可能形成负债的采购合同,当前不能作为负债。
②必须有其可用货币额反映的价值量。
③必须是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预期都会造成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
(3)确认条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
①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分类:
流动负债 | 预计在一年或不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工资、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
非流动负债 | 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
(1)定义:又称为股东权益或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收益。
(2)来源:①企业投资人投入的资本;②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③留存收益。
【注意】利得、损失产生于非日常活动。
(3)内容:
①实收资本或者股本;
②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来源 | 分类 |
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 实收资本(或股本) |
资本公积 | |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 |
留存收益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联系 | 同为企业资产的取得来源,两者都可以对企业资产提出索偿要求 |
区别 | 1.负债需要按照约定条件支付利息,所有者权益不需要企业归还其投资者。 2.负债不参与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
1.收入
(1)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特征:
①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注意】日常活动: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
非日常活动: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取得的收益,接受捐赠收益等
②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③不包括所有者投入资本。
(3)确认:
①与收入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注意】只有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才属于收入,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不属于企业收入。
②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
③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够可靠计量。
【例题-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收入》规定,企业的日常经营收入不包括( )。
A.销售商品的收入
B.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
C.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
D.提供运输业务的收入
【答案】B
【解析】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属于非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
2.费用
(1)定义: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特征:
①费用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注意】非日常活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的损失,罚款,对外捐赠等
②费用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③费用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3)确认:
①与费用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②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
③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4)内容:狭义的费用指营业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投资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
营业费用 | 制造成本 | 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从销售收入中补偿 | 按照产品对象归集 |
期间费用 | 与生产产品无直接关系,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 按照时间归集 |
(1)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反映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
(2)内容: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日常活动利润+非日常活动利润
=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
=(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三)会计等式(一星)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关系:
(1)公式:资产=权益=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2)作用: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归属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
2.收入、费用、利润三者关系:
(1)公式:在不考虑调整因素,如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情况下:利润=收入-费用
(2)作用: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四)经济业务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变动(一星)
思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式理解
1.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增加
2.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3.一项资产和一项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4.一项资产和一项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5.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等额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6.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等额减少,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7.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8.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所有者权益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9.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