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经济基础知识笔记

2014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第九章

来源:233网校 2014-07-24 08:13:00
  2014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知识点汇总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完美备考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际贸易理论的演变的4种理论:

理论 

提出者 

观点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  该理论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即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和俄林  要素禀赋,在这里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一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根据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  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该理论认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