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金融笔记

2013年经济师《中级金融实务》精讲笔记:第四章

来源:233网校 2012-09-05 08:51:00
  第三节 商业银行管理
  一、资产负债管理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其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综合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的三个阶段:
  1.资产管理理论
  以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重点。其核心是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而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负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
  资产管理理论的基础是: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2.负债管理理论
  以负债为经营重点来保证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资金,可以向外举借,只要能借到资金,就可大胆放款争取盈利——主动负债。
  资金来源:传统存款业务,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等。
  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有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与负债管理双方并重。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产生。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目前现代商业银行最为流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基本要求: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最佳组合。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
  (1)规模对称原理
  规模对称原理指从总体上管理银行资产运用的规模必须与负债来源的规模相对称。
  不是简单的对等,而是一种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平衡。
  (2)结构对称原理: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结构对称,利率结构(浮动和固定)的对称等。
  与规模对称原理一样,是一种动态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相互对称和统一平衡。
  (3)速度对称原理(偿还期对称原理)
  资产平均到期日/负债平均到期日=平均流动率
  平均流动率 >1,资产运用过度;平均流动率<1,表示资产运用不足。
  (4)目标互补原理:银行经营目标中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方面是可以相互补充的。
  (5)利率管理原理
  ①差额管理。就是固定利率负债大于固定利率资产的差额,与变动利率负债小于变动利率资产的差额相适应,从而不断保持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
  ②利率灵敏性资产与负债管理。商业银行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动的预测,对灵敏性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以取得较多的盈利、避免损失。(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都会随利率的变动而变动)
  (6)比例管理原理
  比例指标一般分为三类: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
  根据指标及指标体系,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综合管理和分类控制。
  2.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1)资产管理:
  ①准备金管理(按性质分为存款准备金管理、资本准备金管理和贷款准备金管理)
  一是足额提取,二是防止超额提取而无效占用。
  ②贷款管理(贷款风险管理;贷款长、短期限结构管理;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比例管理;对内部人员和关系户的贷款予以限制)
  ③证券投资管理(证券投资所占比例;投资的多样性和低风险性、流动性)
  (2)负债管理:包括资本管理、存款管理和借入款管理。
  ①资本管理的核心是确定资本需要量以及各种形式的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目前比较通行的是依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按资本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计算,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②存款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二是对存款利率的管理,三是对存款保险的管理。
  ③借入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严格控制特定目的的借入款;分散借入款的偿还期和偿还金额,以减轻流动性过于集中的压力;控制适当的规模和比例,并以增加短期债券为主,增强流动性;努力扩大借入款的渠道或后备渠道,以保证必要时能扩大资金来源。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建立。
  1994年,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按人行的要求开始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即以比例加限额控制的办法,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实行综合管理。
  1998年1月1日起,人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管理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在逐步推行资产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计划指导、自我平衡、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指标体系
  2005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分三层: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反映在资产负债比例方面的指标主要体现在风险水平这一层上。风险水平类指标包括:流动性风险指标,信用风险指标,市场风险指标和操作风险指标,以时点数据为基础,属于静态指标。具体:
  (1)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及其波动性,包括流动性比率、超额备付金比率、核心负债比率和流动性缺口比率,按照本币和外币分别计算。
  (2)信用风险监管指标包括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贷款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单一客户贷款率集中度、全部关联度等几项指标。
  (3)市场风险类指标衡量商业银行因汇率和利率变化而面临的风险,包括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率和市场敏感性比率。

  相同系列>>2013年经济师考试《中级金融实务》精讲笔记汇总

  相关推荐: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全真模拟试卷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考前压密试卷汇总

  网校辅导:帮助考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2013年经济师考试内容,233网校提供了2013年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精讲班、冲刺班等课程!!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