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九 我国的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一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目标的三种选择:
(1)侧重于稳定物价目标,期望实现无遥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2)侧重于经济增长目标,期望实现高通货膨胀的高经济增长;
(3)兼顾稳定与增长,期望获得低通货膨胀的适度经济增长。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实际上是以防通货膨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例14·单选题】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是( )。
A.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
B.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D.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存款准备金、再贴现与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和利率工具等。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 |
相关内容 |
存款准备金 |
我国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衷是作为平衡中央银行信贷收支的手段,2005年后,成为中国 人民银行进行流动性对冲管理的重要工具 |
再贴现 |
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大力推广和扩大再贴现业务 |
公开市场操作
|
(1)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 |
利率工具
|
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 ④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准备金水平的部分 |
【例15·多选题】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 )。
A.回购交易
B.现券交易
C.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D.买卖外汇
E.期货交易
【答案】ABC
【解析】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
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1.回购交易
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
(1)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
(2)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
2.现券交易
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
(1)现券买断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人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
(2)现券卖断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3.中央银行票据
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4.利率工具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这标志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使直接调控过渡到间接调控。(1998年为界)
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力加强
1998年前,货币发行权在国务院,中央银行只有货币政策的建议权和执行权,决策权在国务院。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供应量、利率
(1)货币供应量(M1、M2)
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货币供应量真正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M1、M2与通货膨胀有很强的相关性,且具有很好的可测性和可控性;但M2具有时滞。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社会融资总规模”概念,逐步尝试我国金融宏观调控以社会融资规模指标作为相关性、可测性和可控性更好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以及金融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的总量指标,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量,是增量概念,为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或当期发行或发生额扣除当期兑付或偿还额的差额,统计上表现为每月、每季或每年的新增量。
(2)利率
利率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效的传导媒介在我国并未发挥很大的功能。但利率市场化的深入,会使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加以发挥。
2007年1月4日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正式推出。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
按中央银行的设想,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再放开贷款利率,最后放开存款利率,取消对利率变动的行政性限制。
3.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选择
(1)基础货币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我国基础货币总量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方总量(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量;外汇和金银储备占款量;人民银行对财政的透支借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的货币量)
(2)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也是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选择之一。
4.商业银行传导功能加强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主体,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
一是初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
二是财务状况明显好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显著改进,财务可持续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公开发行上市成功,市场约束机制显著增强;
四是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
(四)近年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情况
近年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及货币政策特点:
(1)我国已建立了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金融调控模式;
(2)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以防通胀为主的多目标制;
(3)存款准备金调整和公开市场操作成为日常的流动性对冲管理的重要工具;
(4)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启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