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要点一(概论)
一、行业兴衰的实质
1.行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变迁;
2.行业经历“幼稚产业——先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夕阳产业”的过程;
3.资本在某一行业的“形成——集中——规模募集——分散”的过程;
4.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转移——落后”的过程。
二、影响行业兴衰的因素:技术进步、产业政策、产业组织创新、社会习惯和经济全球化等因素。
要点二(技术进步)
一、当前技术进步的行业特征
1.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2l世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最终取代汽车、化工、钢铁等成为国家主导产业:迄今为止,是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关键技术最广的行业之一。
2.信息技术的扩散与应用引起了相关行业的技术革命,并加速改造传统产业。比如,生物信息技术使制药业出现革命性变革,信息技术通过CAD、CAM、CIMS、计算机模拟等得到广泛应用。
3.研发活动的投入强度成为划分高技术群类和衡量产业竞争力的标尺,指标为研发投入占产业或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因为,研发投入强度比以设备更新投资为主要形式的技术改造强度更能体现一个国家或产业技术进步的实力与潜力。
4.技术进步速度加快,周期明显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频繁。比如,摩尔定律表明微处理器速度每l8个月翻一番:吉尔德定律表明,未来25年里,主干网带宽每6个月增加l倍。 【点拨1】微电子、网络技术、计算机和通信行业就属于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在21世纪中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点拨2】汽车,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则是信息技术应用和改造的传统行业,也因此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和产业发展空间。
二、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
1.技术进步往往催生一个新行业,同时迫使一个行业加速进入衰退期;
2.新兴行业能很快超过并代替旧行业,或严重威胁到原有行业的生存;
3.未来的优势行业将伴随着新的技术创新而到来,处于技术尖端的基因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将催生新的优势产业;
4.新、旧行业并存是未来全球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多数行业会在竞争中通过技术创新或国际转移,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
【点拨l】从我国l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企业开始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等大城市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以提高自己在中国市场中的竞争力。
【点拨2】从l981年IBM制造了全球第一台PC机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该领域中的技术进步明显不断加快、周期明显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频繁。目前,个人微型计算机已经发展成为集文件处理、通信娱乐、交易结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工具。
【点拨3】BP机——大哥大——多功能手机,个人通信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着中国经济中新生行业的出现、旧行业的消失。
要点三
(产业政策)
一、产业结构政策
1.含义:选择行业发展优先顺序的政策。
2.目标:使行业问的关系更协调,社会资源配置更合理,产业结构更高级。
3.内容
(1)产业结构长期构想:根据现阶段发展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要求,遵循产业发展演变的规律,提出较长时间内产业发展目标和方向。
(2)对战略产业的保护与扶植:战略产业,需求弹性和收入弹性较高、能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产业。具体措施包括限制所保护的同类国外产品的进口,限制国外私人直接投资:财政投资、金融倾斜、税收倾斜以及行政性干预等,其中政府直接投资、差别税率、优惠税、保护性关税、补贴、折旧和成本控制等是较为常用的方式;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行业及战略性行业,政府可能实施较多干预;公用设施,比如城市地铁、公交、河运、海运等行业,往往由具有政府特许经营权的企业来经营,也因此使其成为这些领域中的合法垄断者。
(3)对衰退产业的调整和援助:方式,限制进口、财政补贴、减免税:目的,减少经济损失、避免社会动乱。比如,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日本对煤炭、铝、船舶等衰退产业,采取规模收缩与合理化对策,促进设备处理与事业转移。
【点拨1】汽车、粮食、金融、能源等行业的安全问题,成为我国战略产业扶持与保护的重点内容.尤其是银行业体系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
二、产业组织政策
1.含义:调整市场结构、规范市场行为的政策。
2.目的:产业组织形态和企业间关系的合理化。3.核心:反垄断、促竞争、规范大型企业集团、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4.内容
(1)市场秩序政策:鼓励竞争、限制垄断,比如1997年克林顿颁布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
(2)产业合理化政策:确保规模经济的充分利用,防止过度竞争,比如1994年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催生了三大汽车集团。
(3)产业保护政策:减少国外企业对本国幼稚产业的冲击,我国对外商投资方式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本国企业。
三、产业技术政策
1.含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的政策。
2.内容
(1)产业技术结构选择和技术发展政策;
(2)促进资源向技术开发领域投入的政策。
四、产业布局政策
1.含义:产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
2.原则:目的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1)经济性原则:保证那些投资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地区优先发展;
(2)合理性原则:鼓励各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
(3)协调性原则:促进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
(4)平衡性原则:加快先进地区发展的同时,逐步缩小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
五、我国目前的主要政策
1.1989年,《中国产业政策大纲》。
2.2004—2006年,汽车、水泥、铅锌、电解金属锰、煤炭、铜冶炼、纺织、电石、铁合金、钢铁、生物乙醇等产业的发展规划。
3.2006年,《钨、锡、锑三个行业准入条件》。
4.2007年,《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
5.200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即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新材料、信息技术产业;以延长生命、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新医药、空间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