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矩阵制组织结构
矩阵制组织结构是为了处理非常复杂项目中的控制问题而设计的。这种结构在职能和产品或项目之间起到了联系的作用。这样,员工就拥有了两个直接上级,其中一名上级负责产品或服务,而另一名负责职能活动。如图5—6所示:
图5-6 矩阵制组织结构
在上述小组中,开发和生产产品C的员工不仅对产品C的主管负责,还对每个区域的主管负责。矩阵制组织结构的目标就是充分利用企业中专门技术的结合,而普通的分级结构就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矩阵制组织结构将个人或单元横向归类为小组,并.由小组处理正在进行的战略事务,从而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混合型结构在保持职能制结构和M型结构的优点方面作出了尝试。简言之,矩阵结构是一种具有两个或多个命令通道的结构,包含两条预算权力线以及两个绩效和奖励来源。
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优点:一是由于项目经理与项目的关系更紧密,因而他们能更直接地参与到与其产品相关的战略中来,从而激发其成功的动力。二是能更加有效地优先考虑关键项目,加强对产品和市场的关注,从而避免职能型结构对产品和市场的关注不足。三是与产品主管和区域主管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从而能够作出更有质量的决策。四是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各项技能和专门技术的相互交融。五是双重权力使得企业具有多重定位,这样职能专家就不会只关注自身业务范围。
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缺点:一是可能导致权力划分不清晰(比如谁来负责预算),并在职能工作和项目工作之间产生冲突。二是双重权力容易使管理者之间产生冲突。如果采用混合型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上级的权力不相互重叠,并清晰地划分权力范围。下属必须知道其工作的各个方面应对哪个上级负责。三是管理层可能难以接受混合型结构,并且管理者可能会觉得另一名管理者将争夺其权力,从而产生危机感。四是协调所有的产品和地区会增加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从而导致制定决策的时间过长。
(六)H型结构(控股企业/控股集团组织结构)
当企业不断发展时,可能会实施多元化的战略,业务领域涉及多个方面,甚至上升到全球化竞争层面上,这时企业就会成立控股企业。其下属子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控股企业可以是对某家企业进行永久投资的企业,主要负责购买和出售业务。在极端形态下,控股企业实际上就是一家投资企业。或者,控股企业只是拥有各种单独的、无联系的企业的股份,并对这些企业实施较小的控制或不实施控制;再者,控股企业是一家自身拥有自主经营的业务单位组合的企业。虽然这些业务单位组合属于母企业的一部分,但是他们都独立经营并可能保留其原本的企业名称。母企业的作用仅限于作出购买或出售这些企业的决策,而很少参与他们的产品或市场战略。
控股组织结构的示例如下文所述。中央企业的员工和服务可能非常有限。控股企业与其他企业类型相区别开来的一个关键特点就是其业务单元的自主性,尤其是业务单元对战略决策的自主性。企业无须负担高额的中央管理费,因为母企业的职员数量很可能非常少;而业务单元能够自负盈亏并从母企业取得较便宜的投资成本,并且在某些国家如果将这些企业看成一个整体,业务单元还能够获得一定的节税收益。控股企业可以将风险分散到多个企业中,但是有时也很容易撤销对个别企业的投资。
(七)多国企业的组织结构
多国企业的基本结构形态就是保持“本土”结构,并通过子企业管理者与母企业首席执行官之间的直接联系管理境外子企业。在单一产品企业或者境外利益相对较小的情况下,这种结构较为普遍。采用这一简单结构的主要原因就是本土的独立性或反应能力相对全球协作而言具有优先性。图5-7 是多国结构的不同类型:
本土独立性和反应能力
低 高
图5一7 多国结构的不同类型
1.国际事业部。无论是职能部还是事业部,都会首先保留本土结构,境外利益通过专门的国际事业部来管理。国际子企业将吸收本土企业的产品并通过技术转让获取利益。其缺点就是缺少产品或技术的本地化。当很多地区都购买联系非常紧密的产品时,这种结构的效果最好。
2.国际子企业。国际子企业以地理位置为基础并在各国家内独立经营。在这些企业中,基本上所有的管理职能都以国家为基础,从而实现高度的本土反应能力。母企业的控制权可能依赖于计划体系和报告体系,并且母企业可能对国际战略拥有最终否决权,但全球协作水平可能比较低。
3.全球产品企业。全球产品企业型结构代表着从国际事业部制或国际子企业式的结构向综合结构迈进了一步。在这种结构下,多国企业被划分为多个产品事业部,并以国际企业为基础进行管理。这一结构的理念就是提高国际成本效益。然而,这种结构更适合于推动防守型或合并型战略的采用,而不容易实现良好战略规划的预期利益,而且不利于推动进攻型或扩张型战略的应用。
4.跨国企业。跨国企业型结构旨在将国际子企业的本土反应能力与全球产品市场的协作优势结合起来。其关键在于为相互依赖的资源和能力创建一个整合网络并从中取得收益。
相关推荐:
201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题涉及考点总结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