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技巧

不要轻易开除人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20日


对不称职者:

教练指导,助其成长

  因为整体上不称职而解聘下属的情况很常见。商业上如此,政治上同样如此。

  19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Margaret Thatcher)在组阁之际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我同样也让豪威尔(David Howell)和扬(Janet Young)从内阁离职。豪威尔作为内阁大臣的缺点在他任职能源部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而他在交通部的表现也证明我的判断没有错。无论是作为反对党还是作为特别委员会主席,他都具有足够的卓越才能,但他缺乏由创造性的政治想象力和实干才能形成的综合素质,这使他不能成为一流的内阁大臣。"

  当然,即使下属不称职,一个杰出的领导也应该加以教练和指导,促使他改头换面。进行指导时,尤其要让员工更好地了解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工作。这可以让他们知道如何改善心态,在面对与业绩相伴而来的焦虑、屈辱和挫折时更讲究方式方法。

  耐心的指导者会注意避免操之过急,不给受训的人设定过高目标。他提出问题的时候,不是匆忙给出答案,而是诱发受训者首先说出问题的确切含义。问题了然于胸之后,答案自然就有了,受训者就可以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自发地寻求答案。

  如果教练和指导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领导者别无选择,只有裁员。即便如此,领导者本人也要承担部分失败的责任。正像匈奴王阿提拉(Attila)所说的:"首领如果不称职,等级最高的下属也不能接替他。首领失败了,下属也好不到哪去。"

对挑战权威者:

明确层级,奠定基调
  
  所有领导者都一定遇到过权威受到下属挑战的情形。是应该视而不见?还是用心对付发起挑战的人?

  爱德华兹(Tracy Edwards)在1990年成为首位完成Whitbread环球帆船赛的女性,她曾做出过艰难决定。很早以前,爱德华兹解雇了船队中的二号人物---她的大副。领导者一旦感到队伍中有人起了破坏作用,就必须采取行动。做出决定尽管艰难,但不可避免,此举增强了领导者的可信度,而逃避问题造成的破坏性甚至要超过那个挑事儿的人的坏脾气。

  领导者有责任事先定好上下级关系,为工作方式定下基调,并把这些信息有效地传达给下属。对领导者的挑战多半来自于对既定的理念和上下级安排的不认可。一旦某些挑战破坏了队伍的运转,就必须面对它、解决它。领导者如果不得不在捣蛋分子和团队精神之间做出抉择,如何取舍是显而易见的。

对偏离既有模式者:

突破教条,鼓励创新

  通用电气的韦尔奇(Jack Welch)是近二十年来最著名的企业领袖。他在职的时候,培养了一大批杰出领导者人选,密切关注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安排他们任职于不同的岗位以获取相关的经验,为他们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给他们充分的空间施展才能。据说他还在GE设立了一个人才更新系统,让绩效最低的10%的雇员离职。

  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子,成功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样子,韦尔奇心知肚明,对于不符合的,则坚决剔除。他因此赢得了"中子杰克"的绰号。不管怎么说,杰克也许不能保证你永远不下岗,但他却让你永远有能力上岗。

  但是,剔除那些不符合既定模式的人,本身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模式本身就是错的呢?如果模式没有及时更新与时俱进呢?

  刻意按照团体要求塑造员工,其后果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要取得积极的效果,就要让员工明白如何在复杂的组织环境中开辟成功之路;让他们独有的、富有创造力的天性获得认可和支持;让他们不必压抑自己的本色和想法,或者感到畏惧和缺乏信任。

  与此相反,如果员工不得不循规蹈矩,压制自己的行为、特点和人格,放弃自尊和自由,被当作"次等人";或者规章制度完全是上层管理人员说了算,毫不考虑下属的愿望,而上层管理人员又可以倚仗权势另搞一套,那么,负面效应就不可避免了。

  比按照既定模式打造员工更好的办法,是给他们提供个别的帮助、指导和支持,让他们能在完成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做得更好。这就是说,要鼓励他们增进技能、诱导他们互相合作,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工作之中。

对言而无信者:

以身作则,言出必行

  信任是一种言出必行的信念,是对一种传统美德---"诚实"的恪守。领导者的行为与他口头上宣称的信念要相吻合,起码不相冲突。有效领导的基础不是卖弄聪明,而是言行合一。表达信任的方法很多,比如:

  ●事先商定好明确的原则,并尊重别人的原则。

  ●让别人有权自主决策,或者共同协作做出决策。

  ●鼓励团队协作和参与。

  ●倾听别人的心声,达成共鸣。

  ●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挺身而出。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