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第四章核心考点
- 第3页:第三节 商业银行管理
- 第4页:?第四节 改善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
第三节 商业银行管理
一、资产负债管理
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对其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综合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管理制度。西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如表4-4所示。
表4-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理论 | 产生 时期 | 主要观点 | 评价 |
资产管理理论 | 商业银行经营的初级阶段 | 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于资产业务,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商业银行只能被动地接受。因此,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是资产业务,通过资产结构的安排,求得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均衡 | 这一理论有利于防止、减少贷款投资的盲目性,增强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因而在西方商业银行长期盛行至20世纪60年代,有力地推动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发展 |
负债管理理论 | 20世纪60年代初期 | 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需要资金周转,可以向外举借,只要市场上能借到资金,就可以大胆放款争取高盈利 | 弥补了资产管理理论只能在既定负债规模内经营资产业务,难以满足经济迅速发展对资金需求扩大的局限性,因而负债管理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很快风靡西方各国 |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 |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双方并重。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合理搭配,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组合 |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能从资产与负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角度,把资产负债作为一个整体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来研究,所以这一理论是目前现代商业银行为流行的经营管理理论 |
【例4.13】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 )方面的搭配,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组合。
A.收益
B.汇率
C.期限
D.风险
E.盈利性
【答案】CD
【解析】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不能偏重资产和负债的某一方,高效的银行应该是资产和负债管理双方并重。这一理论的基本要求是,通过资产、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协调资产、负债项目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方面的合理搭配,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组合。
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
(1)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
①规模对称原理;②结构对称原理;③速度对称原理;④目标互补原理;⑤利率管理原理;⑥比例管理原理。
【例4.14】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有( )。
A.规模对称原理
B.结构对称原理
C.速度对称原理
D.目标互补原理
E.收支对称原理
【答案】ABCD
【解析】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①规模对称原理;②结构对称原理;③速度对称原理;④目标互补原理;⑤利率管理原理;⑥比例管理原理。
(2)资产负债管理的内容
①资产管理
a.贷款管理
贷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和主要的资金运用,贷款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重点。
其主要内容有:贷款风险管理;贷款利率管理;贷款期限结构管理;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比例管理;对内部人员和关系户的贷款予以限制等。
我国银行信贷管理一般实行集中授权管理(总行统一制定信贷政策)、统一授信管理(控制融资总量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融资额度)、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贷款管理责任制相结合,以切实防范、控制和化解贷款业务风险。
【例4.15】贷款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
A.贷款期限结构管理
B.对内部人员的贷款予以限制
C.贷款流动性管理
D.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的比例管理
E.贷款风险管理
【答案】ABDE
【解析】贷款管理是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重点,其主要内容有:贷款风险管理;贷款利率管理;贷款期限结构管理;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比例管理;对内部人员和关系户的贷款予以限制等。
b.债券投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对象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中央银行票据、资产支持证券、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等。
c.现金资产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主要包括三项:
Ⅰ.库存现金,是指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的日常零星开支;
Ⅱ.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资金);
Ⅲ.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用于在同业之间开展代理业务和结算收付。
②负债管理
a.存款管理
存款是银行对存款人的负债,是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存款管理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重点。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对吸收存款方式的管理;存款利率管理;存款保险管理。
b.借入款管理
商业银行的借入款包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种。
其总的管理内容是:严格控制特定目的的借入款;分散借入款的偿还期和偿还金额,以减轻流动性过于集中的压力;借入款应控制适当的规模和比例,并以增加短期债券为主,增强借入款的流动性;在保证信誉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借入款的渠道或后备渠道。以保证必要时能扩大资金来源。
3.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1)资产负债管理制度的建立
①1994年,商业银行遵照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开始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
②为了确保这一制度的实施,国家在1995年先后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中做出了法律规定。
③1998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加量管理的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实行“计划指导、自我平衡、比例管理、间接控制”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
(2)资产负债管理的指标体系
①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资产负债指标实施比例管理。
②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该办法正式发布并使用了我国的套监管指标体系,将考核指标分为监控性指标和监测性指标,并把外币业务、表外项目纳入考核体系。
③2003年中国银监会成立后提出了“管风险、管法人、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新理念,强调坚持以风险为核心的监管内容。
④2005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废止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监控、监测指标和考核办法》,建立了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三方面的“七大类十六项”指标体系。
⑤我国银监会于2010年年初探索创立了“腕骨”(CARPALs)监管指标体系。该体系由资本充足性、贷款质量、大额风险集中度、拨备状况、附属机构、流动性、案件防控七大类十三项指标构成。
(3)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①基础管理方法
a.缺口分析是商业银行衡量资产与负债之间重定价期限和现金流量到期期限匹配情况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利率敏感性缺口和流动性期限缺口分析。
b.久期分析是商业银行衡量利率变动对全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商业银行通过改变资产、负债的久期,实现资产负债组合的利率免疫,提高全行的市场价值和收益水平。
c.外汇敞口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是商业银行衡量汇率变动对全行财务状况影响的一种方法。商业银行采用敞口限额管理和资产负债币种结构管理等方式控制外汇敞口产生的汇率风险。
②前瞻性报考管理方法
a.情景模拟是商业银行结合设定的各种可能情景的发生概率,研究多种因素同时作用可能产生的影响。
b.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方法,商业银行通过流动性压力测试测算全行在遇到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从而对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的脆弱性做出评估和判断,进而采取必要措施。
【例4.16】下列方法中,属于国际银行业通行的前瞻性报考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的有( )。
A.缺口分析
B.情景模拟
C.流动性压力测试
D.久期分析
E.外汇敞口与敏感性分析
【答案】BC
【解析】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主要包括:①前瞻性报考管理方法,指情景模拟和流动性压力测试两种方法;②缺口分析;③久期分析;④外汇敞口;⑤敏感性分析。
二、资本管理
1.银行资本的含义与类型
资本是商业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可以用来吸收银行的经营亏损,缓冲意外损失,保护银行的正常经营,为银行的注册、组织营业以及存款进入前的经营提供启动资金等。
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有三种意义上的资本:
(1)账面资本
账面资本是指商业银行持股人的性资本投入,即出资人在商业银行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代表了商业银行的全部净价值。
按照2007年1月实施的《中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包括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三部分。账面资本反映银行实际拥有的资本水平,是银行资本金的静态反映,而不是应该拥有的资本水平。
(2)监管资本
监管资本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监管要求的资本。监管者关心的是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资本以保证存款者和其他债权人不受损失。
(3)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为了应对未来一定期限内的非预期损失而应该持有的资本金。
2.“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进与资本管理要求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进与资本管理要求,如表4-5所示。
表4-5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进与资本管理要求
协议 | 时间 | 资本管理要求 |
巴塞尔协议 | 1988年 | ①在该协议中,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主要包括性的股东权益和公开储备;附属资本是指银行的长期次级债务等债务性资本,其规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 ②协议规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分别不能低于4%和8% |
巴塞尔协议Ⅱ | 2004年 | 在统一银行业的资本及其计量标准方面做出了改进,全面覆盖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并提出了有效资本监管的“三个支柱”,即资本充足率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 |
巴塞尔协议Ⅲ | 2010年底 | 进一步强化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提高了资本质量、一致性和透明度,加大了风险覆盖范围,引入了杠杆率要求,建立了流动性标准,并成为国际金融监管领域的新基准 |
3.我国的监管资本要求与管理
(1)我国实施“巴塞尔协议Ⅲ”新监管标准的安排
①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明确了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监管标准,并根据不同机构情况设置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
②2011年起陆续发布了《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初步构建了以资本充足水平、拨备、杠杆率、流动性指标为一体的新四大监管工具,奠定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基础。
③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建立了与“巴塞尔协议Ⅲ”接轨且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的资本监管制度,于2013年起开始实施,并要求商业银行在2018年年底前达到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2)我国的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
①监管资本的构成
a.核心一级资本是指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无条件用来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具有性、清偿顺序排在所有其他融资工具之后的特征。
b.其他一级资本是指非累积性的、性的、不带有利率跳升及其他赎回条款,本金和收益都应在银行持续经营条件下参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
c.二级资本是指在破产清算条件下可以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工具,二级资本的受偿顺序列在普通股之前、在一般债权人之后,不带赎回机制,不允许设定利率跳升条款,收益不具有信用敏感性特征,必须含有减计或转股条款。
②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及监管要求
a.资本充足率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符合监管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根据《资本办法》,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b.根据《资本办法》,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
层次为资本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
第二层次为储备资本要求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分别为2.5%和0~2.5%;
第三层次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为1%;
第四层次为根据单家银行风险状况提出的第二支柱资本要求。
c.根据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资本办法》设定了6年的资本充足率达标过渡期,我国商业银行应于2018年底前全面达到相关资本监管要求。
【例4.17】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6月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我国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是( )。
A.5%
B.6%
C.7%
D.8%
【答案】B
【解析】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中层次为资本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5%、6%和8%。
【例4.18】商业银行资本净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 )。
A.4%
B.10%
C.8%
D.12%
【答案】C
【解析】按目前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即资本净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之比不得低于8%。
4.经济资本管理的内容
(1)定义
经济资本是银行为了承担风险而真正需要的资本,其主要的功能是防范风险和创造价值。
(2)优点
①保证了一定的资本水平以避免灾难并满足监管要求;
②保证风险已被适当地加以管理,同时保证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监控手段的有效性;
③保证资本得以有效地运用以获得收益,同时可以用于评价银行战略并支持决策。
(3)主要内容
①经济资本的计量,是指运用风险计量技术和组合计量技术,将各类风险量化为资本占用的过程;
②经济资本的分配,是根据银行风险偏好和发展战略,通过年度计划、限额管理、参数设置等方式将经济资本科学分解到分支结构、业务部门和产品,并通过资本约束风险,资本要求回报的协调管理机制提高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和产品等维度的风险管理水平;
③经济资本的评价,是建立以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对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和产品维度的经营绩效进行考核评价,属于银行绩效考核的范畴。
三、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
(1)定义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产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少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2)主观原因
商业银行的每项业务都有一个为确定未来行为目标选择优方案进行决策、实施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形成银行风险,包括:决策环节、管理环节、风险控制环节。
(3)客观原因
现代银行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和枢纽,受外部客观环境制约程度高,任何客观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形成银行风险,如:政治体制变革,经济政策调整,宏观金融政策变动,利率、汇率、中央银行再贷款、贴现率的变化,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同业竞争,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2.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与类型
(1)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①商业银行属于高负债经营,其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例很低,因此,其风险具有一定的杠杆性;
②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具有信用创造功能,而且与经济联系非常密切,一旦出现危机,容易传递给其他经济体,形成连锁反应,从而拖累整个经济;
③商业银行在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具有中枢地位,其发生风险后容易产生很大的负外部效应。
(2)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型
①按风险发生的范围,可将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②按风险的来源,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可划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等;
③常用的风险分类是巴塞尔委员会按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及诱发风险的原因,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战略风险八大类。
【例4.19】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划分,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有( )。
A.操作风险
B.投资风险
C.市场风险
D.信用风险
E.国家风险
【答案】ACD
【解析】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①按风险产生环境划分:静态风险和报考风险;②按风险产生原因划分: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国家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③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1)风险管理流程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①风险识别
适时、准确、有效的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风险识别是商业银行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和自身发展战略及经营状况,识别出可能影响其战略实施或经营活动目标的潜在风险,并分析引起风险事件原因的过程。风险识别包括识别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
②风险计量
风险计量是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配置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性,对各类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基于合理的假设前提和参数,计量承担的所有风险。
③风险监测
风险监测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各种监控技术,报考捕捉风险指标的异常变动,判断其是否已达到引起关注的水平或已超过阈值。
④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控制等策略和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
(2)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①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指商业银行针对面临的风险,事先设置多层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②风险分散
风险分散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实现资产结构多样化,尽可能选择多样的、彼此不相关或负相关的资产进行搭配,以降低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程度。
③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当风险分散之后仍有较大的风险存在时,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某些合法的交易方式或业务手段将风险转移出去。风险转移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类。
④风险对冲
风险对冲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
⑤风险抑制
风险抑制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主动性地选择拒绝或退出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抑制主要过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
⑥风险补偿
风险补偿是指商业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加以弥补。银行常用的风险补偿方法有:合同补偿、保险补偿和法律补偿。
【例4.20】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会选择主动拒绝或退出某些高风险经营活动,这种风险管理策略称为( )。
A.风险抑制
B.风险对冲
C.风险转移
D.风险补偿
【答案】A
【解析】风险抑制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主动性地选择拒绝或退出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抑制主要通过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
4.“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1)“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展与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
①1988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资本协议”,强调银行必须拥有足以覆盖其风险资产的充足的资本金。
②巴塞尔委员会于2004年6月正式出台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风险由信用风险扩大到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方面,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应该与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结合起来。
③2004年美国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三维架构体系。
④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这不仅是国际社会对金融风暴中银行业种种失误反思的产物,更是国际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发展的产物,是对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丰富和延伸。
(2)“巴塞尔协议Ⅲ”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①2004年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在2007年1月1日前达到8%的标准,并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基本原则来监管我国的银行业。
②2007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提出国内银行业新资本协议实施的基本规划,要求大型银行在2010年年底实施新资本协议。
③2011年4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提出包括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贷款损失准备的一整套审慎监管标准和制度安排。
④2012年6月,中国银监会发布了《资本办法》,建立了与“巴塞尔协议Ⅲ”接轨的资本与风险监管制度,扩大了资本对风险的覆盖范围,构建了更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增强了银行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
四、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概述
(1)定义
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银行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进行的综合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财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调节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
(2)财务管理的核心:基于价值的管理
价值是指股东的投资价值,其计算方法有多种模型,主要包括经济增加值、现金增加值和投资的现金流收益。目前,经济增加值模型已经被国内一些大银行广泛采用,如中国建设银行。
【例4.21】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基于( )的管理。
A.利润化
B.效率化
C.价值
D.核心资本增值
【答案】C
【解析】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是基于价值的管理。银行的经营目标由传统意义上的增加市场份额和盈利逐步演化为增加股东的价值并力求使股东价值化,而经营目标的改变促使财务管理职能随之改变,于是基于价值的管理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3)财务管理的目标
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目标就是银行价值化。因此,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就是在价值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前提下,实施以创造价值为核心的一系列财务活动。
(4)财务管理的功能
①传统的会计
银行要遵守信息公开披露要求,同时还要为管理者及时提供信息以监控、管理银行业绩。会计的职能又可分解为三块:监督控制、反映信息和规范反映信息。
②财务
其主要体现在为计划制定、决策选择和资源配置提供支持。可以说,财务是资本预算、业务计划和激励机制等银行关键管理制度的纽带。
③公司财务
其着眼点在于企业的价值、股权的价值,是通过业务经营和股权交易来实现银行价值的化。
(5)财务管理的原则
财务管理必须坚持科学、统一、审慎、规范的管理原则。
2.财务管理的内容
(1)成本管理
①成本的概念
商业银行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商业银行在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回收资金及其他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耗费。就商业银行而言,全部成本涵盖的内容还应包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资本成本。
②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成本核算又是银行经济核算的重要环节。在成本管理中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成本化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成本责任制原则;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原则。
【例4.22】商业银行在成本管理中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包括成本化原则、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和( )。
A.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原则
B.成本结构合理化原则
C.成本价值化原则
D.成本补偿原则
E.成本责任制原则
【答案】AE
【解析】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成本核算又是银行经济核算的重要环节。在成本管理中要遵守以下基本原则:①成本化原则;②全面成本管理原则;③成本责任制原则;④成本管理的科学化原则。
(2)利润管理
①利润的概念
商业银行利润是在一定时期内业务经营中所取得的终财务成果,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成效大小的重要综合指标。
②利润的构成
a.营业利润
它是反映银行在一定时期内获利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是在一定营业周期内提供劳务所获收入超过提供劳务所发生成本的差额部分。具体为营业收入减去营业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成本后的净额。
b.投资收益
它是通过投资(如购买有价证券等)所获得的收益。
c.营业外收支净额
它是银行发生的非常项目收支净额。由于是在正常业务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非常的、偶然的事项所产生的盈利和损失,这部分收支不能计入营业收支,而是计入营业外收支。
③利润分配
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调整后,首先依法交纳所得税。税后利润再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a.抵补已交纳的、在成本和营业外支出中无法列支的有关惩罚性或赞助性支出;
b.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c.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除可用弥补亏损外,还可用于转增资本金,但法定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和转增资本金后的剩余部分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
d.提取公益金。公益金是指商业银行用于集体福利事业的资金,主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支出;
e.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例4.23】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的构成包括( )。
A.购买企业股票利得
B.证券交易佣金收入
C.营业利润
D.投资收益
E.营业外收支净额
【答案】CDE
【解析】商业银行利润总额由以下三部分构成:①营业利润,它是在一定营业周期内提供劳务所获收入超过提供劳务所发生成本的差额部分;②投资收益,它是通过投资(如购买有价证券等)所获得的收益;③营业外收支净额,它是银行发生的非常项目收支净额,即在正常业务经营活动以外发生的非常的、偶然的事项所产生的盈利和损失。
④增加利润的途径
增加利润的途径有:a.扩大资产规模,增加资产收益;b.降低成本;c.加强经营管理,健全和完善内部经营机制;d.灵活地调度资金;e.提高资产质量,减少资产风险损失。
(3)财产管理
财产管理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管理。要进行分类管理,分别计算,正确计提折旧,严格控制基本建设,加强在建工程管理。
(4)财务报告及其分析
财务报告主要由会计报表与财务状况说明书组成。
①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按其经济内容可分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
按主从关系可分为主表、附表;
按时点不同可分为月报、季报、年报。
②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示矛盾、探索规律、改善管理的重要途径。财务分析分为资金分析、财务分析两大部分,两部分均应并重。
(5)绩效评价
现代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以引导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业绩指标,从效益、风险、竞争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落实经营主体责任,客观衡量分支机构等的经营管理绩效,引导科学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由具体的管理主体根据人力资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质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培训、配置、使用、评价等诸环节的总和。
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必要性
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需要;
②人为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商业银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求得自身发展的需要。
(2)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是:①人力资源规划;②员工的考核和任用;③人力资源的激励制度;④员工绩效评价;⑤人力资源的心理及智能开发;⑥人力资源的环境开发。
【例4.24】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容有( )。
A.改革人事制度
B.人力资源规划
C.员工绩效评价
D.员工考核和任用
E.人力资源激励制度
【答案】BCDE
【解析】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人力资源规划;②员工的考核和任用;③人力资源的激励制度;④员工绩效评价;⑤人力资源的心理及智能开发;⑥人力资源的环境开发。
3.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
(1)改革人事制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①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
②专业技术职务管理。
(2)实行行长负责制
①要明确行长的职责;
②要在总行垂直领导下,下级行向上级行负责,逐级实行行长负责制;
③各级行要健全行长领导下的副行长(副总经理)分工负责制,部门对行长的负责制;
④充分发挥党组织对金融工作的政治保证作用,依靠员工改进经营管理。
(3)加强员工培养和教育
加强员工培养和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难度分析: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特点分析
章节讲义:2016年中级经济师金融章节讲义汇总
背诵考点: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知识点汇总
相关推荐
- 2016年中级金融核心考点汇总09-28
- 2016年中级金融第十章核心考点09-27
- 2016年中级金融第九章核心考点09-27
- 2016年中级金融第八章核心考点09-27
- 2016年中级金融第七章核心考点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