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2009年的丰收后,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被解决。业绩暴跌,频频曝出的基金公司内部斗争、内幕交易等丑闻令整个行业雪上加霜。
在各大媒体热心关注行业八卦新闻时,基民利益却鲜有人问津。被曝光的公司,往往伴随着旗下产品严重亏损、投研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基金作为专业理财的代名词,其光环在短短12年间不断褪色。“你们媒体怎么老是盯着我们的负面?”面对基金行业人士如此的质问,也许证券业协会的一组数据能够作为答案:截至2010年3月31日,基金投资者账户数为19008.29万户,个人投资者账户数占比为99.84%,其中,40-50岁的投资者,占个人投资者总账户的31.48%,占比。其次是30-40岁的投资者,占29.36%。俗话说,不贪为宝。掌握亿万民众财富投资权的公募基金何时才能让我们放心?
宝盈逼宫门暂落幕 汪钦拿什么力挽狂澜
在基金业这个人员、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里,高层变动背景为复杂。如果高层变动久拖未决甚至引发内部斗争,不但对基金公司会造成毁灭性打击,对持有人利益也会造成极大伤害。
8月6日,宝盈基金公司公告与总经理陆金海、副总经理于志已及督察长刘传葵三位高管解除聘任关系,由汪钦、孙升华分别接任总经理和督察长,为广受关注的宝盈乱象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今年2月继本报报道宝盈基金因股权斗争导致监管部门介入后,宝盈基金的各种问题就被摆上了台面。在争议中上台的宝盈基金总经理陆金海终在争议中下课,在其任内宝盈基金经历了业绩连续垫底,内部管理混乱,总经理干预基金经理操作,大股东违规超额代持股权,停发新基金等一系列问题,但对投资者利益伤害的还是基金业绩的连续垫底。
据统计,自2009年二季度末至2010年二季度末,宝盈泛沿海增长的份额变化不大,而资产规模却由36.14亿元萎缩至21.11亿元,同期复权净值增长率为-35.88%,领跌所有股票型基金,也让不少投资者叫苦不迭。而今,随着长城基金元老汪钦和法律工作经验极其丰富的孙升华的到任,发展停滞四年多的宝盈基金会否迎来新气象还尚待观察。
点评
天相投顾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闻群告诉记者:“基金本质上是由人来管理的理财产品,买基金的时候都要付费用,基金管理人替我们管理资产的时候都要收管理费。所以除了量化的分析之外,对人、对管理的分析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买基金的时候要关注基金管理公司的稳定性,近期有没有发生过股权变更、有没有发生过高管的变更。”
华泰柏瑞遭举报信重创投资者买单
一封来源不明的举报信成为了近期基金圈的焦点。自8月3日相关媒体报道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遭匿名举报涉嫌授意行贿后,事件被各路媒体不断推向高潮。华泰柏瑞不是基金业内家被举报的公司,数年前的融通基金,上投摩根基金以及近期的大成基金等都曾遭遇举报门。
在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总经理授意下属贿赂中国银行山东威海支行迟姓副行长16.5万元封口费一事,举报信中有详细描述并公布了其账号、迟某姓名及手机号码。
此外,举报信还称公司在2010年5月17日起的量化先行基金发行期间,在募集期仅剩5个工作日时由于募集金额仅为5000余万元,所以公然违反今年3月15日实行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在销售协议外变相给中行支付销售奖励达200万元。
上海证监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真的上升到法律层面,稽查大队会接手,相关的调查、取证等等需要很长时间,什么时间能有定论就不好说了。”据接近华泰柏瑞基金公司的人士透露,举报信出自目前仍在职的公司某高层手笔。
公司高层的内讧也影响到了团队的稳定性,投资部总监梁丰、基金经理郭楷泽、专户投资部总监陈剑平、电子商务部负责人苏杰、业务发展部高级经理柳剑平、市场部高级经理刘诗颖、营销业务部高级经理晁岱阳等人先后离职。而当时由梁丰执掌的华泰柏瑞行业领先基金自成立至8月11日,则仍损失20.3%。
点评
深证某券商基金研究员告诉记者:“股东方利益博弈往往造成基金公司高层的不和谐,这在合资公司中尤其普遍。华泰柏瑞这次事件影响很大,暴露了基金业内很多违规甚至违法的现象。如果一个公司在治理层面出现问题,买单的永远是投资者,这不是招聘一两个明星基金经理就能解决的矛盾。”
濒临清盘红线基金“无人打捞”
靠天吃饭,管理费照拿,业绩一直不见好转,这是许多基民对绩差基金不满的地方。一些清醒早的基民及时忍痛割肉,基金规模不断缩小,便留下一些执着的基民死守濒临清盘红线的基金。
华富策略精选和天治创新先锋都是2008年成立的基金,建仓时机不算差,但是由于当时处在熊市,募集资金十分困难,两家公司又都很小,缺乏品牌吸引力,一直难吸引到客户,因此时常在清盘生死线上挣扎。二季度末,这两只基金的份额规模分别为0.51亿份和0.46亿份,已经连续多日净值低于5000万。
根据相关规定,连续2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但雪中送炭的7月行情,让这两只基金终于松了一口气,资产净值也恢复到5100万元和5800万元。
可是8月份以来的震荡,又给基民敲响了警钟,濒临清盘红线并不是一时的风险,可能再次重演。公募基金至今未见有基金清盘,总是能重返生死线,所谓的清盘基金“无人打捞”。
点评
长城证券基金分析师阎红表示:投资者只有一个选择,不要买有清盘可能性的基金。我们从来都不建议投资者长期业绩不好的小公司发行的新基金,或者规模太小的老基金。基金只有做好业绩,自然会受到投资者的信任,把规模做上去。如果本来规模就小又运作的不好,有一部分人先赎回,基金规模就会更小,清盘风险加剧,后面的人更吃亏。
基金经理频繁变动投研团队集体出走
基金经理离职现象近期愈演愈烈,已经从频繁变动升级为投研团队集体出走。每家基金公司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基金经理出于个人职业规划离职,还是公司出于业绩考虑主动调整,都存在新团队的磨合期谁来为风险买单的问题。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8月11日,今年以来共发生122次基金经理变更事件。未公告的还有很多,本报上周爆出的《长信基金再陷动荡之秋》,说到长信基金股票基金经理集体出走,研究员走了将近一半,研究总监离职数月未公告就备受读者关注。
对于投研人员的大换血,长信基金市场推广部执行总监李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对于曾芒和许万国的去留公司还在讨论,还没到公司正常流程公布离职。其他权益类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调整也是公司出于提升业绩的考虑,长信发展7年了,该是在公司建设方面有一些调整的时候了。”
根据数据,截至8月11日,长信基金旗下4只股票型基金中,业绩的长信恒利优势还排名第95,长信银利精选排名120,长信金利趋势和长信增利策略分别位居149和151名。拿长信增利基金来说,该基金今年亏损14.60%,去年上涨42.98%,排名130,前年下跌52.72%,连年表现平庸。
点评
阎红表示:“投研团队从组建到配合,需要一定的过程,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磨合期可能基金业绩会有一定风险。但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投研人员离职的现象,业内建议给核心的投研人员股权激励,如果以后政策许可,可能会有一定收效。”信达证券基金分析师刘明军对基金人事变动的看法是:“短期来讲,确实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长期来看还是取决于公司的管理。”
来源:233网校-基金销售责编:wsxiaohu 评论 纠错
γ | ʦ | Żݼ | ||
֤ȯͶʻ۴ҵԸVIPVIP | ľ | 200 | ||
֤ȯͶʻۻ֪ʶ | ľ | 150 | ||
֤ȯͶʻۻ֪ʶϰ | ľ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