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含义的几种不同理解。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德认为,社会是具有共同心理的人们的集合。美国社会学家派克认为,社会是一种包括人类行为习惯、情操、民俗等在内的遗产。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认为,社会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意识之上的独立实体。
2.为什么把社会理解为人群或人的集合是不正确的? 西方的社会学家一般认为社会就是人群或人的集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虽然是由人组成的,但并不能将社会定义为人群或人的集合。因为这种定又不能说明是什么力量将人们联系起来构成了社会,也不能区分人类群体和动物群体之间的区别。
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也存在群体生活,但动物的群体生活是一种遗传行为,是出于本能的一种生物现象。人类的群体生活却是一种自己创造的、以生物本能为基础而又超越了生物本能的现象。
3.简述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 第一,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的社会。现代社会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生产高度社会化的社会,人们生产的产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流通和交换,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
第二,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的社会。现代社会是一个到处可见科学印痕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经验仍然很重要,但其主导地位已经让位给了科学。
第三,现代社会是民主化、法制化的社会。在现代社会里,民主化和法制化不仅表现为一种价值取向,而且表现为一种社会现实,它的基础是商品经济。
第四,现代社会是革命性社会。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以及它给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所带来的冲击,使现代社会呈现出革命性发展的特点。它的主要表现是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连续不断的推陈出新,更替嬗变。
4.简述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并且这种影响是双向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现代社会的总体特征制约着现代教育的状态和走向。
第二,现代教育的发展不断强化或复制着现代社会的特点。这是因为,教育在受到社会大系统以及社会各子系统制约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大系统及其各子系统。
5.简述自然环境对人类教育的直接制约作用。 第一,对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的影响。使人们学会适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成为人类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
第二,对教育内容选择上的影响。处于不同自然条件制约之下的人们在教育内容上所做出的选择有一定的差别。如不同地区可以有不同的乡土教材。
第三,对教育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选择上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优劣差异要求普及教育过程中,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措施,教育组织机构和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有所不同。如农村学校组织机构的学生人数较少,可以简化,复式教学是很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6.简述自然环境对人类教育的间接影响。 自然环境对人类教育的间接影响作用主要通过对社会的经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而实现。
第一,不同的自然环境为社会生产提供了不同的条件,从而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阻碍的作用。由不同的自然条件造成的经济差别最终会折射到教育上,体现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发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别。
第二,自然环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而这些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又会决定人们看待和处理教育问题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对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有决定性的影响。
7.简述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需求和教育规模。每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都必须接受相应的教育,因此,政府和社会就要开办学校为社会成员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看教育事业发展的应有速度。
第二,人口的数量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消耗一定数量的资源,因此,教育的规模越大,所需的资源越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口数量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8.为什么说一个社会的人口质量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一个社会的人口质量制约看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原因在于:
第一,一定社会的教育需要根据社会总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制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确定各级各类学校的规模和招生人数。如果人口原有素质较低,那么教育就会承受更大的发展压力,就需要提高发展速度和扩大发展规模。
第二,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决定着社会的教育需求和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教育不仅会提高受教育者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而且还会激发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增强其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9.为什么说一个社会的人口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 第一,人口的生理素质是教育活动赖以开展的基础之一,它决定着教育的质量。
第二,人口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着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资源的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
第三,社会总人口的质量决定了师资的来源和构成。社会人口的文化素质较高,师资的选拔余地就比较大,师资的质量相对就可能较高;反之,人口整体素质较低,师资的质量也就较低。
10.简述人口的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一,在阶级社会里,人口的阶级构成影响着受教育权的分配。被压迫阶级的受教育权会受到限制,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
第二,人口的职业结构对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巨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随着脑力劳动和高科技含量劳动比例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强,各级各类专门学校、职业学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第三,人口的地域分布结构制约着学校的布局,制约看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人口密度过小,居住过于分散,办学就会比较困难。
第四,人口的文化构成影响着教育需求和教育质量。具有较高文化构成的人口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会倍加重视,在相同的经济发展条件下会以更大的力量办教育。
11.简述生产力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见下一题)。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主要受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但政治经济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所以教育目的不可避免地受制于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科学技术素质要求就越高。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人类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既为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更新创造了可能,同时又要求教育培养的人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第四,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的改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同时也使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不断更新。
第五,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见下下一题)。
12.为什么说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性条件,这些基础性条件包括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条件,它们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来保障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在不同程度上脱离社会物质生产劳动,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来保障的。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因而没有产生专门进行教育活动的机构。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过程,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学校教育因此而产生。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者的劳动时间逐渐缩短,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从而为教育事业的高度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性条件。
13.为什么说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所能提供的剩余劳动的数量,这种剩余劳动的数量与社会中可能受教育和办教育的人口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着一个国家在教育经费方面的支付能力,教育经费投入的数量直接影响看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第三,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的前提和可能,而且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需要。不断满足社会和个人在文化教育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14.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第一,社会政治经济制约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至于培养的人为谁服务,这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具体决定的。控制教育的统治阶级总是千方百计使受教育者按其要求实现政治社会化,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第二,社会政治经济决定看教育的领导权(见第15题)。
第三,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受教育权的分配(见下下一题)。
15.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决定教育领导权的表现。 (1)通过国家权力机构对教育实现控制或管理。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器,颁布政策法令,制定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定教育的方针和路线,并且直接制定教育法律法规,决定教育者的培养和任用。
(2)利用经济力量的控制来达到对教育的领导。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教育经费的划拨和投放,间接实现对教育的领导和管理,控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机构的兴衰存亡。
(3)以思想宣传上的优势力量来影响或控制教育。统治阶级利用国家的宣传机器;将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念传播于社会,并实际左右教育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