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综合模拟题

教育原理第九章思考练习题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12日

1.教育内容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第一,明确的目的性和充分的预定性。我国中小学教育内容是为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服务的,即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教育内容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已准备就绪,具有明显的预定性。
  第二,高度的信息含量与严密的逻辑性。中小学教育内容是人类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高度浓缩,信息含量高。其组合排列是按人类思维发展特点和科学知识本身逻辑顺序进行的。
  第三,价值的全面性。教育内容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有应用价值。不仅要学生知,还要学生行。
  第四,高度的科学性和全面的教育性。教育内容的构成及其贯穿的思想必须符合科学的要求。教育内容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形成学生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


2.制约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学校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另一方面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课程设置应跟上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教育内容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这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如此。我国的教育内容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体现现代人特征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内容。
  第三,文化传统。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家的教育内容的选取和课程设置。如我国和美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性,影响了我国和美国教育内容的不同安排。
  第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教育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组织安排,必须能为学生所接受,符合他们的认识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


3.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是什么?  第一,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学校各方面教育工作的全面安排,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二,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具体规定某一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第三,教科书。又称课本,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4.简述我国德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德育的意义:德育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德育是年轻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证。
  德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现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形成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德育的内容: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教育;革命理想和传统的教育;道德教育;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5.简述我国智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智育的意义:智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必要条件;智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
  智育的任务: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发展学生能力。
  智育的内容:在小学阶段,智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语文、数学、自然和社会等学科之中。


6.简述我国体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体育的意义: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体育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需要。
  体育的任务: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体育锻炼的正确技能技巧,养成经常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为国家发现、选拔和培养体育人才。
  体育的内容:在小学阶段体育内容主要体现在体育课中。小学体育的内容有以下几项:队列和队形、田径、体操、游戏、球类、武术、游泳等。


7.简述我国美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美育的意义: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需要;美育是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
  美育的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和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思想、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文明的举止、开朗的性格,达到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
  美育的内容:艺术美(其形式包括:音乐和舞蹈、绘画、影剧欣赏、文学);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


8.简述我国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任务和内容。  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劳动技术教育是解决当前学生缺乏劳动能力的现实需要;劳动技术教育的推广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劳动技术内容分为劳动和技术两部分。在小学主要是劳动,是通过劳动课体现的,具体内容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工农业生产劳动、手工业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


9.教育内容与课程的关系是什么?  教育内容与课程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其区别表现在教育内容主要是指教什么,而课程不仅包括教什么,还规定所教的内容的排列顺序、进程及时间分配等,它比教育内容更具体、更周全。其联系表现在,一方面教育内容是选择课程的依据,教育内容不同,课程的安排也就不同。另一方面,课程是教育—内容的具体化。一定的教育内容总是通过一定的课程来反映和落实的,没有课程来实施、落实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就是一纸空文。


10.教科书与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教科书不等于教材,教材除了包括教科书外,还包括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实验指南手册、教学挂图和视听教材等。


11.简述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作用。  教学大纲的作用:教学大纲是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标准,是国家领导和监督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教师必须全面透彻掌握教学大纲的内容、体系和精神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该了解相近学科的教学大纲,以保证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和衔接。
  教科书的作用: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同时也是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教科书也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材料,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检查评定学生成绩提供了依据。


12.简述课程现代化三大代表人物与主张。  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课程改革。美国的布鲁纳在其“学科结构论”思想指导下,强调学习基本原理、概念、原则,重视发现法教学,培养小学者、小专家。
  苏联的赞科夫从1957年起进行了20年“教学与发展”实验,改革了陈腐的课程内容,提高了课程的理论程度,强调以理论为指导,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
  德国的瓦·根舍因于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用基础性、范例性知识武装学生头脑。这三位教育家被称为课程现代化三大代表人物。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