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
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对中学生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答:(1)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①中学生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表现在:身体外形发育;身体各脏器生理功能的发育,第二性征出现;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生理机能逐步增强。
②中学生主要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智力发展显著但社会阅历较浅。这个时期他们的感觉、知觉灵敏,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来反映事物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并从一般的逻辑思维向辩证思维过渡,更多地利用理论思维,而且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有显著地提高。开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
第二,自我意识增强但不够稳定。注重外表,或沾沾自喜,或烦恼忧愁;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对别人的评价极为敏感;遇事容易走极端。
第三,性意识的觉醒、发展但自控能力较差。所谓的性意识就是对性的理解、体验和态度;觉醒,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别和两性的关系,同时也带来一些特殊的心理体验,如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性征变化感到害羞和不安,对异性的变化感到好奇和关注等。
(2)对中学生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拨、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对中学生的教育需注意以下问题:
①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良好的外部条件是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
②减轻中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指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③培养中学生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④对中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学生宜采取说理、疏导的教导方式,而不应一味强制、批评、惩罚。
⑤重视中学生的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
⑥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⑦重视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阶段,在这一敏感时期,学校尤其需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确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
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机体各部分存在着互补的可能,为人在自身某方面缺失的情况下依然能与环境协调,从而为能继续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2)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把握
①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和期望有体质、思想道德、知识能力等方面,并提出一系列规范。根据这些要求,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而作相应的变化,并有意识地以教育目的和目标的形式去规范学校的其他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达到规范的目的。
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在实施教育上目标明确、时间相对集中、有专人指导并进行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此外,教育使个体处在一定的学习群体中,个体之间发展水平有差异,这也有助于个体的发展。
③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具有普遍性和基础性,因而对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具有长远的价值。此外,教育提高了人的需求水平、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对人的发展来说,更具有长远的意义。
④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在开发特殊才能方面,教育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的才能的差异性,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表现与发现。在个性发展方面,有助于他们发现学生个性独特性的价值,并且尊重和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学生在群体中的生活也有助于个体从其他人的身上吸取闪光点,丰富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