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
A.形象性与兴趣性
B.娱乐性与生活性
C.科学性与思想性
D.知识性与个性
2、确定小学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 )。
A.观察力
B.记忆力
C.兴趣、爱好
D.想象力
3、关于“教材”,表达适当的选项是( )。
A.学校教学的唯一依据
B.教学的唯一工具
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的
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
4、提出非学校化观念的是( )。
A.赫尔巴特
B.伊里奇
C.怀特海
D.克伯屈
5、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渠道是( )。
6、负有中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的主体不包括( )。
A.教师
B.学校
C.国家
D.企业
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 )。
A.练习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
8、疏导原则就是( )原则。
A.导向性
B.因材施教
C.循循善诱
D.有的放矢
9、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 )。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B.遗传决定沦的观点
C.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10、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D.知识、智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