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答:(1)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三个: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2分)
(2)学校教育的三个要素的关系是联系紧密而复杂的,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教育影响使对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塑造和改造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和主观愿望选择教育影响内化为自己的身心发展内容,可见,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完成学校教育。(3分)
2.答: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其主要表现在:(2分)
第一,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1分)
第二,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1分)
第三,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1分)
3.答: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知识: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原因:①科学技术的综合化趋势,各门学科不是孤立的;②当代中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③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求知欲强;④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2分)
(2)精深的学科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2分)
(3)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1分)
4.答: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1分)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规律。(1分)
(3)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规律。(1分)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规律:(2分)
五、论述题
1.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3分)
(1)遗传及其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1分)
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1分)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1分)
④不宜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1分)
遗传素质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遗传素质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改变。(1分)
(2)环境及其作用
①环境使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1分)
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1分)
③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1分)
环境对于人的发展来说是外部因素,外部因素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起作用,人的内部因素有遗传素质和主观能动性两方面。(1分)
(3)学校教育及其作用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3分)
2.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1)教学上的授受关系(2分)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1分)
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1分)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1分)
(2)人格上的平等关系(3分)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1分)
②真正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1分)
(3)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3分)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1分)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还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1分)
最新试题:
历年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