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
A.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B.口头的规范
C.潜意识遵循的规范
D.成文的正式规范
E.形式上的规范
2.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
A.行动对抗
B.认知失调
C.拉帮结伙
D.情感冲突
E.语言冲突
3.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是()。
A.距离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
D.个性的互补及外形
E.时间的长短

A.学生
B.教师
C.学习过程
D.学习情境
7.教师期望影响课堂气氛的途径有()。
A.接受
B.反馈
C.输入
D.输出
E.解释
8.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有()。
A.和睦相处
B.吸引与排斥
C.合作与竞争
D.人际排斥
9.勒温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等几种类型。
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性
D.积极性
10.学生在课堂里的活动可以分为()。
A.学业活动
B.非学业活动
C.非教学活动
D.自由讨论
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
1.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是心理学家_______。
2.课堂气氛具有_______,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气氛区。
3.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_______阶段、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是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4.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是指教师在课堂创设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组织良好的_______,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5.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_______、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6.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_______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7.教师促成的纪律应该包括结构的_______。
8.课堂管理中必须重视课堂里的_______。
9.只有当教师_______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10.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_______、反应迟钝为特征。
1.正式群体2.课堂气氛3.人际关系4.课堂纪律
五、简答题
1.教师如何提高课堂里群体的凝聚力。
2.课堂纪律的类型。
3.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4.简述群体的特征及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
5.课程表应该如何编制。
六、论述题
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2.群体动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