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述题
1.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理论,把智慧、认识、思维作为同义语,认为阶段的概念包括三个基本点:前后阶段顺序不变,但可加速或推迟;每个阶段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该阶段的主要行为模式;各阶段前后连续,每个阶段的结构是整合的,有整体性。提出儿童智慧发展分三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运算阶段。7岁前处于前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只能靠感知和动作适应外界环境。①反射练习阶段: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带有练习因素的不断重复;天生的反射通过练习而巩固;天生的反射得到发展。②最初习惯阶段,又称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形成条件反射即习得性动作;初级的习得性动作变成自动性的动作,称为习惯性动作或初级的循环反应。③有目的动作形成阶段,又称二级循环阶段:视动协调后进人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物体;动作、兴趣相互影响,出现“循环反应”。④方法与目的的分化与协调阶段:动作目的和方法开始分化,动作明显地表现出它是达到目的的方法;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⑤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又称三级循环阶段:能在偶然中发现新方法,已开始探索达到目的新手段;对偶然动作结果发生兴趣,开始对这种情境反复试验,不断变换方法,试验方法似乎带有系统性。⑥智慧综合阶段,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过渡:用外部动作寻找新方法;用头脑内部的动作达到突然理解和顿悟。
(2)第二个阶段是前运算阶段,又称自我中心的表征活动阶段。这一阶段可分为两个小阶段:①前概念阶段(象征性阶段)。幼儿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②直觉思维阶段,又称半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还能反映某些直接感知形象的理解。
(3)第三个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主要区别有:①运算思维依概念进行,前运算思维依表象进行;②运算思维有可逆性,前运算思维具单向性;③运算思维具有守恒概念,前运算思维没有守恒概念;④运算思维渐非中心化,前运算思维只是自我中心;⑤运算思维具灵活性,前运算思维具呆滞性、固定性、刻板性。
2.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在幼儿期的每一个年龄段,其思维特点是不同的。
(1)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幼儿初期,即3岁左右,思维仍保留很大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依赖于其自身的行动。这一时期,幼儿的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他们所开展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玩具和活动环境。玩具作为幼儿游戏的物质前提,在这一时期体现得最为突出。幼儿初期的思维离不开其自身的行动。这一时期,幼儿的思维活动常常与他们的动作相伴随。在幼儿园小班初期的绘画和游戏活动中,思维的直观行动性表现得非常明显。
(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进入幼儿中期,在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幼儿的思维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逐渐发展到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①具体性。幼儿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在思考问题时,幼儿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表象。幼儿容易掌握那些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容易掌握比较抽象的概念。典型的幼儿思维过程是,具体事物可以在眼前,也可以不在眼前,但头脑中必须有事物的表象。例如,听故事的时候,幼儿头脑中必须有故事中人物的形象,才能理解故事。②形象性。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各种颜色和形状事物的生动形象。具体性和形象性是具体形象思维的两个最为突出的特点。③经验性。幼儿的思维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例如,幼儿把热水倒人鱼缸中,问他为什么时,他说老师说了喝开水不生病,小鱼也应该喝开水。④拟人性。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他们赋予小动物或玩具以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作好朋友。⑤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由于幼儿的思维只是从事物的表面出发,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因此,幼儿思维常常具有片面性。⑥固定性。幼儿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理”。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思维发展最主要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幼儿各种思维活动中都有表现,但是在不同的年龄,表现程度是有所不同的。
(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初期,由于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只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特征。到了幼儿晚期,幼儿开始能够对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进行初步的认识。六七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开始进入逻辑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指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它是靠语言进行的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思维。幼儿阶段只有抽象选择思维的萌芽。
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
3.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
(1)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
幼儿的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概括的内容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括不准确,概括的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概括的外延不适当,往往过宽或过窄。
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
(2)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思维总是由于出现问题而产生。幼儿阶段常常对许多事物表示好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的活动能否成为幼儿的问题情境,这与问题情境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如果问题很容易,幼儿不假思索就能解答,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活动。因此,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不断发展。
(3)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由于提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表现,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对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
(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①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没有充分的玩具、教具和活动材料,幼儿的活动将不会有效地开展。小班幼儿的游戏和活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戏材料与玩具提供的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提供活动的各种物质材料。②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③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⑤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这是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要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要重视玩具、教具的鲜明、形象、生动性。
(5)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①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事物的分析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具体特点。随着语言在幼儿分析综合中作用的增加,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分析综合。②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幼儿对物体比较能力发展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幼儿初期还不善于找出物体之间相应的部分。例如比较两幅图中的两个孩子,幼儿初期的儿童还不会对两幅图中两个孩子的帽子进行比较、对两个孩子手里拿着的东西进行比较等。他们会说:“这个小朋友戴着帽子,那个小朋友的手上拿着枪。”幼儿中期、晚期能够逐渐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第二,幼儿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再学会找物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通过操作和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可以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