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或者到工厂等地方开展实地观察访问等,这种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属于( )。
A.实物直观
B.模像学习
C.言语直观
D.变式直观
2、“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 )。
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3、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的( )现象。
A.定势
B.功能固着
C.迁移
D.酝酿效应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
A.
20世纪20年代以前
B.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
20世纪80年代以后
5、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 )。
A.认知阶段
B.联结阶段
C.评价阶段
D.自动化阶段
6、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操作定向
B.原型操作
C.原型内化
7、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将人格发展分为( )。
A.八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三个阶段
8、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好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其高峰发病年龄在( )。
A.3~5岁
B.5~7岁
C.8~10岁
D.12~13岁
9、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叫(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习惯
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
A.变式
B.比较
C.概括
D.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