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
【解析】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
【解析】制度化教育越成熟,对社会的影响就越深刻,甚至形成了“学历社会”。
3.√
【解析】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4.×
【解析】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教育的期望也不相同,所以教育的目的不同。
5.×
【解析】这是新时代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6.×
【解析】学生享有人格尊严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
7.×
【解析】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专业知识,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教育理论知识等。
8.×
【解析】组织教学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9.×
【解析】只有有效的教学才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教育影响。
10.√
【解析】教学有常规的可借鉴的方法,但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不论什么方法,都应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使用。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2.【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答案要点】德育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因此,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人的道德理性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
(3)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
4.【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有极大的可塑性。
五、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分析我国家庭教育的普遍现状,如独生子女重智轻德、重教化轻养成、重知识轻能力、重升学轻生活等误区,指出家庭教育的应然走向,如重德性、重生活等。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