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
2.个别教学制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
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
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具有本质性的区别。( )
5.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
6.教育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
7.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毫无积极意义。( )
8.现代学制产生于美国。( )
9.教育结构是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
10.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计划的、没有系统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
11.教学是一种长期的认识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
12.根据课程管理层次,可以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
13.教育目的在不同的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
14.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认识活动。( )
15.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一)
在我外出开会期间,班上有个少先队员和一个非队员打架。我回校后班上学生告诉了我,并说已经处理过了。也许我们往往会把它轻易地放过去,但是我想到一个教室应该了解一下学生们是怎样处理的,从中或许能够抓住孩子们身上的智慧的发光点。
打架事情发生的当天下午,少先队中队长让打了人的少先队员留下来,在干部扩大会上作检讨。这个同学开始时很抵触,心想检讨就检讨。开会了,中队长让他根据中队队委的决议唱一首《红领巾飘在我胸前》的歌。这个同学看见干部们一个个板着脸,知道不唱不行,只好唱了起来。每当新队员入队时,大家都唱这首歌.所以孩子们对这首歌十分熟悉,非常有感情。这个孩子唱着唱着抑制不住难过、懊悔的心情,终于流下了眼泪,再也唱不下去了。这时中队长一努嘴:“大家一起唱!”歌唱完了,这个孩子趴在桌子上失声痛哭起来。中队长问大家:“你们看他有没有认识错误呀?”大家回答:“认识了!”“咱们原不原谅?”“原谅!”……
1.材料中的德育属于哪一方面的内容?( )[单选题]
A.社会德育
B.社区德育
C.学校德育
D.家庭德育
2.上述材料中这位少先队中队长运用了哪些德育方法?( )[不定项选择题]
A.说服法
B.树立榜样法
C.奖励法
D.陶冶法
(二)
我班的一位同学是从初一年级直接升入初三年级的跳班生。他跳班后,仍是班内的学习尖子,区里的几次数学比赛他都取得了名次。这个孩子聪明,性格内向、深沉,却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上课时谁要是答不上问题来,他总是轻蔑地一笑,并且显示出极不耐烦的神情。我曾想过当场点名批评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一次放学后,我留下了他,对他说:“这学期我们共学过多少形容笑的词语?”他想了想说:“‘微笑’、‘耻笑’、‘大笑’、‘狂笑’、‘讥笑’,还有‘哈哈大笑’。”我说:“同学在复述课文时,我看见你笑了,是吗?”他点了点头。我又继续说:“你看用哪个词形容你当时的笑合适呢?”他很敏感,脸红了,低声说:“‘讥笑’、‘耻笑”’。我说:“这两个词有什么意思?”他说:“由于看不起人而笑话人。”我说:“是啊,尊重别人是应该有的道德风尚,虚心才能使你进步得更快。”从此以后,他常常主动帮助后进学生,上学期还被评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1.该教师所运用的是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单选题]
A.说服法
B.自我批评法
C.奖励与惩罚法
D.陶冶法
2.该教师是如何成功地处理此事的?( )[不定项选择题]
A.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B.与学生谈话从学习的形容笑的词语开始到对该学生在课堂上笑的形容,再到这样的笑所包含的不道德成分,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C.整个过程教师尊重客观事实,没有武断地作出判断
D.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引导学生的自我觉悟、反省,未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