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最早对遗忘进程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冯特
B.艾宾浩斯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2. 在其它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习材料识记结果往往是( )
A.头尾好、中间差
B.中间好、头尾差
C.头、中、尾都一样好
D.头、中、尾都一样差
3. 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情感
B.道德行为
C.道德认识
D.道德形象
4. 观察、模仿榜样者呈示的榜样,学习其社会行为,属于( )
A.代币奖励法
B.强化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5. 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称为( )
A.常模
B.区分度
C.效度
D.信度
6. 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 )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减少课堂混乱
C.听课的效果
D.家长的意见
7.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活动划分为几个阶段( )
A.4个
B.5个
C.6个
D.8个
8.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
A.能力
B.经验
C.认知结构
D.知识
9. 动作技能熟练后,什么控制增强( )
A.听觉控制
B.视觉控制
C.动觉控制
D.味觉控制
10.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A.头脑风暴法
B.发散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11.皮亚杰是依据以下的哪一个概念来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 )
A.思维
B.运算
C.守恒
D.推理
12.将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
A.具体迁移
B.正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13.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 方案是( )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学习策略
14.对所学过的材料用列提纲的方法进行归纳的是( )
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15.面对问题情境。不墨守陈规,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的是( )
A.流畅性
B.求异性
C.独创性
D.变通性
16.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的阶段是( )
A.操作定向
B.操作模仿
C.操作整合
D.操作熟练
17.重视心理卫生问题对教育心理学工作的影响。这个时间大约为20世纪( )
A.20年代
B.30年代
C.40年代
D.50年代
18.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是( )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
19.有人认为形状知觉的形成存在着关键期问题,因此,学习汉字的最佳关键期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6—7岁
20.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编制于( )
A.1900年
B.1905年
C.1910年
D.1915年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