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少年期一般是指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的年龄段。在我国,处在少年期的学生一般分布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年级。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身心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从生理上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人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性成熟;从心理上看,他们则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既象小孩又似成人的状态。身心发展的突出特点给少年期学生的教育带来诸多的问题,如逃学、出走、性罪错、代际冲突。青春期精神病在这一年龄段都易出现,难怪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最难教的阶段。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寻求教育对策。
我国目前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期,社会生活的变化及由此导致人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不适应等现象正日趋加剧,这对于“心理断乳期”的少年学生的冲击尤为显著。由于他们社会阅历浅、身心变化大、学习负担重、面临代沟等,在他们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就相当普遍。如,对社会变化的适应性较差,因而对一些社会问题认识模糊,甚至产生社会逆反心理;不少人意志脆弱,难以接受生活的挑战,一点小小的挫折即可使他们伤心落泪、沮丧颓唐;人际交往中,不少人以自我为中心,因而自私妒嫉、心胸狭隘、缺乏谅解,致使人际关系僵化;学习上不少人缺乏热情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疲于应付,呆读死记。总之,当代少年的心理问题较多,亟待进行心理教育。再从世界背景上看,人的心理问题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日渐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疾病患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的测算,上世纪中叶为每五百人中有一人,上世纪末为每三百人中有一人,本世纪初是每百人中有一人,本世纪中叶是每五十人中有一人,七十年代是每二十五人中有一人,九十年代已是每十人中有一人。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几个大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并且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1]另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少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纳为“五大不良性格,即依赖、任性、退缩、孤独、懒惰;三大学习问题,即厌学、考试作弊和考试焦虑,四大青春期烦恼,即体像烦恼、手淫烦恼、白日梦烦恼和初恋烦恼。”[2]
我国基础教育的宗旨是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基础教育中并未明确规定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实践中也很少有教育工作者专门注重心理教育,教育理论界更少涉猎这类问题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缺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致使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影响了心理素质的提高。正是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在有关学校开展了心理教育实践活动,并试图对实践乃至心理教育整体研究做一些尝试。
二
心理教育,也称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从而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心理教育主要放在哪一个年龄段实施,目前国内尚有争议,有人认为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应有步骤加以实施;有人则认为应放在初中阶段以后;笔者认为心理教育的开展首先应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实践证明,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最适宜开展心理教育。少年期的年龄跨度介于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年级之间,基于上述论点,笔者把心理教育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小学四、五年级和初中年级,并开展了为期一学年的心理教育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