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及教育意义
组织于适应是人的两种基本行为倾向。组织是促使过程系统化和连贯化的过程。而适应是调节环境的倾向。而平衡就是实现组织于适应的主要手段。通过组织、适应于平衡,儿童就可以通过同化与顺化两种心理机制把他们的经验转化为知识了。所谓同化就是将个体新的经验归入到现有的认知模式或系统的过程。同化的结果是原有认知的图式没有变化而是更加丰富了。而顺化就是新的经验不能被儿童同化的时候应用的一种心理机制。它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儿童改变原有图式,是新经验可以融入到新图式中去;第二就是重新创造或选取新的一种图式,使得新经验可以被新图式所容纳。同化与顺化作用不同而又相互补充的认知作用。前者是数的变化,而后者是质的变化。
认识发展的分期:
1. 感觉运动阶段——零岁到两岁 认知特征:从被动反应到积极地反应,从看不见就是没有到了解物体长存,从操作物体中了解物体的属性,从注意自己到关注外界的环境,还能够发现实现目的的新手段,依然还缺乏以言语或抽象符号为手段的命名和表达能力
2. 思维准备阶段——二岁到七岁 认知特征:逐渐能够从过去的经验去推测未来,能够使用具有私自含义文字和语句,依然是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解释自己的所见所闻,不为他人着想、自我中心,认为万物皆有生命,于是和毛绒玩具交谈,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物而忽略其他,对于质量的集中与分散的概念非常淡漠,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3. 思维阶段——七岁到十一岁 认知阶特征:思考已经具有一定的弹性,思考也可以逆转、矫正与重新开始了,能够对一个以上的因素进行关注,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接受不同的解答和观点,然而这个时候的儿童虽然了解了原则,但是在运用原则的时候还只是停留在咬文嚼字的层面,不十分明白原则内在精神。
4. 抽象思维阶段——十一岁到十五岁,认知特征:学会假设与演绎,学会了以命题为工具的思维、并能够发现命题间的关系,学会了因素分解和综合的解决问题方式。
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他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的三个阶段:动作性阶段,映像性阶段,象征性阶段
皮亚杰理论的教育意义:
1. 心理以及教育测验专家依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以下的的几个量表需要记忆。P105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分阶段表明,儿童绝不同于成年人,儿童不同年龄的阶段也彼此不同,超越这个阶段的任何智力测验都是不科学的,最多只能做为学习困难之用。
2. 课程专家根据皮亚杰的理论设计出各级学校的课程。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认知特征来设计教材和课程才能为学生所同化,否则是不科学的。
3. 教师科研依据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力。皮亚杰的理论给教师和父母最大的启示是第一智慧是环境与个体交换的结果,因此环境越简陋、个体越不活跃,智慧的产生就会越是阻滞,教师不能人为地拔高儿童心理的四个阶段,过度或过早的训练会灼伤儿童的心智。
真题试题: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