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河南教师资格心理学考点预测:第四章学习动机

来源:233网校 2013年8月8日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学习目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基础。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避免失败的倾向。
  (二)设置具体目标及速到目标的方法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具体明确的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确保他们知道他们将从学习中学到什么,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
  (三)设置榜样
  以社会上具有明确学习目标、克服困难进行学习的模范人物和身边的同学中的优秀学生为榜样.使学生了解成就动机高的学生的想法、谈话方式和行为方式。
  (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
  (五)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教师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把该闪光点迁移到学习上。这需要教师所发现的闪光点是准确的,对该学生所提供的奖励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六)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的归因。小学生刚入学时自我概念较强,当遇到挫折时,往往将其归因于坏运气或任务太难。渐渐地在重复多次失败后,便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产生无助感,学生便不愿学习。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制订可行的目标;制订出具体的行动计划以帮助他们达到目标;教会学生何时完成他们的计划,并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十分有效的一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情景,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例如,在实验课上,教师先演示实验或学生先按教师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针对实验中学生看到的现象,要学生说明现象变化的原因,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又如,数学课上,教师在讲解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后,提出一个异分母加法的题目,以激起学生学习新材料的愿望,这是在教学结束时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提高学习动机可以从两方面人手:
  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的结果。因为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困难或成绩不佳时,一般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将来会取得成功的期望。
  二是“现实归因”.针列一些具体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自信心。这种归因训练的好处在于,在学生做“努力归因”时又联系现实,在做“现实归因”时又强调努力。
  (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反馈”在此指的是给学生提供关于其成绩的信息。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的成效、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知道自己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看到自己的成功、进步,会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知道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以及时改正,并加倍努力,力求获得成功。
  奖励与惩罚是对学生成绩和态度肯定和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正确的运用奖励和惩罚是激发学生动机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来说,合理的运用奖励与惩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不过,奖励如果运用不当会产生消极的结果;过分或过多的惩罚也会造成学生对教师和学习的厌恶、怀疑、憎恨等不良的效果,但是,适当的批评,尤其对成绩好的学生的批评也能起到一定的好效果。所以,激发学习动机,也要妥善的进行奖惩。
  运用奖励和惩罚时应注意:第一,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奖惩观;第二,奖励和惩罚一定要公平;第三.奖励应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和性别差异。

  备考辅导: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各章重点(7科)

  考前冲刺:

  河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河南教育理论考试[10套全真模拟题 6套考前押题密卷]   免费在线河南模考卷

  2013年教师资格《教育学和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中小幼)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