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例如,静夜的火车汽笛声、大街上突然传来的警车或救护车尖锐的叫声。这些客观刺激物的突然出现或变化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去注意它。这种注意的发生既不在我们的预期之内,也不需要意志努力,主要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主体自身的特点。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第一,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强度可以是绝对强度,如巨大的响声、浓重的气味、强烈的光线等;也可以是相对强度,指刺激强度与周围物体刺激强度的对比。与绝对强度相比,相对强度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例如,深夜中的烛光、寂静时钟表的滴答声甚至心跳的声音都有可能引起人的注意。
第二,刺激物的新异性。新异性也有绝对新异和相对新异之分。绝对新异是指该刺激在人的经验中从未有过。一直在北方生活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南方,看见很多以前没有看到过的水果,这些对于他来说都很新奇。以前从来未见过,自然而然地会引起他的注意。相对新异性是指人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但眼前刺激物的某一属性有了一定的变化或重新做了组合。例如,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吃过馒头,馒头本身并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但是当厨师把它做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的时候就会引起他们的注意。相对而言,相对注意更能引起和保持人们的注意。
第三,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运动变化着的刺激物比静止不动的刺激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例如,街边的商铺在夜晚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常在自己的招牌上安装闪烁的霓虹灯。教师在讲课时常在讲台上走动,说话声音时快时慢,抑扬顿挫,有时会突然停顿,这些变化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四,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除了强度之外,还有形状、大小、颜色和持续时间方面等。例如,在走来的一群人中,有一个个子高出别人很多的人;在一片草丛中长出一朵红色的小花。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强烈、明显,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2)主体自身的状态。无意注意主要是由客观刺激引起的,但也与人本身的状态有关。
第一,凡是符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兴趣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无意注意。喜欢体育运动的人走到正在比赛的场地跟前,就会驻足停步观赏起来,乃至忘掉自己当前所要做的事情。
第二,已有的知识经验。新异的刺激虽然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但如果超出了个人经验的范畴,就会被个体当成不可思议的未知物而不予理睬。只有那些让主体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不能完全理解,但稍加努力又能弄懂的事物,才最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第三,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的人容易对周围事物产生无意注意,而疾病缠身或过于疲惫的人则容易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乏味。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无意注意,人在心境开朗、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既定的目标任务,它的产生和维持需要意识的调节与控制。例如,很多人对学习英语没有直接的兴趣,觉得学起来很枯燥难懂,但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对于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意义,通常也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注意,使之保持在英语学习的活动上。
有意注意是人的能动性、积极性、自觉性的高度体现。它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注意状态,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目的任务要明确。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活动的目的越明确、具体,任务的理解越深刻,也就越能把注意维持在与目的相符的活动上。例如,在学习每一章节时,教师都会告诉学生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从而有利于学生将注意集中在重要的内容上。
(2)合理地组织活动。合理地组织活动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例如,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提出具体问题引起和加强有意注意。教师还可教给学生“自我提醒”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3)克服困难。面对无关刺激的干扰,意志坚强的人就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自觉保持有意注意,能够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和任务。相反,意志薄弱的人很容易屈服于困难,很难维持自己的有意注意,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