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小学模拟试题>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试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章节习题:班级与班级管理

来源:233网校 2015年7月19日
第一章 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促进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2.B【解析】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
3.A【解析】17世纪,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4.C【解析】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l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20世纪初,清政府在“癸卯学制”中正式确立了班级组织形式的地位和作用。
5.D【解析】班级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能够为班级成员的发展提供机会。
6.A【解析】班集体与班级具有不同的意义。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7.D【解析】班集体的集体教育对个体的价值观有规范作用,所以集体教育在育人方面有突出价值。
8.A【解析】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它为确定小组目标、个人目标提供了依据。
9.B【解析】共同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
10.D【解析】班级组建之初,班级成员互不相认,同学彼此之间处在新奇而互相观察状态,对班主任的依赖性较强,班级工作主要由班主任主持。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主要任务是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1.C【解析】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形核阶段即形成核心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班级学生开始相互了解,并产生了一定的人际关系。
12.C【解析】在发展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须外在监督,已能自己管理和教育自己。
13.D【解析】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自己的角色,拥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因此,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14.A【解析】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纪律。
15.A【解析】教师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就应着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别是当接到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就要做好这项工作。
16.A【解析】班级建设之初,在明确共同奋斗目标的基础之上,还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集体成员一致认同的、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所以班级建设的起始阶段重点在建立规章制度。
17.B【解析】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18.D【解析】良好的班风是评价一个班级好坏的重要依据。
19.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20.C【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而主要对象是人,即学生。
21.A【解析】班级管理是一个报考的过程,而非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
22.A【解析】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是指班级有助于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
23.D【解析IA、B、C三项都是班级管理的个性化功能,D项是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
24.B【解析】班级管理计划即班级工作计划,是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始,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总的行动指导方案。
25.C【解析】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6.A【解析】目标能起到很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所以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建设的目标。
27.B【解析】非常规目标是指针对班级发展现状,结合学校班级管理目标,为班级的发展确立的管理目标,它能弥补常规目标的不足。
28.C【解析】班级管理目标的内容是指构成班级管理目标的有机部分,确立班级管理目标,必须包括目标方针、目标项目和目标值三部分。
29.A【解析】目标方针是班级管理贯穿始终的中心和主题。目标方针是对班级管理目标的高度概括,它的科学性关系到班级管理的得失与成败。
30.C【解析】针对性原则是指班级管理目标应符合班级管理对象的实际,体现该原则的班级管理目标应能够反映学生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实际发展可能性。
31。A【解析】班级组织建设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内容,班集体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共同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故有利于教育的原则是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
32.C【解析】班级活动管理是指班主任指导或直接组织的晨会、班会、队会等各种班级教育活动。班级的教育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33.A【解析】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
34.A【解析】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35.B【解析】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6.A【解析】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37.A【解析】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38.D【解析】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39.B【解析】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
40.A【解析】尊重学生原则是指在班级管理中一切要从学生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开展管理,以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学业的成长为指向。
41.C【解析】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班级群体和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以主人翁态度,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建设和管理。
42.D【解析】适度性原则是指把握班级管理的度,班级管理不能太放也不能太紧,避免“放则乱,紧则呆”的局面。
43.A【解析】调查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解决班级教育管理问题的方法。
44.B【解析】情境感染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的方法。教育情境是指对学生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
45.B【解析】心理疏导法的常用方式有心理换位法、宣泄疏导法和认知疏导法三种。
46.A【解析】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强调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合作。
47.A【解析】小学班级环境管理包括班级规范环境管理和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48.D【解析】班级规范环境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秩序管理、作息制度考勤、课堂秩序管理、自习管理、考试管理和偶发事件管理。教室环境布置是班级物质环境管理。
49.C【解析】偶发事件也叫突发事件,是班级中突然发生的、教师预料不到的事情。它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多样性等特点。
50.D【解析】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这体现了冷处理原则。
51.B【解析】班级物质环境管理主要包括教室环境布置和教室座位的编排。
52.D【解析】生活指导的内容包括品德指导、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指导、健康指导。
53.B【解析】A、C、D三项是小学生品德指导的任务,B项是小学生学习指导的任务。
54.B【解析】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是统一的整体,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个体组合构成了集体。对集体的统一要求,就是对集体中每一个个体的要求。
55.C【解析】教师常采用的奖励方式主要有赞许、表扬、奖赏、代币管制法等。检讨是惩罚的形式。
56.A【解析】批评和处分是班级管理中常用的惩罚方式。
57.B【解析】在班级管理中,操行评定是对学生在某个阶段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评价,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生操行评定的依据是小学的培养目标。
58.D【解析】学生群体自身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同样也是班级管理的资源。
59.C【解析】吉布认为,班级氛围可分为两种:“支持性氛围”立足于信赖与支持关系;“防卫性氛围”立足于不信任与供给关系。
60.D【解析】班级管理的心理资源主要有班级氛围、师生关系、班级舆论。
61.D【解析】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62.A【解析】班级目标有利于班级成员统一认识和行动,促进班集体的发展,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具有共同的班级目标。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共同生活的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2.【参考答案】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实行有效的民主型管理。
3.【参考答案】
(1)社会化功能:传递社会价值观,明确社会生活目标;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传输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2)个性化功能: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形成学生独特个性;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形成和发展学生各具特色的能力;矫正学生的不良倾向,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3)选择功能:在当前多元价值的条件下,为学生在多重社会角色和不同的职业结构中,选择较为合适的社会角色和职业。
(4)保护功能:班级注意加强营养保健,增加户外活动,创设学习、文体、休息等方面合理调度配置的环境,指导学生心理自我保健,提倡讲究个人卫生和仪表,从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5)调整功能: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可以调整学生的行为,学生也以特定的方式在行为上、思想上作用于教师,使教师的行为或认识尽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也对教师的行为具有调整的作用。
4.【参考答案】
(1)班级组织建设:班级组织建设主要包括班级组织机构的建立和班级组织规范体系的建立。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
(2)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日常管理是指班级管理者每一天所开展的具体管理活动。这些日常管理活动包括品德指导、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的指导和健康与卫生的指导,还包括对学生的操行评定、个别教育和集体教育等。
(3)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活动管理是指班主任指导或直接组织的晨会、班会、队会等各种班级教育活动。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发展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4)班级教育力量管理: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主要是指班主任对影响班级发展的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力量、家庭教育力量以及社会教育力量。
5.【参考答案】
(1)常规管理: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2)平行管理: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4)目标管理: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6.【参考答案】
(1)尊重学生原则:在班级管理中一切要从学生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开展管理,以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学业的成长为指向。
(2)方向性原则: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
(3)民主性原则:管理者充分发扬民主作风,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调动学生参与各种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班级管理。
(4)主体性原则:承认、重视并坚持学生主体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
(5)集体性原则:以班主任的意志为主导,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并且使学生个体成为集体意志的体现者,以集体带动个人,使整个群体团结一致、朝气蓬勃、进取向上的教育原则。
(6)实效性原则:班级管理的开展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班级中的各种问题,通过采取各种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班级管理策略,切实促进班集体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效率性原则:班级管理应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尽可能地使学生获得更多、更好地发展,使班级呈现更健康的面貌,从而取得最佳的班级管理效率。
(8)规范性原则:班级管理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规范开展,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有理有据地开展。
(9)适度性原则:把握班级管理的度,班级管理不能太放也不能太紧,避免“放则乱,紧则呆”的局面。
7.【参考答案】
(1)问题:
①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②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
(2)解决策略:
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
①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②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③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8.【参考答案】
(1)教育性原则。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班主任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
(2)客观性原则。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3)有效性原则。教师处理偶发事件时一定要考虑所用方法和措施的效果,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
(4)可接受性原则。教师对偶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
(5)冷处理原则。教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对于有些偶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
9.【参考答案】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于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体现出班级民主管理的思想,表现了她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具体分析如下:
①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于老师大胆放手,给学生以信任,让学生当“代理班主任”,给学生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正符合学生的本质属性。
②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于老师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富有成效的实践。
(2)“代理班主任”所起到的良好效果,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①它减轻了班主任的不少工作负担和压力,使班主任能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②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③它密切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给了学生真正的信任和支持,打破了师严道尊的清规戒律。
2.【参考答案】
(1)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个理论可以解释“破窗理论”:
①反馈的作用。反馈分为及时反馈和延迟反馈两种,如果错误能得到及时反馈的矫正,那么再次犯这种错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有一个洞没有及时修复,就会有更多的洞出现。
②从众。从众行为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一个人认为有洞了,其他人也会认为这本来就是辆破车,不需要保护。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德育方法中的榜样法;德育的观察学习。
(2)①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改正,防止扩散;
②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③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④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树立良好的班风。
3.【参考答案】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主任要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科任教师要在搞好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协调班主任搞好学生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案例中的科任教师将班级管理的责任完全归于班主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2)班级民主管理是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时最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它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班主任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接受学生的监督,努力创造一种民主气氛,为学生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案例中的班主任的管理属于以权力压制学生,缺乏民主意识,使学生难以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当中。
(3)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要遵循教管结合的原则。教管结合原则是指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统一起来。具体来说,就是班级管理者对学生既要正面引导,耐心教育,又要凭借必要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约束其行为,实行严格的教育管理。
4.【参考答案】
这起学生冲突事件处理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就在于:(1)解决问题的速度快;(2)学生认识自身行为的深刻程度较好;(3)把矛盾交给矛盾发生的主体双方自己解决,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生活、学习在一起,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在所难免,关键在于教育学生如何面对矛盾、处理矛盾、避免矛盾的发生。教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个仲裁者,而应该是一个指导者,让他们自己去面对矛盾,面对由此带来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冲突的发生。
5.【参考答案】
(1)材料中的课堂突发事件是由于外界影响造成的,徐老师对于此突发事件采取了幽默调侃和褒中掺贬的处理策略。徐老师没有对踢球的同学提出严厉批评,而是采取了幽默的调侃方式,夸奖球踢得不错,并且提出了“表扬”式的批评:教室里不准踢球。徐老师用幽默式的“表扬”批评了学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并且几句话就化解了这场突发事件,没有影响教学氛围,也没有影响课堂教学时间,反而调动了课堂气氛,这是一种机智聪明的处理策略。
(2)①沉着冷静地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教师应保持一种大将风度,做到处乱不惊,从容不迫。②在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学习活动的情况下,及时高效、巧妙果断地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有益的教育因素,使全体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③用宽容的心态、赏识的眼光、智慧的举措来看待学生的所作所为,巧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④储备广博的知识。教师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不仅能教给学生学科方面的知识,更应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巧妙机智地因势利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参考答案】
(1)首先,从课堂教学影响上来看,李老师并没有板着面孔批评学生,而是将“麻雀鸣”和杜甫的《绝句》联系起来,再和对联知识联系起来,巧妙地将课堂干扰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其次,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李老师机智应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地去引导学生,与学生的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把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教育理念。
(2)教师处理突发事件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教育性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以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班主任要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化解矛盾、教育全班的精神。
②客观性原则。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避免“定势思维”的影响,充分调查、了解事实的真相,公平公正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③有效性原则。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一定要考虑所用方法和措施的效果,要用“育人”的态度去看事件,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
④可接受性原则。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要能使当事双方对处理意见或结果心悦诚服地接受,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积极加以改正。
⑤冷处理原则。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对于有些突发事件,教师不应急于表态、急于下结论,而应冷静地观察,待把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再去处理。

特别推荐:教师资格高频考点速记 各科题型强化练习 章节考题猜想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交流区(点图快速加群)233网校-教师资格3群(教师群:378498923) 微信号:lxhlxh233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