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 )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境表演
2.在幼儿交谈中,常听到一幼儿说了“鸡肉是肉”,另一幼儿马上说“牛肉也是肉”,这是经常发生在幼儿初期的( )。
A.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B.延迟模仿
C.创造性模仿
D.即时的、不完全的模仿
3.所谓“第一反抗期”,是指( )左右儿童在其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教育不太有利的独立行动与对抗行为。
A.半岁
B.一岁
C.两岁
D.三岁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 )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
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6.幼儿园绘画创作过程的指导中,教师设计系列课题,如:“在月亮上荡秋千”“假如你长了翅膀”“设计一种没见到过的家用电器”主要是用来激发儿童( )。
A.学习美术技能的动机
B.掌握知识的动机
C.想象的动机
D.观察的动机
7.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 )。
A.初步概念水平
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
C.不会下定义
D.同义反复
8.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9.幼儿教师在示范时往往采用“镜面示范”,原因是( )。
A.幼儿是以自身为中心来辨别左右的
B.幼儿好模仿
C.幼儿分不清左右
D.幼儿看得更清
10.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 )现象。
A.提前为幼儿进小学打好基础
B.促进幼儿极大地发展
C.小学化倾向严重
D.小学教育学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