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学生认知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
2.B【解析】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形式运算阶段大约从11岁开始,中学生基本处在这一阶段。
3.D【解析】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做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应。
4.C【解析】儿童可以从具体事物中获得表象从而进行逻辑思维,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第三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5.B【解析】青春期自我认识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形象上,强烈地关注自己的高矮、胖瘦、着装等,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外貌打扮的反应。
6.A【解析】一切知觉都具有选择性,这就是说,没有“一般的”知觉,任何知觉都符合一定的目的、任务。中学生知觉的有意性、目的性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知觉的选择性上。
7.A【解析】形式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级形式。中学生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上。
8.D【解析】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从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入手。
9.C【解析】据心理学家统计,13~16岁的初中生可以让注意力稳定在15~20分钟左右。
10.A【解析】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伴随着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表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
11.A【解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
12.A【解析】图式即认知结构。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建的过程。
13.A【解析】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14.C【解析】在具体运算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15.C【解析】抽象逻辑思维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的思维,是通过概括、判断和推理进行的。它是高级的思维方式。
16.A【解析】儿童去寻找被拿走的玩具,说明他知道玩具只是不在眼前,但确实存在,说明其已经获得了客体永恒性,所以其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17.D【解析】“守恒”概念的形成是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
18.B【解析】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
19.C【解析】丽丽不能从她哥哥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了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伴随着他们的生理与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表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
认知发展的特征为:
(1)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2.【参考答案】
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他从逻辑学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
(2)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但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同时以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在本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
处在形式运算阶段的中学生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能够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3.【参考答案】
(1)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
(2)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3)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能。
4.【参考答案】
(I)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间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2)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形记忆要优于词语。
(3)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
(4)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5)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5.【参考答案】
(1)明确记忆目的,加强记忆自觉性。
(2)正确组织复习和练习。
(3)在理解基础上记忆。
(4)让多种感官参加记忆活动。
(5)对记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6.【参考答案】
(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
(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
(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7.【参考答案】
(1)遵循思维规律,提高思维能力。
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2)加强对思维品质的训练。
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从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人手。
8.【参考答案】
(1)中学生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能够把握本质。
(2)中学生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
(3)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9.【参考答案】
(1)注意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
中学生的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兴趣爱好逐渐稳定,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注意的特征存在个体差异性。
(2)注意品质不断改善。
中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提高,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注意广度接近成人,但注意分配能力和注意转移能力还不够成熟。
10.【参考答案】
(1)充分运用中学生的无意注意。
(2)积极调动中学生的有意注意。
(3)引导中学生在两种注意间进行转换。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刘某是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处在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开始对自己的身边世界和自身个性品质等方面进行关注和评价,进而产生模仿行为。
(2)认知发展理论由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图式(即认知结构)不断重建的过程。他从逻辑学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2.【参考答案】
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它们总是相互作用的。情感、意志、个性等对认知活动起定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
特别推荐: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章节难易分析 各科题型强化练习 章节考题猜想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 手机APP下载一手全掌握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