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点7:溶液颜色检查法
1.检查目的
控制药物中有色杂质含量。有的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有色的杂质,有的在贮藏过程中产生有色杂质。
2.检查方法
《中国药典》收载有3种检查方法:
(1)第一法:是与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较的方法。检查时,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置25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ml,另取规定色调色号的标准比色液10ml,置纳氏比色管中,两管同置白色背景上自上向下透视或平视观察,供试品管呈现的颜色与标准管比较,不得更深。
标准比色液是由三种有色无机盐配成的。它们是比色用重铬酸钾液(0.8000mg/ml,黄色),比色用硫酸铜液(62.4mg/ml,蓝色)和比色用氯化钴液(59.5mg/ml,红色)。分别取不同比例的以上三种溶液,配成黄绿、黄、橙黄、橙红和棕红五种色调的贮备液,贮备液再加水稀释配成颜色深浅不同的10个色号的标准比色液。检查时根据药物中有色杂质的颜色及限量要求,选择一定色调、色号的标准比色液作为对照,进行比较。如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溶液颜色的检查方法为:取供试品1瓶,加水溶解制成每1ml含0.2g的溶液,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
(2)第二法:使用分光光度法检查有色杂质。方法为:取各药品项下规定量的供试品,加水溶解使成10ml,必要时滤过,取滤液照分光光度法于规定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超过规定值。如维生素C贮存过程中易变色,《中国药典》规定,取供试品3.0g,加水15ml,振摇使溶解,溶液经4号垂熔玻璃漏斗滤过,滤液于42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不得超过0.03。测定吸收度更能反映出药物颜色的变化,也可以在供试品溶液和标准比色液色调不一致时使用。
(3)第三法:为色差计法。色差计法是使用色差计测定供试品溶液与水的色差△E*,与标准比色液与水的色差△E*比较,不得超过。
☆ ☆☆考点8:易碳化物检查法
1.检查目的
检查药物中遇硫酸易碳化或氧化而呈色的有机杂质。
2.检查方法
易碳化物检查法是检查药物中遇硫酸易碳化或易氧化而呈色的微量有机杂质。此类杂质中,多数的结构是未知的,用硫酸呈色的方法可以简便地控制此类杂质的总量。检查时一般将一定量的供试品加入5ml硫酸中,振摇溶解后,静置15分钟,与一定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如阿司匹林中易碳化物的检查方法为:取本品0.5g,加硫酸5ml溶解后,如显色,与对照液(比色用氯化钴液、比色用重铬酸钾液各0.25ml,比色用硫酸铜液0.40ml,加水至5m1)比较,不得更深。
☆ ☆☆考点9:澄清度检查法
1.检查目的
检查药物中的微量不溶性杂质,用作注射剂的原料药,一般应做此项检查。
2.检查方法
在室温条件下,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与等量的浊度标准液分别置于配对的比浊用玻璃管中,在浊度标准液配制5分钟后在暗室内垂直同置于伞棚灯下,照度为1000Lx,从水平方向观察、比较,用以检查溶液的澄清度或浑浊程度。
3.浊度标准
用浊度标准液作为澄清度检查的标准。首先用1.00%的硫酸肼溶液和10%的乌洛托品(六亚甲基四胺)溶液等体积混合,配制成浊度标准贮备液。乌洛托品易水解产生甲醛,甲醛与肼缩合成甲醛腙,形成白色浑浊,故用来作为浊度标准贮备液。
取浊度标准贮备液15.0ml,置10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浊度标准原液。浊度标准原液的浑浊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查。将浊度标准原液置1cm吸收池中,在550nm处测定吸收度,应为0.12~0.15。浊度标准原液应在配制后48小时内使用。临用时取浊度标准原液适量,加水稀释制成不同级号的浊度标准液,浊度标准液应在配制5分钟后使用,供试品则应在溶解后应立即检视。
4.澄清
在不少药物的澄清度检查中要求供试品溶液应澄清。《中国药典》规定,“澄清”系指供试品溶液的澄清度相当于所用溶剂,或未超过0.5号浊度标准液。
☆ ☆☆考点10:炽灼残渣检查法
1.炽灼残渣
有机药物经加硫酸、高温炽灼破坏,成为挥发性物质逸出,遗留的非挥发性无机杂质成为硫酸盐,称为炽灼残渣。
2.检查目的
检查有机药物中混入的各种无机杂质(如金属的氧化物或盐等)。
3.检查方法
取规定量的供试品,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先在电炉上缓缓炽灼至炭化,放冷至室温,加硫酸0.5~1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再将坩埚置高温电炉中,在700~800℃炽灼至恒重,根据遗留残渣的量和供试品的量,计算炽灼残渣的百分率。加硫酸处理是使杂质转化为稳定的硫酸盐,成为炽灼残渣。
4.结果计算
5.注意事项
如炽灼残渣需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应控制在500~600℃,因超过此温度,可使重金属杂质挥发而造成检查结果偏低。
☆ ☆☆考点11:干燥失重测定法
1.干燥失重
是指药物在规定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重量,根据所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干燥失重的百分率。干燥失重检查法主要检查药物中的水分,也包括其他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
2.结果计算
3.检查方法
(1)常压恒温干燥法。将供试品置放在相同条件下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内,精密称定,于烘箱内在规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恒重”是药典使用的术语,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以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干燥温度一般为105℃。有的药物含结晶水,在105℃水分不易除去,可提高干燥温度,如枸橼酸钠含结晶水,要求在180℃干燥至恒重。为了使水分及挥发性物质易于挥散,供试品应平铺于扁形称量瓶中,其厚度不超过5mm,如为疏松物质,厚度不超过10mm。如为大颗粒结晶,应研细至粒度约2mm。放入烘箱进行干燥时,应将瓶盖取下,置称量瓶旁,或将瓶盖半开进行干燥。取出时,须先将瓶盖盖好,置干燥器中放冷至室温,然后称定重量。某些药物中含有较大量的水分,熔点又较低,如直接在105℃干燥,供试品即熔化,表面结成一层薄膜,使水分不易继续挥发。此类药物应先在低温下干燥,使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于规定温度干燥至恒重。如测定硫代硫酸钠的干燥失重,需先在40℃~50℃干燥,然后渐次升温,最后于105℃烘至恒重。
(2)干燥剂干燥法。干燥剂干燥法是将供试品置于燥器内,利用器内放置的干燥剂,吸收供试品中的水分,干燥至恒重。本法适用于受热易分解或挥发的药物,如氯化铵、苯佐卡因、硝酸异山梨酯、马来酸麦角新碱等。常用的干燥剂有硅胶、硫酸和五氧化二磷等。
(3)减压干燥法。减压干燥法是指在减压下干燥的方法。在减压条件下,可降低干燥温度和缩短干燥时间,故适用于熔点低,受热不稳定及水分难赶除的药物。有的药物熔点低,或对热不稳定不能加热,可在减压干燥器中采用减压下干燥剂干燥的方法。如布洛芬熔点为74.5~77.5℃,规定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至恒重。肾上腺素规定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18小时。能耐受一定温度的样品,可采用减压下加热干燥的方法。如地高辛规定在105℃减压干燥1小时。减压下加热干燥时使用恒温减压干燥箱。采用减压干燥器或恒温减压干燥箱时,除另有规定外,压力应在2.67kPa(20mmHg)以下。
(4)热重法。热重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由热重曲线平台之间的重量差值可以计算出待测物在相应温度范围内减失重量的比例,即干燥失重。本法适用于结晶水的测定,也用于贵重药物或在空气中易氧化药物干燥失重的测定。
☆ ☆考点12: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
1.检查目的
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是用以检查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有害有机溶剂,如苯、氯仿、1,4-二氧六环、二氯甲烷、吡啶、甲苯以及环氧乙烷等。
2.检查方法
《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查残留有机溶剂。使用填充柱,内装直径为0.25~0.18mm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固定相,以氮气为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柱温为80~170℃。
高分子多孔小球是一种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是以苯环为主链的交联高分子。高分子多孔小球热稳定性好,吸附性弱,适用于分离极性较强的化合物如醇、酸、酯、氰、卤代烷以及水等,所以选作残留溶剂测定的固定相。
《中国药典》规定,在残留溶剂测定前应做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待测物的色谱峰计算的理论塔板数应大于1000;用内标法测定时,内标物与待测物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取标准溶液进样5次,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5%;若用外标法测定,待测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10%。
残留溶剂的测定有直接进样法(第一法)和顶空进样法(第二法)两种。直接进样法又分为内标法和外标法。内标法以待测物和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作为定量的依据,连续进样3次,计算待测物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的平均值,应不大于由标准溶液所得峰面积比值的平均值。由于气相色谱法的进样量仅为数微升,用内标法测定时,可以克服因进样量小而不够准确所引入的误差。使用外标法测定时,供试品溶液所得待测物峰面积的平均值应不大于由标准溶液所得峰面积的平均值。
顶空进样法是气相色谱特有的一种进样方法,适用于挥发性大的组分的测定。测定时,精密量取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3~5ml,分别置于容积为8ml的顶空取样瓶中,密封后,在60℃水浴中加热40~80分钟,使残留溶剂挥发达到饱和,再用在同一水浴中的空试管中加热的注射器抽取顶空气适量(通常为1ml),重复进样3次,按第一法所述方法测定。顶空进样法使待测物挥发后进样,可免去样品萃取、浓集等步骤,还可避免样品中非挥发性组分对色谱柱的污染,但要求待测物具有足够的挥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