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一学习笔记

2007年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药理学-镇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来源:233网校 2007年9月11日


☆ ☆考点6:贝特类(苯氧芳酸衍生物)

贝特类主要有氯贝丁酯、吉非贝齐、非诺贝特、苯扎贝特等。氯贝丁酯为最早的贝特类药物,由于不良反应较大,现已少用。
【药动学】 一般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在血液中与血浆蛋白结合,不易分布到外周组织,最后大部分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少量以原形经肾排出。因化学结构各异,代谢亦不同。吉非贝齐和苯扎贝特具活性酸形式,吸收后发挥作用快,持续时间短,t1/2仅1~2h;氯贝丁酯和非诺贝特需先水解成活性酸形式始发挥作用,tmax约为4~5h,t1/2约13~20h。
【药理作用与机制】 贝特类既有调血脂作用也有非调脂作用。能降低血浆TG 20%~60%、VLDL-C 63%、TC 6%~25%、LDL-C 26%;能升高HDL-C 10%~30%。但是各药的作用强度不同,吉非贝齐、非诺贝特和苯扎贝特作用较强。非调脂方面有抗凝血、抗血栓和抗炎性作用等,共同发挥抗AS效应。
贝特类调血脂的作用机制可能为:①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减少脂肪酸从脂肪组织进入肝脏合成TG及VLDL;②增强LPL活化,加速CM和VLDL的分解代谢;③增加HDL的合成,减慢HDL的清除,促进Ch逆化转运;④促进LDL颗粒的清除。研究发现非诺贝特能激活类固醇激素受体类的核受体(PPAR-α),调节LPL、apo CⅢ、apo A Ⅰ等基因的表达,降低apo CⅢ转录,增加LPL和apo A Ⅰ的生成。贝特类非调血脂作用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某些促凝血因子的活性,减少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产生有关。其抗AS的炎性作用可能与贝特类药物作为PPAR的配体有关。
【临床应用】 主用于原发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对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也有较好的疗效,也可用于2型糖尿病的高脂血症。但是各药的效应不同。如非诺贝特除调血脂外,尚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可用于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苯扎贝特能改善糖代谢,可用于糖尿病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
【不良反应】 一般耐受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约5%~10%。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其次为乏力、头痛、失眠、皮疹、阳痿等。偶有肌痛、尿素氮增加、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各药的不良反应不尽相同,氯贝丁酯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可致心律失常、胆囊炎和胆石症等,胃肠道肿瘤的发病率增加。
【禁忌症】 有肝胆疾病、孕妇、儿童、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口服抗凝药同用,可使抗凝活性增强,常需减少抗凝药的剂量。与他汀类药联合应用,有增加肌病发生的可能。
【常用药物】
1.吉非贝齐(诺衡)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tmax为1~2h,2~3天即达稳态血浓,平均Cmax为15~25mg/L,t1/2为1.5~2h,66%经尿排出,6%由粪便排出。降低血浆TG和VLDL-C起效快、稳定,对血浆TG明显增高和伴有HDL降低或LDL升高类型的高脂血症疗效最好。长期应用可明显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最近报道,此药给LDL-C及TG正常而HDL低下的患者,可使HDL-C升高6%,TG降低31%,LDL-C无明显变化,冠心病死亡率减少22%。
2.非诺贝特(力平脂)
口服吸收快,约50%~75%被吸收,tmax为4小时,血浆蛋白结合率99%,在肠道或肝脏转化为活性物质,t1/2为22小时,约66%随尿排泄。肾功不全者慎用。除有调血脂作用外,能明显地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尿酸水平,降低血浆黏稠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造影证明能阻滞冠状动脉腔的缩小。
3.苯扎贝特(必降脂)
口服易吸收,tmax为21h,排泄较快,48h后94.6%经尿排出,3%由粪便排出,无蓄积性,肾功不全者应慎用。作用及应用同吉非贝齐,也用于伴有血脂升高的2型糖尿病,除调血脂外可使空腹血糖降低10%,并降低血浆FFA、纤维蛋白原和糖化血红蛋白,抑制血小板聚集。长期应用可使血浆Lp(a)水平降低,2年后降低36%。

☆☆☆考点7:烟酸

【药动学】 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95%,tmax为30~60min。若服用1g,1h内血浆浓度可达15~30μg/ml。很少与血浆蛋白结合,迅速被肝、肾和脂肪组织摄取,代谢物及原形经肾排出,t1/2为20~45min。
【药理作用】 大剂量能降低血浆TG和VLDL,服后1~4h生效,使TG降低约20%~60%,作用强度与剂量随高脂血症类型不同而异。降低LDL作用慢而弱,用药5~7天生效,3~5周达最大效应,降低约10%~15%,若与胆汁酸结合树脂伍用,能降低至40%~60%。若再加他汀类作用还可加强。能升高血浆HDL 15%~35%。最近确认烟酸为少有的降低Lp(a)药物。
初步认为,烟酸的调血脂作用机制,首先降低cAMF的水平,使脂肪酶的活性降低,脂肪组织中的TG不易分解放出FFA,肝脏合成TG的原料不足,则难以进一步合成和释放VLDL,继而LDL来源减少。烟酸升高HDL是由于使TG浓度降低导致HDL分解代谢减少所致。HDL的增加有利于Ch的逆行转运,阻滞AS病变的发展。此外烟酸还能抑制TXA2的生成,增加PGI2的生成,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的作用。
【临床应用】 为广谱调血脂药,对多种高脂血症均有一定效应,对Ⅱb和Ⅳ型最好,适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及高脂蛋白(a)血症。长期大规模观察认为能减少冠心病的发作和死亡率。若与他汀类或贝特类伍用,可提高疗效。
【不良反应】 由于用量较大,开始数周常有皮肤潮红及瘙痒等,故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若与阿司匹林伍用,可使反应减轻。实验证明,阿司匹林不仅能缓解烟酸所致的皮肤血管扩张,还能延长其半衰期,并防止烟酸所致的尿酸浓度升高。另外,烟酸刺激胃黏膜发生消化道症状,加重或引起消化道溃疡,餐时或餐后服用可以减轻。长期应用可致皮肤干燥、色素沉着或棘皮症。个别患者可有肝功能异常、血尿酸增多、糖耐量降低等,停药后可以恢复。
【禁忌证】 溃疡病、糖尿病及肝功能异常者禁用。

☆考点8:普罗布考(丙丁酚)

【药动学】 口服吸收低于10%,且不规则,饭后服可增加吸收,tmax为24h。吸收后主要蓄积于脂肪组织和肾上腺,血清中浓度较低,在血清中95%分布于脂蛋白的疏水核,在LDL、VLDL和HDL中分别占44.4%、38.2%和13%。服后4日内粪便排出90%,仅有2%排于尿。健康者单剂量口服3g,t1/2β约为23天,患者服用1g/天,12周的t1/2β为47天。长期服用3~4个月达Css,停药1.5~6个月后血药浓度分别降低60%和80%。
【药理作用与机制】
1.抗氧化作用。能抑制ox-LDL的生成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病变过程,如内皮细胞损伤、单核细胞向内皮下游走、清道夫受体摄取ox-LDL成泡沫细胞、VSMCs增殖及迁移等。
2.调血脂作用。可使血浆TC下降10%~20%,LDL-C下降5%~15%,而HDL-C及apo AⅠ同时明显下降,对血浆TG和VLDL一般无影响。若与他汀类或胆汁酸结合树脂伍用,可增强调血脂作用。
3.对AS病变的影响。较长期应用可使冠心病发病率降低,已形成的AS病变停止发展或消退,黄色瘤明显缩小或消除。
普罗布考为疏水性抗氧化剂,抗氧化作用是α维生素E的5~6倍。进入体内后分布于各脂蛋白,它本身被氧化为普罗布考自由基,阻断脂质过氧化,减少脂质过氧化物(LPO)的产生,减少AS病变的一系列过程。同时普罗布考能抑制HMG-CoA还原酶,使Ch合成减少,并能通过受体及非受体途径增加LDL的清除,血浆LDL-C水平降低。对HDL可能是提高CE转移蛋白(CETP)和apo E的血浆浓度,使HDL颗粒中Ch减少(HDL2减少,HDL3增加),HDL颗粒变小,而数量和活性提高,增加了HDL的转运效率,使Ch逆转运清除加快。自由基化的普罗布考可被维生素C等还原恢复活性。普罗布考的抗AS作用可能是抗氧化和调血脂作用的综合结果。
【临床应用】 用于各类型的高胆固醇血症,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若与其他降低Ch药伍用可使效果加强。较长期服用可使肌腱黄色瘤消退,阻滞AS病变发展或消退,冠心病发病率降低。对继发于肾病综合征或糖尿病的Ⅱ型脂蛋白血症也有效。有报道称普罗布考可预防PTCA后的再狭窄。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少而轻,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如腹泻、腹胀、腹痛、恶心等,偶有嗜酸性细胞增多、肝功能异常、高尿酸血症、高血糖、血小板减少、肌病、感觉异常等。临床曾发现使Q-T延长者,但未见心律失常。
【禁忌证】 用药期间注意ECG的变化,QT延长者慎用。不宜与能延长Q-T的药物同用。对近期有心肌损伤者禁用。孕妇及小儿禁用。

相关阅读

ִҵҩ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