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血脂药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 ☆考点1:他汀类药
人体内的胆固醇(Ch)大约1/3来自饮食,其他大部分靠肝脏合成。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是肝细胞合成Ch过程中的限速酶,能催化HMG-CoA生成甲羟戊酸(MVA),为内源性Ch合成的关键步骤,抑制此酶则阻碍内源性Ch合成。
洛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血脂作用。辛伐他汀是洛伐他汀的甲基化衍生物,调血脂作用更强。普伐他汀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阿伐他汀及氟伐他汀是人工合成品。
【药动学】 他汀类药物一般以羟基酸型者吸收较好,内酯环型者吸收后在肝脏内水解成活性的羟基酸型。很少进入外周组织,大部在肝脏代谢,经胆汁由肠道排出,少部分由肾排出。
【药理作用与机制】
1.调血脂作用。大量动物及临床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在治疗剂量下,降低LDL-C的作用最强,TC次之,降TG作用很小,而HDL-C略有升高。呈剂量依赖性,约2周出现明显疗效,4~6周达高峰,长期应用可保持疗效。他汀类药物调血脂的一般作用强度见下表:
2.非调脂作用。他汀类尚有多种非调脂作用,如:(1)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血管内皮对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2)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和迁移,促进VSMCs凋亡;(3)减少动脉壁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的形成,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缩小;(4)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炎性反应;(5)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粘附和分泌功能;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提高纤溶活性等。
【临床应用】
1.动脉粥样硬化。适用于杂合子家族性和非家族性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Ⅱb和Ⅲ型高脂蛋白血症亦可应用,也可用于2型糖尿病和肾病综合征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对病情较严重者可与胆汁酸结合树脂伍用。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脂血症难以生效,对高三酰甘油血症疗效不显著。
2.肾病综合征。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和改善作用。此作用除与调血脂有关外,可能与他汀类抑制肾小球膜细胞的增殖,延缓肾动脉硬化有关。
3.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一般认为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类似性,他汀类对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效应。
4.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他汀类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或使斑块缩小,而减少脑中风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5.其他。此外还可用于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和治疗骨质疏松症。
【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小而轻,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0.1%。大剂量应用时约有2%~9%的患者出现胃肠反应、肌痛、皮肤潮红、头痛等暂时性反应,1%~2%的患者有无症状性氨基转移酶升高,极个别(<0.1%)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停药后即恢复正常。偶有横纹肌溶解症,以辛伐他汀和西立伐他汀(拜斯亭)引起肌病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1.1%~3.3%和6%~9.4%,氟伐他汀的发病率最低。绝大多数是肌病,极少数发展成为横纹肌溶解症。动物实验显示超大剂量可引起犬的白内障。因此,用药期应定期检测肝功能,有肌痛者应检测CPK,必要时停药。
【禁忌证】 孕妇及有活动性肝病(或氨基转移酶持续升高)者禁用。原有肝病史者慎用。
☆ ☆考点2:洛伐他汀(美维诺林)
【药动学】 服后30%吸收,水解成开环羟基酸型呈现活性。对肝脏有高度选择性。经肝脏的首关消除为80%~85%,经2~4h血药浓度达峰值,t1/2为3h,2~3天达稳态血药浓度。约83%经胆汁和粪便排泄,10%经肾排出。
【药理作用】 为无活性的内酯环型,调血脂作用稳定可靠,一般用药2周呈现明显效应,4~6周可达最佳治疗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对中度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给予20mg/天和40mg/天,经48周后两剂量组分别平均降低TC 17%和29%,LDL-C 24%和44%,TG 10%和19%,HDL-C升高7%和10%,apo B相应降低,apo AⅠ有所提高。
【临床应用】 临床用于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并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不良反应】 较轻,而且短暂,常见消化不良,肌痛,皮疹,疲乏和口干等。
【禁忌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有肝病史者慎用;本品与红霉素合用时应慎用;使用本品若血清转氨酶逐渐升高应停药。
☆ ☆考点3:辛伐他汀(舒降脂)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吸收60%~85%,首关消除高于80%,5%以活性形式入血循环,tmax为1.2~2.4h,60%经胆汁和粪便排出,13%由尿排出。t1/2为1.9h。
【药理作用】 是洛伐他汀的甲基衍化物,是无活性的内酯。辛伐他汀调血脂作用与洛伐他汀相似,但较洛伐他汀强1倍。升高HDL和apo AⅠ的作用强于阿伐他汀。临床试验证明,长期应用辛伐他汀在有效调血脂的同时,显著延缓AS病变进展和病情恶化,减少心脏事件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发生。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
【不良反应】 轻微而且为一时性。可见腹痛、便秘、胃肠胀气,极少见疲乏无力,头痛。
【禁忌证】 活动性肝炎或无法解释的持续血清转氨酶升高者禁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
☆☆☆☆考点4:考来烯胺(消胆胺)
考来烯胺是苯乙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其氯化物呈白色或淡黄色球状颗粒或粉末。氯能与其他阴离子交换,1.6g消胆胺能结合胆盐100mg。
【药理作用】 在肠道通过离子交换与胆汁酸结合后发生下列作用:①被结合的胆汁酸失去活性,减少食物中脂类(包括Ch)的吸收;②阻滞胆汁酸在肠道的重吸收;③由于大量胆汁酸丢失,肝内Ch经7-α羟化酶的作用转化为胆汁酸;④由于肝细胞中Ch减少,导致肝细胞表面LDL受体增加和活性增强;⑤大量含Ch的LDL经受体进入肝细胞,使血浆TC和LDL水平降低;⑥此过程中的HMG-CoA还原酶可有继发活性增加,但不能补偿Ch的减少,若与他汀类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考来烯胺能降低TC和LDL-C,其强度与剂量有关,在一般剂量下能分别降低20%~25%和25%~45%,apo B也相应降低,HDL几无改变。对TG和VLDL的影响轻微而不恒定,用药初期可能有所升高,然后逐渐恢复。
【临床应用】 适用于Ⅱa及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蛋白血症,多在用药后4~7日见效,2周内呈最大效应。对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无效。对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者,应与降TG和VLDL的药物配合应用。
【不良反应】 由于本药的剂量较大,又有特殊的臭味和一定的刺激性,少数人用后可能有便秘、腹胀、嗳气和食欲减退等,大部在2周后可逐渐消失;若便秘过久,应该停药。还有可能出现短时的氨基转移酶升高、高氯酸血症或脂肪痢等。
考来烯胺在肠腔内与他汀类、氯噻嗪、保泰松、苯巴比妥、洋地黄毒苷、甲状腺素、口服抗凝药、脂溶性维生素(A、D、E、K)、叶酸、铁剂及某些抗生素等结合,影响这些药物的吸收,应尽量避免伍用,必要时可在服此药1h前或4h后服上述药物。
☆ 考点5:考来替泊(降胆宁)
考来替泊为二乙基五胺环氧氯丙烷的聚合物,是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呈淡黄色,无臭无味,有亲水性,含水分约50%,但是不溶于水。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与考来烯胺基本相同。对高胆固醇血症,一般可使TC下降26%,LDL-C下降43%,TG下降22%,HDL-C升高37%,LDL/HDL比值降低57%。适用于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