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专业知识二学习笔记

中药鉴定学重点总结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1月15日


十、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的原则和要求:制定质量标准应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中药质量标准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的质量标准,要求中药的来源和处方要固定,采收加工、炮制方法和生产工艺要固定,临床疗效要确定,对有害物质要限量检查,对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有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等

十一、我国中药资源和资源保护的基本情况
1、中药的资源包括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资源
2、传统中药约1200种,其中常用中药约500种,民族药1500~2000种
3、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200种:四川(黄连、附子、川芎);云南(三七);甘肃(当归、大黄);宁夏(枸杞子);内蒙古(黄芪);吉林(鹿茸、人参);辽宁(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东(北沙参、金银花);江苏(薄荷);安徽(牡丹皮);浙江(玄参、浙贝母);福建(泽泻);广东(砂仁);广西(蛤蚧)
4、资源保护:2002年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材GAP),并从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大力发展优质道地药材生产及野生珍稀或濒危动植物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可使中药资源永续利用

十二、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
1、进行全国性药源普查,寻找新的中药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寻找新药源   
3、从民族药或民间药中寻找新药源         
4、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5、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6、从古本草中寻找或探索老药新用途 
7、以新技术、新方法扩大新药源 

十三、历代主要本草著作
历代主要本草著作 成书年代 著者 载药数                 
主要特点 
1.《神农本草经》 西汉时期  365种 分上、中、下三品,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2.《本草经集注》 梁代 陶弘景 730种 为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并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 
3.《新修本草》 (《唐本草》) 唐代 李勣 苏敬 850种 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 
4.《图经本草》 宋 苏颂  为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药图,为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为现今本草考证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5.《证类本草》 宋代 唐慎微 1746种 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6.《本草纲目》 明代 李时珍 1892种 对中药学贡献最大,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药学文献之一,本书按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 
7.《本草纲目拾遗》 清代 赵学敏 921种 拾遗补正《本草纲目》。 
8.《晶珠本草》 清代 蒂玛尔-丹增嘉措 2294种 载青海、西藏东部、四川西部药材2294种,是历代收集藏药最多的典籍 
9.《植物名实图考》 清代 吴其濬 1714种 植物学方面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考证药用植物的重要典籍。 

十四、近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1934年赵燏黄、徐伯鋆等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生药学》上编,叶三多1937年编写《生药学》下编
1、中医学院的建立和中医鉴定学的诞生
我国在1956年建立了四所中医学院。1959年开始,各学校相继成立了中药系。1964年就开设了具有中药特色的《中药材鉴定学》。《中药鉴定学》教材先后已出版了五次。
2、国家为中药鉴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50年来《中国药典》先后出版了七版。
3、中药鉴定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 
(1)本草考证 
(2)基原鉴定 
(3)性状鉴定
(4)显微鉴定 
(5)理化鉴定
相关阅读

ִҵҩ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