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会计实务>模拟试题

2009年中级会计实务考前密押5套题(四)

来源:233网校 2009年4月4日
五、综合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对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从2008年起,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7年年末需要对下列交易或事项相关的资产减值进行会计处理:(1)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A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00万元。2007年1月1日,A组应收账款余额为8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80万元;2007年A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借方发生额为50万元(为本年核算的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为10万(为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的应收账款而转回的坏账准备)。(2)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560万元,其具体情况如下:①A产品1000件,每件成本为1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400件已与乙公司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销售价格为每件1.25万元。其余A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A产品20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5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2万元。②B配件800套,每套成本为0.7万元,账面成本总额为560万元。B配件是专门为组装A产品而购进的。800套B配件可以组装成800件A产品。B配件20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套0.6万元。将B配件组装成A产品,预计每件还需发生成本0.3万元;预计销售每件A产品需要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0.2万元。2007年1月1日,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0万元(均为对A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7年对外销售A产品转销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3)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资产组减值测试的有关情况如下:甲公司在A、B、C三地拥有三家公司,这三家分公司的经营活动由一个总部负责运作。由于A、B、C三家分公司均能产生独立其他分公司的现金流入,所以该公司将这三家分公司确定为三个资产组。2007年12月1日,企业经营所处的技术环境发生了重大不利变化,出现减值迹象,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假设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能够按照各资产组账面价值的比例进行合理分摊,A、B、C分公司和总部资产的使用寿命均为10年。减值测试时,A、B、C三个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分别为640万元、320万元和640万元。甲公司计算得出A分公司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840万元,B分公司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320万元,C分公司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760万元。假定总部资产为一办公楼;A资产组由甲设备和乙设备构成,甲设备和乙设备的账面价值分别为512万元和128万元;B资产组由丙设备和丁设备构成,丙设备和丁设备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92万元和128万元;C资产组由戊设备和一项无形资产组成,戊设备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分别为320万元和320万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2007年的利润总额为1821万元。甲公司未来3年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根据有关规定,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5‰计提的坏账准备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均不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假设各资产组期初没有计提减值准备。(4)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要求:(1)对上述交易或事项是否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判断;对于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相应的资产减值处理。(2)计算上述交易或事项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借方或贷方余额,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2、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008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于2009年4月30日对外报出。甲公司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在12月进行内部审计过程中,发现公司会计处理中存在以下问题,并要求公司财务部门处理: ①2007年9月12日,甲公司与乙公司就甲公司所欠乙公司贷款300万元签订债务清偿协议。协议规定,甲公司以其生产的2台电子设备和20万元现金,一次性清偿乙公司该贷款。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60万元,市场价格和计税价格均为每台100万元,甲公司向乙公司开具该批电子设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按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应负担增值税以及支付现金与所清偿债务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其会计分录为:借:应付账款 300 贷:库存商品 1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 银行存款 20 营业外收入 126 ②2007年12月6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资产交换协议。甲公司以其生产的4台电子设备换取丙公司生产的5辆小轿车。甲公司该电子设备的账面价值为每台26万元,公允价值(计税价格)为每台30万元。丙公司生产的小轿车的账面价值为每辆10万元,公允价值为每辆24万元。双方均按公允价值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商品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甲公司取得的小轿车作为公司领导用车,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甲公司预计该小轿车的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每辆净残值为0.4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对用于交换的4台电子设备,其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124.4 贷:库存商品 10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4 ③2007年11月12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大型电子设备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丁公司销售2台大型电子设备,销售价格为每台500万元,成本为每台280万元。同时甲公司又与丁公司签订补充合同,约定甲公司在2008年6月1日以每台515万元的价格购回该设备。甲公司于2007年12月1日收到丁公司货款1000万元存入银行。商品已发出,已开具增值税发票。甲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确认销售收入并经转相应成本。其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560 贷:库存商品 560 (2)2008年1月和2月发生的涉及2007年度的有关交易和事项如下: ①1月10日,A公司就其2007年9月购入甲公司的2台大型电子设备存在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经检验,这2台大型电子设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同意A公司退货。甲公司于1月20日收到退回的这20台大型电子设备,并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进货退出证明单;同日甲公司向A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该大型电子设备的销售价格为每台400万元,成本为每台300万元。甲公司于1月25日向A公司支付退货款936万元。 ②2月25日,B公司诉甲公司产品质量案判决,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赔偿B公司200万元的经济损失。甲公司和B公司均表示不再上诉。3月1日,甲公司向B公司支付上述赔偿款。该诉讼案系甲公司2007年9月销售给B公司的X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财产损失所引起的。B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部分损失。2007年12月31日,诉讼案件尚未作出判决。甲公司估计很可能赔偿B公司150万元的损失,并据此在2007年12月31日确认150万元的预计负债。假定上述差错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均不考虑所得税的调整。要求:(1)对资料(1)中内部审计发现的差错进行更正处理。(2)对资料(2)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