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高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高级经济师管理学部分复习资料(四)

来源:233网校 2012-11-29 09:17:00
  (二)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
  基本观点:最古老的领导理论观点。关注领导者个人,并试图确定能够造就伟大管理者的共同特性。这实质上是对管理者素质进行的早期研究。
  2、行为理论(有补充)
  基本观点:行为理论主要研究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使工作更有效。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是工作的任务绩效,还是群体维系?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下属的参与程度。
  (1)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认为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即专制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和放任式领导。勒温通过试验发现:1)专制式领导的工作效率较高,但组织气氛压抑,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2)放任式领导的工作效率最低,但人们心情舒畅、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融洽;3)民主式领导的工作效率最高,组织成员关系融洽,工作积极主动,有创造性。
  (2)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
  专制式集权领导、开明式集权领导、协商式民主领导和参与式民主领导。
  利克特经过研究发现,参与式民主领导的生产效率最高,专制式集权领导的生产效率最低。
  (3)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
  1)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认为判别领导行为特征的因素是“工作组织”和“体贴人员”。
  2)这两类因素可以相互组合形成:高体贴与高组织、高体贴与低组织、低体贴与高组织、低体贴与低组织四种基本的领导方式。  
  (4)管理方格理论
  美国学者布莱克和穆顿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方格理论。该理论将“关心人”和“关心生产”两类因素的程度分为9个等级,组成了81种领导方式,并在管理方格图中列出了5种典型领导方式。
  ①(1-1)为贫乏型管理,用最少的努力完成任务和维持人际关系,对人员、对生产都不关心。
  ②(1-9)为俱乐部型管理,非常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组织氛围,但不关心生产。
  ③(9-1)为任务型管理,高度重视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不关心人。
  ④(9-9)为团队型管理,对生产和人都极为关心,努力使下级齐心协力、有效完成生产任务。
  ⑤(5-5)中间型管理,对人和生产都有适度的关心,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一定的士气。
  3、领导权变理论
  这个理论所关注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该理论认为,某一具体领导方式并不是到处都适用,领导的行为若想有效,就必须随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因为任何领导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与被领导者的相互作用,去完成某个特定目标。因此,领导者的有效行为就要随着自身条件、被领导者的情况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
  由美国学者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以领导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独裁,以下属为中心的领导方式是民主,在这两种极端的领导方式之间还存在着多种过渡型的领导方式,这些领导方式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坦南鲍姆和施米特认为,没有哪种领导方式是绝对正确的,也没有哪种领导方式是绝对错误的,领导者应当根据情况,选择对自己有效的领导方式。
  (2)费德勒模型
  1)影响领导方式的情境因素
  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方式有效性有三个关键的情境因素: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职位权力。
  2)任务导向型领导和关系导向型领导
  费德勒用一种“你最不喜欢的同事”(LPC)的问卷,测定领导者的领导方式。费德勒将领导方式分为任务型导向领导和关系导向型领导两种。
  3)领导方式的选择
  费德勒将3个情境因因素组合为8种情况,提出了在不同情况下应当选择的领导方式——领导处于有利的情景(第1、2、3种)和处于最不利的情景(第8种)时,应采用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领导者处于中间状态(第4、5、6、7种),应采用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
  (3)途径——目标理论
  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在期望理论和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内容:
  1)选择领导方式的标准
  一是能激励下级实现组织目标,二是能使下级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和完成目标后得到满足。
  2)领导方式的分类:“高工作”和“高关系”两种。
  3)领导方式的选择:当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不明确时,应采用“高工作”的领导方式;当下级已经明确工作任务,掌握工作方法后,下级希望领导关心、同情和赞扬他们的工作,此时,应采用“高关系”的领导方式。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