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全部内容三色标记,包含内容: 第一部分:题型分值分布及学习建议,含各模块章节分值分布,学习方法建议 第二部分:核心考点梳理,含考情分析、学习要求、37章核心考点梳理、新考题巩固。
233 网校中级经济师刷题营招募爱学习你的加入,群内有督学老师每日带学考点、带练试题、答疑解惑。
↓↓2024 中级经济师备考刷题营 扫码加入↓↓
三星级核心考点!2024 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三色笔记
第一部分:题型分值分布及学习建议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全书共 37 章,知识跨度大,内容包含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
律六大部分,且包含很多晦涩难懂的公式,陌生的名词理论,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学习有一定难
度,需要准备比较多的时间备考
一、中级经济基础考试题型
中级经济基础卷面分满分 140 分,84 分为合格。考试题型全部为选择题。
①单项选择题
共 70 题,每题 1 分。
从 4 个选项中最一个选项进行作答,想要及格,单选题的分数很关键。
②多项选择题
共 35 题,每题 2 分。
5 个选项,至少有一个错误选项,正确选项为 2-4 个,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选项得 0.5 分。
相对单选,多选难度稍大,对于选项中把握不准的,宁愿不选,也不多选,避免因多选、错选的失分、保住能得分
的选项。
二、中级经济基础各模块章分值分布
各模块 单选题 多选题 合计分值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14 题 14 分 9 题 18 分 32 分
第二部分 财政 10 题 10 分 6 题 12 分 22 分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2 题 12 分 6 题 12 分 24 分
第四部分 统计 12 题 12 分 4 题 8 分 20 分
第五部分 会计 11 题 11 分 6 题 12 分 23 分
第六部分 法律 11 题 11 分 4 题 8 分 19 分
合计 70 题 70 分 35 题 70 分 140 分
从各模块来看,第一部分经济基础分值相对较多,其他模块分值分布都比较均匀。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全书共 37 章,各章章节分值分布及难易程度分布如下:
233 网校中级经济师刷题营招募爱学习你的加入,群内有督学老师每日带学考点、带练试题、答疑解惑。
↓↓2024 中级经济师备考刷题营 扫码加入↓↓
三星级核心考点!2024 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三色笔记
第一部分:题型分值分布及学习建议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全书共 37 章,知识跨度大,内容包含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
律六大部分,且包含很多晦涩难懂的公式,陌生的名词理论,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学习有一定难
度,需要准备比较多的时间备考
一、中级经济基础考试题型
中级经济基础卷面分满分 140 分,84 分为合格。考试题型全部为选择题。
①单项选择题
共 70 题,每题 1 分。
从 4 个选项中最一个选项进行作答,想要及格,单选题的分数很关键。
②多项选择题
共 35 题,每题 2 分。
5 个选项,至少有一个错误选项,正确选项为 2-4 个,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选项得 0.5 分。
相对单选,多选难度稍大,对于选项中把握不准的,宁愿不选,也不多选,避免因多选、错选的失分、保住能得分
的选项。
二、中级经济基础各模块章分值分布
各模块 单选题 多选题 合计分值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14 题 14 分 9 题 18 分 32 分
第二部分 财政 10 题 10 分 6 题 12 分 22 分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2 题 12 分 6 题 12 分 24 分
第四部分 统计 12 题 12 分 4 题 8 分 20 分
第五部分 会计 11 题 11 分 6 题 12 分 23 分
第六部分 法律 11 题 11 分 4 题 8 分 19 分
合计 70 题 70 分 35 题 70 分 140 分
从各模块来看,第一部分经济基础分值相对较多,其他模块分值分布都比较均匀。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全书共 37 章,各章章节分值分布及难易程度分布如下:
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的重点章节是:第 1 章/第 2 章/第 4 章/第 12 章/第 13 章/第 14 章/第 18 章/第 19/章第 20 章/
第 21 章/第 24 章/第 25 章/第 27 章/第 28 章/第 29 章/第 30 章/第 34 章/第 35 章/第 36 章/第 37 章,这些章节
分值占比 70%左右。
中级经济基础学习的重点章节是:第 1 章/第 2 章/第 4 章/第 12 章/第 13 章/第 14 章/第 18 章/第 19/章第 20 章/
第 21 章/第 24 章/第 25 章/第 27 章/第 28 章/第 29 章/第 30 章/第 34 章/第 35 章/第 36 章/第 37 章,这些章节
分值占比 70%左右。
三、中级经济基础学习方法与建议
1、巧记重点
(1)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案例、图表将其形象化。
(2)对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关键词提高记忆的效果。
在 233 网校的课程中,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都有详细讲解,老师会在课程中,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让你快
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也有总结一些小口诀,帮助你更好的记忆考点,试听 233 网校中级经济师课程>>
2、专项突破
正确应对计算公式,注重通用公式的总结
(1)总结通用公式,避免对公式的重复学习。
(2)理解记忆法:有些公式通过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很容易掌握,此类公式不建议死记硬背。
(3)总结计算规律:有些公式从名称上可以反映计算规律,如资产负债率(分母分子率),此类公式不建议死记硬背。
对于教材计算公式,233 网校助教老师都汇总好了,在 233 网校的资料包中就可以下载。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下载>>
3、重视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不仅仅是会做,而且要熟悉专家命题的方向、思路和行文的语境。在 233 网校题库中,汇集了历年考试
真题,并配有详细解析,且都是免费的。
进入题库刷中级经济师历年真题>>
4、灵活运用应试技巧
(1)单选题:4 选 1,选择最佳答案。通常采用直选法,如果你很坚定其中的一个选项,别的选项要做到视而不见。
(2)多选题:5 个备选项,正确选项为 2-4 个,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选项得 0.5 分。难度较大,
通常先采用排除法,再进行其余选项的分析,没有把握时,尽量采用“宁缺毋滥”的原则。
第二部分:核心考点梳理
第一章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4-6 分,多为基础定义和常识内容,考法比较简单,容易拿分,要求对知识熟悉,看到题目能
选出正确答案。
学习要求:
①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②理解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
三、中级经济基础学习方法与建议
1、巧记重点
(1)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案例、图表将其形象化。
(2)对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关键词提高记忆的效果。
在 233 网校的课程中,对于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都有详细讲解,老师会在课程中,通过通俗易懂的例子,让你快
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也有总结一些小口诀,帮助你更好的记忆考点,试听 233 网校中级经济师课程>>
2、专项突破
正确应对计算公式,注重通用公式的总结
(1)总结通用公式,避免对公式的重复学习。
(2)理解记忆法:有些公式通过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很容易掌握,此类公式不建议死记硬背。
(3)总结计算规律:有些公式从名称上可以反映计算规律,如资产负债率(分母分子率),此类公式不建议死记硬背。
对于教材计算公式,233 网校助教老师都汇总好了,在 233 网校的资料包中就可以下载。
中级经济师计算公式大全下载>>
3、重视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不仅仅是会做,而且要熟悉专家命题的方向、思路和行文的语境。在 233 网校题库中,汇集了历年考试
真题,并配有详细解析,且都是免费的。
进入题库刷中级经济师历年真题>>
4、灵活运用应试技巧
(1)单选题:4 选 1,选择最佳答案。通常采用直选法,如果你很坚定其中的一个选项,别的选项要做到视而不见。
(2)多选题:5 个备选项,正确选项为 2-4 个,错选、多选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正确选项得 0.5 分。难度较大,
通常先采用排除法,再进行其余选项的分析,没有把握时,尽量采用“宁缺毋滥”的原则。
第二部分:核心考点梳理
第一章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4-6 分,多为基础定义和常识内容,考法比较简单,容易拿分,要求对知识熟悉,看到题目能
选出正确答案。
学习要求:
①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②理解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
③理解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
④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1.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者关系: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处于核心地位。
(1)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2)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国
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考点 2: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
1、生产资料公有制:指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
体所有制。
2、农村集体所有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股份合作制企业
(1)是劳动者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相结合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2)从性质上看,属于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形式。
4.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多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非公有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项目 具体内容
个体经济 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或家庭所有,并且由劳动者个人支配和使用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私营经济 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要点提示】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是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一个关键
外资经济
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具体形式
【要点提示】以中外合资、合作方式形成的外资经济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其中所包含的国有
经济或集体经济部分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外资经济就完全是非公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
经济
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要点提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
考点 3: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分配方式 详情
③理解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
④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1.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资源配置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者关系: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处于核心地位。
(1)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2)决定了资源配置方式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国
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考点 2: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形式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形式:
1、生产资料公有制:指全体社会成员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
体所有制。
2、农村集体所有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股份合作制企业
(1)是劳动者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相结合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2)从性质上看,属于集体经济的一种新的形式。
4.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多种形式,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非公有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项目 具体内容
个体经济 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或家庭所有,并且由劳动者个人支配和使用的一种所有制形式
私营经济 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要点提示】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是区分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一个关键
外资经济
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具体形式
【要点提示】以中外合资、合作方式形成的外资经济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其中所包含的国有
经济或集体经济部分属于公有制经济的范畴,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外资经济就完全是非公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
经济
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要点提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
考点 3: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内涵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分配方式 详情
按劳分配
的内涵
(1)各尽所能,就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提示】实行按劳分配,就意味着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其他分配
方式
(1)根据市场供求分配: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特别是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报
酬并不是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的,而是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把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获得报
酬的。
(2)财产性收入:居民个人通过持有股票、债券和房产等资产而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产分配,或者叫
财产性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3)再分配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部分居民个人或家庭还可能获得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或
者福利性收入,这种收入既不是按劳分配的收入,也不是财产性收入,而是再分配性收入。
考点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1、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其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2、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要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规律,还要体现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这就是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处理好市
场与政府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有效市场,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有为政府,就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好政府在弥补和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重要作用,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
三、强化巩固
【例题·单选题】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B.混合所有制经济属于股份制经济
C.所有外资经济都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
D.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经济形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形式。外资经
济目前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具体形式(选项 C 错误)。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一
种独立的所有制(选项 BD 错误)。
【例题·单选题】关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所有居民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参与社会生产中付出的劳动
B.目前居民所有的收入都是来自于财产性收入
C.实行按劳分配,就意味着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D.劳动者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中都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获得收入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按劳分配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尽所能,就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二是等
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需要强调的是,实行按劳分配,就意味着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第二章
一、考情分析
按劳分配
的内涵
(1)各尽所能,就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
【提示】实行按劳分配,就意味着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其他分配
方式
(1)根据市场供求分配: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中,特别是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报
酬并不是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的,而是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把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获得报
酬的。
(2)财产性收入:居民个人通过持有股票、债券和房产等资产而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资产分配,或者叫
财产性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
(3)再分配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中,部分居民个人或家庭还可能获得政府的转移性支付或
者福利性收入,这种收入既不是按劳分配的收入,也不是财产性收入,而是再分配性收入。
考点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1、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其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2、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要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规律,还要体现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这就是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处理好市
场与政府的关系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
有效市场,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有为政府,就是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好政府在弥补和解决市场失灵方面的重要作用,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
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
三、强化巩固
【例题·单选题】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形式
B.混合所有制经济属于股份制经济
C.所有外资经济都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
D.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一种独立的所有制经济形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形式。外资经
济目前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具体形式(选项 C 错误)。混合所有制经济并不是一
种独立的所有制(选项 BD 错误)。
【例题·单选题】关于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所有居民的收入都是来自于参与社会生产中付出的劳动
B.目前居民所有的收入都是来自于财产性收入
C.实行按劳分配,就意味着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D.劳动者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中都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获得收入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按劳分配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尽所能,就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二是等
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需要强调的是,实行按劳分配,就意味着承认物质利益原则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差距。
第二章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5-11 分,单选题和多选题都有分布。
学习要求:
①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均衡价格
②运用均衡价格模型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③掌握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①产品价格(最重要因素) P↑→D↓,P↓→D↑ 反向变动
②消费者偏好。
③消费者的个人收入(Y↑→D↑,Y↓→D↓ 同向变动 )
④预期。
⑤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需求↑,替代品的价格↓→需求↓ 同向变动)
⑥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需求↓,互补品的价格↓→需求↑ 反向变动)
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
考点 2:影响供给的因素
①产品价格:P↑→S↑,P↓→S↓ 同向变动
②生产成本:成本↓→S↑,成本↑→S↓,反向变动
③生产技术。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考点 3: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要点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
含义 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
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
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区别
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成本。(保
护买方利益)
适用情况: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
1、目标: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保护卖方利益)
2、适用情况: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过大
影响
1、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
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
2、结果是市场供给短缺。
1、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
费
2、结果是导致市场供给过剩
后果
1、严重的排队现象
2、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
3、“走后门“现象
4、生产者变相涨价(以次充好、缺斤短两)
1、生产者变相降价
2、黑市交易和黑市低价
措施
1、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配给制)
2、最高限价只适宜短期或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
长期化。
1、除了强有力的行政措施,还必须建立政府的收
购和储备系统。
2、保护价格只适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注: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均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考点 4:需求价格弹性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5-11 分,单选题和多选题都有分布。
学习要求:
①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均衡价格
②运用均衡价格模型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③掌握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
①产品价格(最重要因素) P↑→D↓,P↓→D↑ 反向变动
②消费者偏好。
③消费者的个人收入(Y↑→D↑,Y↓→D↓ 同向变动 )
④预期。
⑤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需求↑,替代品的价格↓→需求↓ 同向变动)
⑥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需求↓,互补品的价格↓→需求↑ 反向变动)
⑦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
考点 2:影响供给的因素
①产品价格:P↑→S↑,P↓→S↓ 同向变动
②生产成本:成本↓→S↑,成本↑→S↓,反向变动
③生产技术。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考点 3: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
要点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
含义 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
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
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区别
目标: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成本。(保
护买方利益)
适用情况: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
1、目标: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保护卖方利益)
2、适用情况: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过大
影响
1、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
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和需求增加。
2、结果是市场供给短缺。
1、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
费
2、结果是导致市场供给过剩
后果
1、严重的排队现象
2、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
3、“走后门“现象
4、生产者变相涨价(以次充好、缺斤短两)
1、生产者变相降价
2、黑市交易和黑市低价
措施
1、行政措施或分配措施(如配给制)
2、最高限价只适宜短期或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
长期化。
1、除了强有力的行政措施,还必须建立政府的收
购和储备系统。
2、保护价格只适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
注: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均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考点 4:需求价格弹性
内容 详情
定义 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计算公式
Ed=(ΔQ/Q)/(ΔP/P)
1、点弹性
①公式:
Q0:变动前的需求量;P0 为变动前的价格
②适用:只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2、弧弹性
①公式:
Q1:变动后的需求量;P1 为变动后的价格
②适用: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类型
Ed>1 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Ed<1 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Ed=1 需求单一弹性
影响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2、商品的重要性
3、商品用途的多少
4、时间
和生产者或销
售者的总销售
收入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和生产者或销售者的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Ed>1 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价格↑,销售收入↓,反方向
Ed<1 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价格↑,销售收入↑,同方向
Ed=1 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三、强化巩固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政府对某种产品采取最高限价措施可能导致()。
A. 均衡价格上升
B. 均衡价格下降
C. 市场供给短缺
D. 市场供给过剩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选项 C 正确;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影响供给,会导致市场供给短缺。
选项 D 错误;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影响供给,会导致市场供给过剩。
选项 AB 为干扰项
【2023 年真题·多选题】在横轴表示供给量, 纵轴表示价格的坐标平面上, 导致某种产品的供给曲线发生位移的
因素有( )
A. 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
B. 生产者预期该产品价格将上涨
C. 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
D. 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
E. 该产品的生产技术进步
内容 详情
定义 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计算公式
Ed=(ΔQ/Q)/(ΔP/P)
1、点弹性
①公式:
Q0:变动前的需求量;P0 为变动前的价格
②适用:只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2、弧弹性
①公式:
Q1:变动后的需求量;P1 为变动后的价格
②适用: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类型
Ed>1 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Ed<1 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Ed=1 需求单一弹性
影响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2、商品的重要性
3、商品用途的多少
4、时间
和生产者或销
售者的总销售
收入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和生产者或销售者的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Ed>1 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价格↑,销售收入↓,反方向
Ed<1 需求量的变动率<价格的变动率,价格↑,销售收入↑,同方向
Ed=1 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三、强化巩固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政府对某种产品采取最高限价措施可能导致()。
A. 均衡价格上升
B. 均衡价格下降
C. 市场供给短缺
D. 市场供给过剩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选项 C 正确;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影响供给,会导致市场供给短缺。
选项 D 错误;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影响供给,会导致市场供给过剩。
选项 AB 为干扰项
【2023 年真题·多选题】在横轴表示供给量, 纵轴表示价格的坐标平面上, 导致某种产品的供给曲线发生位移的
因素有( )
A. 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
B. 生产者预期该产品价格将上涨
C. 该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
D. 该产品的市场价格上升
E. 该产品的生产技术进步
参考答案:B,C,E
参考解析:假定价格不变,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这种情形表
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第三章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2-4 分,单选题和多选题都有分布。
学习要求:
①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
②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
③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
理论 详情
提出者 1937 科斯(美)
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产生: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
(1)交易费用: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包括:
①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②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2)从企业产生以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同时社会
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
①企业外部的交易: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市场交易。
②企业内部的交易:组织和企业家用行政命令方式在内部进行的交易。
【总结】两种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
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企业的本质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企业存在的根
本原因
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
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可以大量节约交易费用。
考点 2:TP、AP、MP 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产量 详情
总产量(TP) 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平均产量(AP) 指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AP=TP/L
边际产量(MP) 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
MP=ΔTP/ΔL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产量 曲线图 关系
边际产
量图形
(1)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 L1 时,MP 最大。
(2)L1 之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 L3 时,MP=0。
参考答案:B,C,E
参考解析:假定价格不变,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动而引起供给的变动。这种情形表
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第三章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2-4 分,单选题和多选题都有分布。
学习要求:
①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
②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
③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
理论 详情
提出者 1937 科斯(美)
企业的产生
企业的产生: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
(1)交易费用: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包括:
①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②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2)从企业产生以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同时社会
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
①企业外部的交易: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市场交易。
②企业内部的交易:组织和企业家用行政命令方式在内部进行的交易。
【总结】两种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
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企业的本质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企业存在的根
本原因
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
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可以大量节约交易费用。
考点 2:TP、AP、MP 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产量 详情
总产量(TP) 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平均产量(AP) 指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每单位投入生产的产出)。AP=TP/L
边际产量(MP) 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
MP=ΔTP/ΔL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产量 曲线图 关系
边际产
量图形
(1)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 L1 时,MP 最大。
(2)L1 之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 L3 时,MP=0。
(3)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MP<0。
(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之
前,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超过临界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
直到出现负值。
总产量
曲线图
形
L
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即凸向 L 轴。
L1 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凸向 Q 轴。
当 L=L3 时,MP=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
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减少。
平均产
量曲线
图形
L MP>AP,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上方。
(注:只要 MP>AP,平均产量递增。)
L1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 L2,MP=AP。此时 AP 为最大值。
L>L2,边际产量的递减使得平均产量也开始递减,L2 是平均产量的最
大值。平均产量曲线递减,同时平均产量曲线在边际产量曲线的上方。
考点 3:短期成本曲线
1、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及其位置特征
曲线 曲线特征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曲线)
①总固定成本曲线(TFC):
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②总可变成本曲线(TVC):
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③总成本曲线(TC)
从纵轴一个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截点:产量=0,总成本=固定成本的点
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变动规律一致。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①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随着产量增
加而下降,达到对应最低点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②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③边际成本曲线(MC)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很快就
降到最低点,过最低点以后,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上升的
速度比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上升速度更快。
④总结:
平均总(可变)成本曲线开始随着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在最低点后,
平均总(可变)成本曲线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
(3)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MP<0。
(4)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之
前,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超过临界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
直到出现负值。
总产量
曲线图
形
L
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即凸向 L 轴。
L1 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凸向 Q 轴。
当 L=L3 时,MP=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
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减少。
平均产
量曲线
图形
L MP>AP,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上方。
(注:只要 MP>AP,平均产量递增。)
L1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 L2,MP=AP。此时 AP 为最大值。
L>L2,边际产量的递减使得平均产量也开始递减,L2 是平均产量的最
大值。平均产量曲线递减,同时平均产量曲线在边际产量曲线的上方。
考点 3:短期成本曲线
1、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及其位置特征
曲线 曲线特征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曲线)
①总固定成本曲线(TFC):
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②总可变成本曲线(TVC):
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③总成本曲线(TC)
从纵轴一个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截点:产量=0,总成本=固定成本的点
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变动规律一致。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①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随着产量增
加而下降,达到对应最低点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②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③边际成本曲线(MC)开始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很快就
降到最低点,过最低点以后,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上升的
速度比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上升速度更快。
④总结:
平均总(可变)成本曲线开始随着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在最低点后,
平均总(可变)成本曲线又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可变)成本
曲线的最低点。
2、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
(2)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和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租金的提高,会导致
成本的相应提高。
(3)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提高就会导致生产成本下降,而生产率下降则会导致成本的上
升。(生产率:总产出对综合投入的比率。)
三、强化巩固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根据短期生产函数理论,在坐标图上,关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
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B.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之前,边际产量总是递增的
C.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最大
D. 如果确定平均产量的图形,就可以得到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图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图片可以证明,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就
是递增的,即在劳动投入达到 L 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所以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
边际产量递减,而平均产量递增,可以知道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最终会相交,如在 L 时相交,此时边际产
量等于平均产量。故本题选 A。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某产者在一定期内总产量 、平均产量如下:当劳动投入数量为 3 单位时,总产量为 3500
台; 当劳动投入数量为 4 单位时, 平均产量为 950 台, 则其边际产量为() 。
A. 300
B. 400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可变)成本
曲线的最低点。
2、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
(1)主要因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价格
(2)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资和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租金的提高,会导致
成本的相应提高。
(3)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率提高就会导致生产成本下降,而生产率下降则会导致成本的上
升。(生产率:总产出对综合投入的比率。)
三、强化巩固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根据短期生产函数理论,在坐标图上,关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
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B.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之前,边际产量总是递增的
C.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最大
D. 如果确定平均产量的图形,就可以得到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图形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根据图片可以证明,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就
是递增的,即在劳动投入达到 L 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会大于平均产量,所以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
边际产量递减,而平均产量递增,可以知道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最终会相交,如在 L 时相交,此时边际产
量等于平均产量。故本题选 A。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某产者在一定期内总产量 、平均产量如下:当劳动投入数量为 3 单位时,总产量为 3500
台; 当劳动投入数量为 4 单位时, 平均产量为 950 台, 则其边际产量为() 。
A. 300
B. 400
C. 200
D. 50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边际产量 MP=∆TP/∆L。故 MP=(950*4-3500)/(4-3)=300
【2023 年真题·单选题】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有()。
A. 沉淀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B. 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分
C. 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之分
D.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第四章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2-4 分,单选题和多选题都有分布。
学习要求:
①理解市场结构的分类及其依据
②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
③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市场结构的类型
市场结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特
征
主体 买卖者都很多 生产者只有一个 买卖者很多 很少企业生产
价格 价格接受者 价格决定者 一定程度价格控制 较大价格控制权
产品 无差别 无替代、独特性 有差别 一定差别或无差别
行业准入 自由出入 非常困难 进出较容易 进入较困难
行业举例 某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 公用事业如电力等 如啤酒、糖果等 如石油、汽车、钢铁
考点 2:不同市场上的供求曲线
行业需求曲线: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行业供给曲线: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是由需求与供给的均衡位置决定的。
企业需求曲线: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短期供给曲线:处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示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为其带来最
大的利润或最小的亏损的最优产量。
考点 3:价格模型
1、协议价格制:即在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的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维持
一个协议价格,使得行业净收益最大。
前提:生产者与销售者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
方法:限制各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 MR=行业 MC
结果:共同维持协议价格,使行业净收益最大。
C. 200
D. 50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边际产量 MP=∆TP/∆L。故 MP=(950*4-3500)/(4-3)=300
【2023 年真题·单选题】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在于是否有()。
A. 沉淀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B. 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分
C. 机会成本和实际成本之分
D. 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
第四章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2-4 分,单选题和多选题都有分布。
学习要求:
①理解市场结构的分类及其依据
②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
③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市场结构的类型
市场结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特
征
主体 买卖者都很多 生产者只有一个 买卖者很多 很少企业生产
价格 价格接受者 价格决定者 一定程度价格控制 较大价格控制权
产品 无差别 无替代、独特性 有差别 一定差别或无差别
行业准入 自由出入 非常困难 进出较容易 进入较困难
行业举例 某些农产品,如小麦、玉米 公用事业如电力等 如啤酒、糖果等 如石油、汽车、钢铁
考点 2:不同市场上的供求曲线
行业需求曲线: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行业供给曲线: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整个行业的均衡价格是由需求与供给的均衡位置决定的。
企业需求曲线: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短期供给曲线:处于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示企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的供给量都是能够为其带来最
大的利润或最小的亏损的最优产量。
考点 3:价格模型
1、协议价格制:即在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的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维持
一个协议价格,使得行业净收益最大。
前提:生产者与销售者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
方法:限制各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 MR=行业 MC
结果:共同维持协议价格,使行业净收益最大。
存在问题:协议价格下的联盟企业,对利润的争夺导致联盟破裂(不稳定);协议价格影响行业竞争,受到反垄断法严
格禁止。
2、价格领袖制:行业中某一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
价格,与其保持一致。
领袖企业:确定领袖价格的企业。领袖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
供求状况,否则会遭到其他寡头垄断企业的报复。
三、强化巩固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在行业中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领袖制一般存在()。
A. 寡头垄断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D. 完全竞争市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价格领袖制,即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则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
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确定领袖价格的企业被称作领袖企业。领袖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
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供求状况,否则就会遭到其他寡头垄断企业的报复。
【2023 年真题·单选题】生成者或销售者之间为了实现行业净收益最大化,所实施的协议价格制,这种方式一般存
在于()。
A. 垄断竞争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完全竞争市场
D. 寡头垄断市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协议价格制,即在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的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
维持一个协议价格,使得行业净收益最大。其方式是限制各个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但
是,在生产者之间划分市场份额往往是很困难的,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定价方式。
【2023 年真题·多选题】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的说法,正确的包含以下()
A. 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障碍较小
B. 存在很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
C. 在市场中会形成卡特尔
D. 生产者对于商品的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能力
E. 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属于同一大类,但具有一定的差别性。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
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而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有:
选项 B 正确;(1)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一点和完全竞争市场相同,而与完全垄断市场不同。
选项 D 错误,E 正确;(2)产品具有差别性。这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就是说,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同企
业生产的产品虽然属于同一大类,但却具有一定的差别性。这种差别既可能是实际质量的差别,如成分, 也可能
是形式上的差别,如颜色,还可能是消费者感觉上的差别。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生产者可以对价
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而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
选项 A 正确;(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障碍较小。垄断竞争市场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构,许多产品都
存在问题:协议价格下的联盟企业,对利润的争夺导致联盟破裂(不稳定);协议价格影响行业竞争,受到反垄断法严
格禁止。
2、价格领袖制:行业中某一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企业产品的
价格,与其保持一致。
领袖企业:确定领袖价格的企业。领袖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
供求状况,否则会遭到其他寡头垄断企业的报复。
三、强化巩固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在行业中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领袖制一般存在()。
A. 寡头垄断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垄断竞争市场
D. 完全竞争市场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价格领袖制,即行业中某一个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则参照这个价格来制定和调整本
企业产品的价格,与其保持一致。确定领袖价格的企业被称作领袖企业。领袖企业在确定产品价格时,不能只考虑本
企业利益,还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供求状况,否则就会遭到其他寡头垄断企业的报复。
【2023 年真题·单选题】生成者或销售者之间为了实现行业净收益最大化,所实施的协议价格制,这种方式一般存
在于()。
A. 垄断竞争市场
B. 完全垄断市场
C. 完全竞争市场
D. 寡头垄断市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协议价格制,即在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的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
维持一个协议价格,使得行业净收益最大。其方式是限制各个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但
是,在生产者之间划分市场份额往往是很困难的,属于寡头垄断市场定价方式。
【2023 年真题·多选题】关于垄断竞争市场的说法,正确的包含以下()
A. 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障碍较小
B. 存在很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
C. 在市场中会形成卡特尔
D. 生产者对于商品的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能力
E. 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属于同一大类,但具有一定的差别性。
参考答案:A,B,E
参考解析: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
竞争又不是完全垄断而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市场的主要特征有:
选项 B 正确;(1)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一点和完全竞争市场相同,而与完全垄断市场不同。
选项 D 错误,E 正确;(2)产品具有差别性。这是与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区别。就是说,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不同企
业生产的产品虽然属于同一大类,但却具有一定的差别性。这种差别既可能是实际质量的差别,如成分, 也可能
是形式上的差别,如颜色,还可能是消费者感觉上的差别。正因为这样,所以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生产者可以对价
格有一定程度的控制,而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
选项 A 正确;(3)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障碍较小。垄断竞争市场是比较符合现实生活的市场结构,许多产品都
可列入这种市场。
选项 C 错误;在市场中形成卡特尔的是寡头垄断市场
综上本题选择 ABE
第五章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1-4 分。
学习要求:
①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②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
③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式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原则
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相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共同决定价格。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需求 含义
引致需求(派生需求)
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使他们生产出
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
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反映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间的联系。)
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
品。(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相互替代性和互补性)
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原则 概念
边际物质产品(MPP) 即边际产量,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MPP=ΔQ/ΔL
边际收益产品(MRP) 表示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MRP=ΔR/ΔL=MRP·MR
边际产品价值(VMP) 边际产品价值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即边际物质产品乘以
产品价。VMP=MPP·P
边际要素成本(MFC ) 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乘以
边际成本。MFC=MPP·MC
平均要素成本(AFC) 表示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AFC=C/L
生产者者使用生产要素原则:追求利润最大化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MRP=MFC)
考点 2: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要点 内容
完全竞争生
产者
(1)要素供给曲线:一条水平线
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MFC=AFC=W1(W1:要素市场价格)即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
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可列入这种市场。
选项 C 错误;在市场中形成卡特尔的是寡头垄断市场
综上本题选择 ABE
第五章
一、考情分析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1-4 分。
学习要求:
①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②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
③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式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原则
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相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共同决定价格。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需求 含义
引致需求(派生需求)
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需要一种生产要素时,其原因在于该生产要素可以使他们生产出
消费者现在或将来愿意购买的商品。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
求中间接派生出来的。(反映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间的联系。)
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
品。(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相互替代性和互补性)
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原则 概念
边际物质产品(MPP) 即边际产量,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增量。
MPP=ΔQ/ΔL
边际收益产品(MRP) 表示增加单位要素使用所带来的收益的增量。
MRP=ΔR/ΔL=MRP·MR
边际产品价值(VMP) 边际产品价值表示每增加一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价值,即边际物质产品乘以
产品价。VMP=MPP·P
边际要素成本(MFC ) 边际要素成本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成本增量,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乘以
边际成本。MFC=MPP·MC
平均要素成本(AFC) 表示平均每单位要素投入的成本。AFC=C/L
生产者者使用生产要素原则:追求利润最大化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MRP=MFC)
考点 2: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要点 内容
完全竞争生
产者
(1)要素供给曲线:一条水平线
生产者完全是要素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生产者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MFC=AFC=W1(W1:要素市场价格)即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
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
(2)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MRP=VMP=P·MP=需求曲线)
①完全竞争生产者在销售产品时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者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所以产品价格为常数
P,即 MR=AR=P
②MRP=VMP=P·MP,即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价值
③MP 曲线向下倾斜,P 为常数,故 MRP=VMP 向下倾斜
④对于完全竞争生产者而言,在每一给定的市场要素价格下,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必
须满足:MRP=MFC,故 MRP=VMP 曲线也是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
场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的市场要素需求量,一般是在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
需求量之和。但是,当整个市场上的所有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
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考点 3: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供给的原则: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2、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后弯
解释:
(1)工资增加的替代效用:工资↑→收入↑→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
(2)工资增加的收入效用:工资↑→收入↑→消费者相对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劳动供给↓。
一般,当工资低,收入少,工资上升,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相对比较富有,工资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注:土地供给曲线:(土地数量不变)——垂直
资本供给曲线:短期——垂直;长期——后弯
三、强化巩固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反映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联系的概念是( )。
A. 边际需求
B. 引致需求
C. 复合需求
D. 联合需求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选项 B 正确;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选项 CD 错误;联合需求或称为复合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
生产最终产品。
选项 A 为干扰项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在要素市场上,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 )。
A. 平均产品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B. 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C. 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物质产品
D. 平均产品成本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
(2)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MRP=VMP=P·MP=需求曲线)
①完全竞争生产者在销售产品时是完全竞争的,生产者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所以产品价格为常数
P,即 MR=AR=P
②MRP=VMP=P·MP,即生产者的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价值
③MP 曲线向下倾斜,P 为常数,故 MRP=VMP 向下倾斜
④对于完全竞争生产者而言,在每一给定的市场要素价格下,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必
须满足:MRP=MFC,故 MRP=VMP 曲线也是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市
场
完全竞争市场上有大量的生产者,在某一价格下的市场要素需求量,一般是在该价格下所有生产者
需求量之和。但是,当整个市场上的所有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
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考点 3:劳动供给曲线
1、劳动供给的原则: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2、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后弯
解释:
(1)工资增加的替代效用:工资↑→收入↑→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
(2)工资增加的收入效用:工资↑→收入↑→消费者相对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劳动供给↓。
一般,当工资低,收入少,工资上升,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相对比较富有,工资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注:土地供给曲线:(土地数量不变)——垂直
资本供给曲线:短期——垂直;长期——后弯
三、强化巩固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反映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联系的概念是( )。
A. 边际需求
B. 引致需求
C. 复合需求
D. 联合需求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选项 B 正确;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
选项 CD 错误;联合需求或称为复合需求,即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种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
生产最终产品。
选项 A 为干扰项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在要素市场上,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 )。
A. 平均产品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B. 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C. 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物质产品
D. 平均产品成本等于边际要素成本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情况,确定
要素的使用量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消费者劳动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为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
B. 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其边际成本
C. 劳动的边际效用为 0
D. 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显然,为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劳动的边际
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第六章
一、考情分析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本章内容较少,主要掌握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的原因、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其中重点掌握帕累托最优状态,年年考。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1-4 分。
学习要求:
①理解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②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
③解释市场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
④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帕累托最优状态
1、一般均衡状态(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如果居民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且在此基础上,产
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
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2、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
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实现在不使一个人福利减少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增加。
3、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
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这种资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源配置最优):
(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2)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
①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
②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帕累托最优状态是()。
A. 国民收入在部门之间分配公平
B. 国民收入在不同群体之间均衡分配
C. 经济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分配
D.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要素的使用量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消费者劳动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为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
B. 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其边际成本
C. 劳动的边际效用为 0
D. 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显然,为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劳动的边际
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第六章
一、考情分析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本章内容较少,主要掌握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的原因、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其中重点掌握帕累托最优状态,年年考。
本章每年考试分值在 1-4 分。
学习要求:
①理解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②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
③解释市场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
④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帕累托最优状态
1、一般均衡状态(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如果居民和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且在此基础上,产
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
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
2、资源实现最优配置的标准:
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实现在不使一个人福利减少的情况下使任何一个人的福利增加。
3、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
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这种资源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资源配置最优):
(1)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2)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
①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
②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帕累托最优状态是()。
A. 国民收入在部门之间分配公平
B. 国民收入在不同群体之间均衡分配
C. 经济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分配
D.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2023 年真题·多选题】关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B. 由于垄断的存在,资源配置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C.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资源配置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D. 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E.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参考答案:B,C,D,E
参考解析:选项 A 错误;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而不满足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选项 BCD 正确;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均衡,并且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有条件的。这些条
件包括: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等。符合这些
条件的完全竞争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资源最优配置或者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
现。
选项 E 正确;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考点 2: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而是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价格决定者,存在着各种各样
的进入障碍,资源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2、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价格,减少消费者剩余而增加生产者剩余,社会福利受
到损害。
3、由此,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就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1、外部性或外部影响
外部性: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
①外部经济: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利
人却不利己)
②外部不经济: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
补偿。(害人却不害己)
2、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①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
私人收益<社会收益(因为社会收益=私人收益+外部收益,外部收益却不能为生产者通过市场价格获得),因而缺
乏生产积极性,其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②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
边际私人成本<边际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成本,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
最优产出水平。
因此,外部性将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
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2023 年真题·多选题】关于垄断与市场失灵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垄断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种原因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2023 年真题·多选题】关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B. 由于垄断的存在,资源配置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C.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资源配置很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D. 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E.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参考答案:B,C,D,E
参考解析:选项 A 错误;帕累托最优状态又被称作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而不满足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选项 BCD 正确;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整个经济实现一般均衡,并且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有条件的。这些条
件包括: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等。符合这些
条件的完全竞争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当这些条件不具备时,资源最优配置或者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
现。
选项 E 正确;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考点 2: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垄断与市场失灵
1、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不再是完全的价格接受者,而是完全的或不完全的价格决定者,存在着各种各样
的进入障碍,资源不可能在部门之间自由流动。
2、生产者生产的产量不是最大的产量,市场价格不是最低价格,减少消费者剩余而增加生产者剩余,社会福利受
到损害。
3、由此,由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广泛存在,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就不可能实现最优配置。
(二)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1、外部性或外部影响
外部性:指某个人或某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企业造成影响,但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得到收益。
①外部经济: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利
人却不利己)
②外部不经济:指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
补偿。(害人却不害己)
2、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①对于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
私人收益<社会收益(因为社会收益=私人收益+外部收益,外部收益却不能为生产者通过市场价格获得),因而缺
乏生产积极性,其产出水平就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②对于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
边际私人成本<边际社会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于是倾向于扩大成本,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
最优产出水平。
因此,外部性将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
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2023 年真题·多选题】关于垄断与市场失灵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垄断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一种原因
B. 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C.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D. 在完全垄断市场,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就不能实现最优配置
E.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三个完全、无外部性”
(1)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2)信息是完全的;
(3)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4)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资源最优配置或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
考点 3: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1.逆向选择
(1)旧车市场
①拥有高质量旧车的卖方不愿意按平均价格出售自己的旧车,而拥有低质量旧车的卖方则迫切地愿意按平均价格出
售自己的旧车。
②结果是:旧车市场只剩下低质量的旧车,低质量旧车把高质量旧车驱逐出市场。
③市场上旧车质量整体下降,买方会进一步降低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而且降低自己购买旧车的数量。
④此时,旧车的需求曲线反常地向左下方弯曲,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少。
(2)结论
①由于卖方和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即价格越低,需求
量越少)。
②最终结果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③逆向选择不仅存在于旧车市场,而且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健康保险市场、劳
动力市场等。
2.道德风险
(1)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这就是
道德风险。
(2)道德风险不仅存在于保险市场,而且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劳动力市场等。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关于逆向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逆向选择广泛存在于新车市场上
B. 逆向选择仅仅存在于垄断市场上
C. 逆向选择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
D. 逆向选择是一个与买方市场相联系的现象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选项 C 正确;逆向选择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健康保险市场、劳动力
市场等。
选项 AB 错误;逆向选择不仅存在于旧车市场
选项 D 错误;由于卖方和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最终结果
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就是逆向选择。
B. 只有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C.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D. 在完全垄断市场,市场机制很难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源就不能实现最优配置
E.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三个完全、无外部性”
(1)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2)信息是完全的;
(3)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4)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资源最优配置或帕累托最优状态通常不能得到实现。
考点 3: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
1.逆向选择
(1)旧车市场
①拥有高质量旧车的卖方不愿意按平均价格出售自己的旧车,而拥有低质量旧车的卖方则迫切地愿意按平均价格出
售自己的旧车。
②结果是:旧车市场只剩下低质量的旧车,低质量旧车把高质量旧车驱逐出市场。
③市场上旧车质量整体下降,买方会进一步降低自己愿意支付的价格,而且降低自己购买旧车的数量。
④此时,旧车的需求曲线反常地向左下方弯曲,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少。
(2)结论
①由于卖方和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即价格越低,需求
量越少)。
②最终结果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
③逆向选择不仅存在于旧车市场,而且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健康保险市场、劳
动力市场等。
2.道德风险
(1)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中的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的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这就是
道德风险。
(2)道德风险不仅存在于保险市场,而且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劳动力市场等。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关于逆向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逆向选择广泛存在于新车市场上
B. 逆向选择仅仅存在于垄断市场上
C. 逆向选择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
D. 逆向选择是一个与买方市场相联系的现象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选项 C 正确;逆向选择存在于一切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商品或服务市场中,如健康保险市场、劳动力
市场等。
选项 AB 错误;逆向选择不仅存在于旧车市场
选项 D 错误;由于卖方和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会导致某些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弯曲,最终结果
是劣质商品或服务驱逐优质商品或服务,以致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就是逆向选择。
第七章
一、考情分析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涉及到计算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投资乘数的计算;理论问题(三
大消费理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注意影响因素)需重点注意。
每年考试分值在 2-4 分。
学习要求:
①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
②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③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
④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计算法 具体内容
生产法 从生产的角度,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
从收入的角度,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构成 :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支出法
从支出的角度,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付总和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构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GDP=C+I+G+(X-M)
C:居民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出口总值-进口总值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资本形成率: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最终消费率: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22 年真题·多选题】关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收入
B. 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C.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居民消费支出、 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D.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E.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参考答案:B,C,D,E
参考解析:选项 A 错误;属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
选项 B 正确;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选项 C 正确;如果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四部分:①居民消费支出;②固定
投资支出;③政府购买;④净出口。
选项 D 正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选项 E 正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考点 2: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基本模型 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 居民和企业:I=S
第七章
一、考情分析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涉及到计算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投资乘数的计算;理论问题(三
大消费理论),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注意影响因素)需重点注意。
每年考试分值在 2-4 分。
学习要求:
①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
②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③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
④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计算法 具体内容
生产法 从生产的角度,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
从收入的角度,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国内生产总值
构成 :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支出法
从支出的角度,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付总和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
构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GDP=C+I+G+(X-M)
C:居民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出口总值-进口总值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资本形成率:指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最终消费率:指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22 年真题·多选题】关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有()。
A.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收入
B. 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C.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居民消费支出、 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D.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E.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参考答案:B,C,D,E
参考解析:选项 A 错误;属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
选项 B 正确;运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计算资本形成率和最终消费率。
选项 C 正确;如果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四部分:①居民消费支出;②固定
投资支出;③政府购买;④净出口。
选项 D 正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选项 E 正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考点 2: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基本模型 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 居民和企业:I=S
三部门经济 居民、企业和政府: I=S+(T-G)
四部门经济 居民、企业、政府和境外: I=S+(T-G)+(M-X)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 C=200+0.5Y,投资 I=500 亿元,求均衡国民收入
等于 ( ) 亿元。
A. 1400
B. 600
C. 2800
D. 120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两部门经济中,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的总和,所以有 GDP=Y=C+I;
根据本题:Y=200+0.5Y+500 ,故 Y=1400。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如果用字母 I 表示投资, S 表示储蓄,T 表示政府税收, G 表示政府购买, M 表示
出口, X 表示 进口, 那么在三部门经济模型中, 投资-储蓄恒等式是( )
A. I=S
B. I=S+(T-G)
C. I=S+(T-G)+(X-M)
D. I=S+(T+G)+(X-M)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居民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
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Y=C+S+T;
GDP=C+l+G=C+S+ T=Y
得出 I=S+( T-G ) ,故 B 正确。
考点 3: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 内容
(英)凯恩斯消费理论
1、三大假设:
①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规律
②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③平均消费倾向(APC)随收入增加而减少
2、消费函数:
公式:C= α+ βY
α: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边际消费倾向
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边际消费倾向 MPC 和平均消费倾向 APC 的关系:
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MPC (美)莫迪利安尼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①人一生的三个阶段:年青时期(收入偏低,消费>收入)、中年时期(收入>消费)、
老年时期(消费>收入)
②理性的消费者: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
③家庭的消费函数:C=α×WR+c× YL
三部门经济 居民、企业和政府: I=S+(T-G)
四部门经济 居民、企业、政府和境外: I=S+(T-G)+(M-X)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 C=200+0.5Y,投资 I=500 亿元,求均衡国民收入
等于 ( ) 亿元。
A. 1400
B. 600
C. 2800
D. 1200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两部门经济中,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的总和,所以有 GDP=Y=C+I;
根据本题:Y=200+0.5Y+500 ,故 Y=1400。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如果用字母 I 表示投资, S 表示储蓄,T 表示政府税收, G 表示政府购买, M 表示
出口, X 表示 进口, 那么在三部门经济模型中, 投资-储蓄恒等式是( )
A. I=S
B. I=S+(T-G)
C. I=S+(T-G)+(X-M)
D. I=S+(T+G)+(X-M)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居民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
从收入角度看,总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Y=C+S+T;
GDP=C+l+G=C+S+ T=Y
得出 I=S+( T-G ) ,故 B 正确。
考点 3:消费理论
消费理论 内容
(英)凯恩斯消费理论
1、三大假设:
①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规律
②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③平均消费倾向(APC)随收入增加而减少
2、消费函数:
公式:C= α+ βY
α: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β:边际消费倾向
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
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边际消费倾向 MPC 和平均消费倾向 APC 的关系:
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MPC (美)莫迪利安尼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①人一生的三个阶段:年青时期(收入偏低,消费>收入)、中年时期(收入>消费)、
老年时期(消费>收入)
②理性的消费者: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
③家庭的消费函数:C=α×WR+c× YL
④WR:财产收入;YL:劳动收入;
α: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c: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美)弗里德曼
持久收入理论
(消费理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根据其持久收入决定的。所谓持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
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间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这一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的函
数。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有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重要假设之一的理论是()。
A.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B.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C. 萨缪尔森的消费理论
D.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基础上的。
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二是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都可看作在短期内变化不大或影响轻微。
三是平均消费倾向(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考点 4:总需求、总供给
(1)总需求
内容 详情
含义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
产品总量。
影响因素
①利率(反向↓)
②货币供给量(同向↑)
③政府购买(同向↑)
④税收(反向↓)
⑤预期(同向↑):企业对利润预期和居民对收入预期
⑥价格总水平(反向↓)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价格总水平变动与总需求的关系)
原因: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的影响。
①财富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收入及财富购买力变动→需求变动
价格总水平↑→货币实际购买力↓→需求↓
②利率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利率变动→企业投资成本变→居民借款成本变→需求变动
价格总水平↑→利率↑→成本↑→需求↓
③出口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汇率变→出口需求变
价格总水平↑→汇率变→出口需求↓
(2)总供给
内容 详情
④WR:财产收入;YL:劳动收入;
α: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c: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美)弗里德曼
持久收入理论
(消费理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根据其持久收入决定的。所谓持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
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间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这一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收入的稳定的函
数。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有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为重要假设之一的理论是()。
A. 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B.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C. 萨缪尔森的消费理论
D.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或三个前提)基础上的。
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二是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都可看作在短期内变化不大或影响轻微。
三是平均消费倾向(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考点 4:总需求、总供给
(1)总需求
内容 详情
含义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
产品总量。
影响因素
①利率(反向↓)
②货币供给量(同向↑)
③政府购买(同向↑)
④税收(反向↓)
⑤预期(同向↑):企业对利润预期和居民对收入预期
⑥价格总水平(反向↓)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右下方倾斜(价格总水平变动与总需求的关系)
原因: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需求的影响。
①财富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收入及财富购买力变动→需求变动
价格总水平↑→货币实际购买力↓→需求↓
②利率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利率变动→企业投资成本变→居民借款成本变→需求变动
价格总水平↑→利率↑→成本↑→需求↓
③出口效应:
价格总水平变→汇率变→出口需求变
价格总水平↑→汇率变→出口需求↓
(2)总供给
内容 详情
含义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
提供的产品总量。
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企业利润水平
基本因素:价格、成本
重要因素:企业预期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关系)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等因素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总供给曲线分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是由于( )。
A. 成本中的能源费用在长期具有灵活性,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弹灶
B. 成本中的工资在长期具有灵活性, 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弹性
C. 成本中的利息支出在长期具有灵活性,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弹性
D. 成本中的折旧费用在短期不变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选项 B 正确;同总需求曲线一样,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关系。
但是,由于决定供给的价格和成本中的工资在长期具有灵活性,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弹性,所以总供给曲线分为长
期与短期两种形式,即长期总供给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
选项 ACD 错误;
第八章
一、考情分析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经济波动和经济发展四大部分,其中,重点掌握经济增
长,中间牵涉到索洛余值的计算需重点掌握,此外,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必掌握!
在 2023 年考试中,本章出了 10 道试题,其中单选 8 道,多选 2 道,共考核 12 分,分布在中级经济基础的四个
批次的试卷中。
学习要求:
①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
②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③掌握我国经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特征
④掌握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⑤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①劳动的投入数量
②资本的投入数量
③劳动生产率
④资本的效率
考点 2:三因素分解法
含义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者愿意向市场
提供的产品总量。
影响因素
主要因素:企业利润水平
基本因素:价格、成本
重要因素:企业预期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关系)
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等因素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023 年真题·单选题】总供给曲线分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是由于( )。
A. 成本中的能源费用在长期具有灵活性,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弹灶
B. 成本中的工资在长期具有灵活性, 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弹性
C. 成本中的利息支出在长期具有灵活性,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弹性
D. 成本中的折旧费用在短期不变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选项 B 正确;同总需求曲线一样,总供给曲线反映的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关系。
但是,由于决定供给的价格和成本中的工资在长期具有灵活性,在短期具有黏性或缺乏弹性,所以总供给曲线分为长
期与短期两种形式,即长期总供给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
选项 ACD 错误;
第八章
一、考情分析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经济波动和经济发展四大部分,其中,重点掌握经济增
长,中间牵涉到索洛余值的计算需重点掌握,此外,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几乎是每年必考内容,必掌握!
在 2023 年考试中,本章出了 10 道试题,其中单选 8 道,多选 2 道,共考核 12 分,分布在中级经济基础的四个
批次的试卷中。
学习要求:
①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
②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③掌握我国经济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的特征
④掌握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⑤掌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①劳动的投入数量
②资本的投入数量
③劳动生产率
④资本的效率
考点 2:三因素分解法
也称索洛余值法。
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因素进行分解: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GY=GA+αGL+βGK
GY:经济增长率 ;GA:全要素生产率
α:t 时期的劳动产出弹性;β:t 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者说技术进步程度在经济增长率中所占份额或比重,即经济增长
中扣除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后的余值。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即 GA=GY-αGL-βGK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假设某国在 2020-2023 年期间,GDP 增长 5%,资本存量增长 3%,劳动力增长 1%。如
果资本在 GDP 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为 40%,劳动力所占的份额为 60%,那么该国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 )。
A. 3.2%
B. 1.4%
C. 2.6%
D. 4.2%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GA =GY-αGL-βGk=5%-(60%×1%)-(40%×3%)=5%-0.6×1%-0.4×3% =5%-0.6%-1.2%=3.2%
考点 3: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1)经济现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①扩张阶段: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提高, 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 ,
企业利润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常常伴随着通货膨胀。
②收缩/衰退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
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 ,亏损、破产企业的数量增多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现不同程
度的下降趋势。
(2)我国的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总趋势,我国的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周期波动,波动幅度并
不大。
(3)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指标 具体内容
一致指标
(同步指标
(1)也叫同步指标,这些指标的峰顶与谷底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
可以综合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
(2)举例(2024 年变化)
①国内生产总值;
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③工业用电量;
④铁路货运量。
先行指标
(领先指标)
(1)也叫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
(2)举例(2024 年变化)
也称索洛余值法。
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因素进行分解: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GY=GA+αGL+βGK
GY:经济增长率 ;GA:全要素生产率
α:t 时期的劳动产出弹性;β:t 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或者说技术进步程度在经济增长率中所占份额或比重,即经济增长
中扣除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后的余值。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即 GA=GY-αGL-βGK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假设某国在 2020-2023 年期间,GDP 增长 5%,资本存量增长 3%,劳动力增长 1%。如
果资本在 GDP 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为 40%,劳动力所占的份额为 60%,那么该国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 )。
A. 3.2%
B. 1.4%
C. 2.6%
D. 4.2%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GA =GY-αGL-βGk=5%-(60%×1%)-(40%×3%)=5%-0.6×1%-0.4×3% =5%-0.6%-1.2%=3.2%
考点 3: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1)经济现阶段划分及其特征
①扩张阶段: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提高, 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多 ,
企业利润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常常伴随着通货膨胀。
②收缩/衰退阶段: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下滑,投资活动萎缩,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或下降,产品滞销,
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提高,企业利润水平下降 ,亏损、破产企业的数量增多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呈现不同程
度的下降趋势。
(2)我国的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了持续、高速增长的总趋势,我国的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周期波动,波动幅度并
不大。
(3)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指标 具体内容
一致指标
(同步指标
(1)也叫同步指标,这些指标的峰顶与谷底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济运行的峰谷出现的时间一致,
可以综合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
(2)举例(2024 年变化)
①国内生产总值;
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③工业用电量;
④铁路货运量。
先行指标
(领先指标)
(1)也叫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
(2)举例(2024 年变化)
①采购经理指数;
②消费者信心指数;
③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滞后指标 (1)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顶和谷底的确认。
(2)举例(2024 年变化)
①企业利润;
②失业率;
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经典真题】分析经济波动状况的指标体系中,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轨迹的指标称为( )。
A.核心指标 B.领先指标 C.滞后指标 D.一致指标
【答案】B
【解析】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本题选项 B 正确。
第九章
一、考情分析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主要包括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三
个部分的内容, 其中注意理解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因素,此外,失业的类型注意区分,重点掌握奥肯定律以及菲利
普斯曲线的含义。
在 2023 年的考试中,本章知识考核 10 道题目,其中单选题 7 道,多选题 3 道,共考核 13 分。
学习要求:
①掌握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相关指标
②理解就业、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掌握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新特征。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MV=PT 或 P=MV/T
(M: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总水平)
运用微分方法进行推导,可以得出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π=m+v-y
(π: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m: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V: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 y:GDP 的变动率)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
2、总需求和总供给价格
总水平取决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呈反方向
变动。
长期: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不论价格总水平如何变化,总产出不变。
短期:价格总水平上升,总供给扩大;价格总水平下降,总供给减少,价格总水平和总供给呈同向变动。
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上升,反
之,则下降。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关于价格总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采购经理指数;
②消费者信心指数;
③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滞后指标 (1)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顶和谷底的确认。
(2)举例(2024 年变化)
①企业利润;
②失业率;
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经典真题】分析经济波动状况的指标体系中,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轨迹的指标称为( )。
A.核心指标 B.领先指标 C.滞后指标 D.一致指标
【答案】B
【解析】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本题选项 B 正确。
第九章
一、考情分析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主要包括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三
个部分的内容, 其中注意理解影响价格总水平的因素,此外,失业的类型注意区分,重点掌握奥肯定律以及菲利
普斯曲线的含义。
在 2023 年的考试中,本章知识考核 10 道题目,其中单选题 7 道,多选题 3 道,共考核 13 分。
学习要求:
①掌握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相关指标
②理解就业、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掌握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新特征。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 1: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1、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和总产出。
MV=PT 或 P=MV/T
(M: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价格总水平)
运用微分方法进行推导,可以得出价格总水平的决定方程:π=m+v-y
(π:价格总水平变动率或通货膨胀率;m: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率;V: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率 y:GDP 的变动率)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成正比,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
2、总需求和总供给价格
总水平取决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扩大;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总需求减少,价格总水平和总需求呈反方向
变动。
长期: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不论价格总水平如何变化,总产出不变。
短期:价格总水平上升,总供给扩大;价格总水平下降,总供给减少,价格总水平和总供给呈同向变动。
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快于总供给的增长速度,价格总水平上升,反
之,则下降。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关于价格总水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价格总水平包括全社会商品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情况
B. 价格总水平只包括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情况
C. 价格总水平包括全社会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情况
D. 价格总水平包括全社会商品和证券价格的变动情况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
的平均或综合。
考点 2:失业的类型
分为两大类: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也叫需求不足型失业、周期性失业)
1、自愿失业
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
劳动力队伍的情况。
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形式
(1)摩擦性失业 ①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②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工作变换)
(2)结构性失业
①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拥有的技能和现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不匹配而导致的失业。
②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如:新产业的兴起和旧的产业的衰落,就会使得一部分原有
的劳动者由于不具备新产业需要的技术而失业,但同时这些新产业的就业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2、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
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
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需求不足型失业是宏观经济调控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关于失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失业全部都是自愿失业
B. 失业包括大学生群体
C.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当下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D. 失业是指没有工作的情况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选项 A 错误;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选项 B 错误;就业是指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
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①就业者条件,指一定的年龄;②收人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③时
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选项 C 正确;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人的工作的现象。
选项 D 错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如一周或一天)存在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
人口:没有工作,即在调查期间内没有从事有报酬的劳动或自我雇佣;当前可以工作,即当前如果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工
作;正在寻找工作,即在最近的期间采取了具体的寻找工作的步骤,例如,到公共的或私营的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到企业
求职或通过刊登求职广告等方式寻找工作。
A. 价格总水平包括全社会商品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情况
B. 价格总水平只包括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动情况
C. 价格总水平包括全社会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情况
D. 价格总水平包括全社会商品和证券价格的变动情况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价格总水平也叫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
的平均或综合。
考点 2:失业的类型
分为两大类: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也叫需求不足型失业、周期性失业)
1、自愿失业
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宁愿不工作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当工资水平下降时,劳动者自愿退出
劳动力队伍的情况。
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形式
(1)摩擦性失业 ①摩擦性失业是因为劳动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偏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引起的失业;
②也就是由于劳动者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失业(工作变换)
(2)结构性失业
①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拥有的技能和现有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不匹配而导致的失业。
②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如:新产业的兴起和旧的产业的衰落,就会使得一部分原有
的劳动者由于不具备新产业需要的技术而失业,但同时这些新产业的就业需求却得不到满足
2、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
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减
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
这种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联系的,需求不足型失业是宏观经济调控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关于失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失业全部都是自愿失业
B. 失业包括大学生群体
C.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当下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入的工作的现象
D. 失业是指没有工作的情况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选项 A 错误;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选项 B 错误;就业是指一定年龄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
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①就业者条件,指一定的年龄;②收人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③时
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选项 C 正确;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但目前没有从事有报酬或收人的工作的现象。
选项 D 错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如一周或一天)存在下列情况的均属于失业
人口:没有工作,即在调查期间内没有从事有报酬的劳动或自我雇佣;当前可以工作,即当前如果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工
作;正在寻找工作,即在最近的期间采取了具体的寻找工作的步骤,例如,到公共的或私营的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到企业
求职或通过刊登求职广告等方式寻找工作。
考点 3:奥肯定律
1、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 20 世纪 60 年代,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美国的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
系,即奥肯定律或奥肯法则。
2、奥肯定律:相对于潜在的 GDP,实际 GDP 每下降 2 个或 3 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 1 个百分点。
【注】奥肯定律所提出的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具体数量相关关系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不同国家
或者地区可能差别更大。
3、奥肯定律的政策含义:
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表明了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其政策含义就是: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
【2023 年真题·单选题】奥肯定律或奥肯法则描述的是()。
A. 价格水平与失业之间的关系
B. 实际工资与失业的关系
C. 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的数量相关关系
D. 实际经济增长与名义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相关关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提出了美国的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即奥肯
定律或奥肯法则。
考点 4: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也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
短期:通货膨胀和失业间存在替代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会趋于上升;反之,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
膨胀率趋于下降。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率,或者高失业率来换取低通通货膨胀率,
也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长期:不存在替代关系,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2023 年真题·单选题】以下关于菲利普斯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A. 菲利普兹曲线最初是用来反映失业率和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的
B.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其改造成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图形
C. 弗里德曼认为,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是不存在的
D.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
E. 经济学家科斯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相关的关系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菲利普斯曲线是以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
的曲线,也是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工具。
选项 A 正确,D 错误;在 20 世纪 50 年代,菲利普斯曲线最初用来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失
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工资增长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选项 B 正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在 20 世纪 60 年代把它改进成为一种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相
互关系的后来十分流行的图形,一般称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
选项 C 正确;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工人和企业感兴趣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货币工资) ,在劳资双
方进行工资谈判时, 工人会把通货膨胀预期考虑进去。这就意味着,对某一个水平的失业率,可以对应多个水平
的通货膨胀率。按照这种观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所谓替代关系只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
在的。从长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和横轴垂直的直线。
查看全文,请先下载后再阅读
*本资料内容来自233网校,仅供学习使用,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免费领精品资料
掌握考情信息
知晓资料更新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