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金融机构的功能和分类,诠释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业务,分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三性”原则的关系,辨别证券经营机构、保险公司、政策性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金融资产管理备司、信托机构、财务公司与信用担保机构的业务差异,分析中央银行如何通过业务活动实现金融调控目标,区分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定位和职能。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一、金融机构的概念
1.金融机构的概念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包括以下两种:
(1)以获取收益为目的的金融机构
以获取收益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所涉及的功能及提供的金融服务:
①接受存款的功能:在市场上筹资以获得货币资金,将其改变并构建成不同种类的更易接受的金融资产,即负债和资产。
②经纪和交易功能:代表客户交易金融资产,提供金融交易的结算服务;自营交易金融资产,满足客户对不同金融资产的需求。
③承销功能:帮助客户创造金融资产,并把这些金融资产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
④咨询和信托功能: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保管金融资产,管理客户的投资组合。
(2)对金融活动进行调控与监管的金融机构
主要是指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
2.金融体系的构成
金融体系的构成:
①广义的角度:金融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环境体系。
②狭义的角度:沟通资金供求双方(金融交易双方),对之进行调控与监督管理的中央银行(最高货币当局)与金融监管机构所构成的统一体。
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的典型特征是:①以中央银行为整个社会金融运行的核心,以商业银行为金融运行主体、各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为辅助;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经营各自范围的金融业务,归属不同监管部门监管的金融体系模式。这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有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
【例3.1】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经营各自范围的金融业务,归属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这种金融体系称为( )模式。[2009年真题]
A.分业经营,综合监管
B.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C.分业经营,混合监管
D.综合经营,综合监管
【答案】B
【解析】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的典型特征是:以中央银行为整个社会金融运行的核心,以商业银行、专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金融运行主体、各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为辅助,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经营各自范围的金融业务,归属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的金融体系模式。这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有向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
二、金融机构的功能
1.不同金融机构的功能侧重点
不同金融机构的功能侧重点如下:
①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最悠久,功能最全面,在支付结算和提供融资服务方面更为突出;
②投资类和保险类金融机构在提供信息服务和分散风险方面的功能最明显;
③信息类金融机构主要发挥金融信息服务功能;
④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主要行使管理职能。
2.金融机构的功能
(1)充当信用中介,便利资金融通
①途径:通过吸收存款或发行各种金融工具,从不同部门集聚资金,积少成多,再通过一定的专业化运作将资金提供给需求者,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并最终实现资金价值的增值。
②实现方式:直接融通方式和间接融通方式。
③意义:信用中介功能可以动员社会闲置资金、凝集社会资本、调剂资金余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提高投融资效益、实现资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对国民经济运行及社会再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充当支付中介,便利支付结算
①途径: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流程设计,为客户之间完成货币收付或清偿提供服务,实现货币资金的转移。
②意义:a.通过创造各种票据、信用卡、各种支付账户等方式,使结算工具日益多样化;b.通过提供转账支付系统使货币支付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c.通过建立一系列的支付系统拓宽了支付渠道;d.通过现代化的通信手段提高了支付技术水平,从而加快社会资金的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
【例3.2】金融机构为客户之间完成货币收付转移,这体现了它的( )功能。[2014年真题]
A.转移风险
B.信用中介
C.资本聚集
D.支付中介
【答案】D
【解析】金融机构充当支付中介,便利支付结算的功能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流程设计,为客户之间完成货币收付或清偿提供服务,实现货币资金的转移。
(3)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途径:①利用技术的规模经济和专业优势,在为投融资双方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同时,可以降低资金供求双方的搜寻和核实成本、监督和审计成本、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②利用金融机构的专门技术,以低廉的成本向全社会提供多种便利的金融服务。
(4)获得较完整信息,改善信息不对称
(5)运用技术和经验,转移和管理风险
三、金融机构的特殊性
金融机构与一般工商企业的对比如表3-1所示。
表3-1 金融机构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比较
项目 | 金融机构 | 一般工商企业 | |
共性 | 金融机构也具有普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以获取利润为目标,有一定数量的资本、向社会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等 | ||
差别 | 经营对象 | 货币资金这种特殊商品 | 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 |
经营内容 | 对货币资金的收付、借贷及各种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的金融交易或与之相关的金融服务 | 从事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活动 | |
经营关系 | 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的借贷、融通与投资关系 | 一般经济单位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 | |
经营风险 | 风险种类繁多,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多种类型,这些风险多与系统性风险相关联 金融机构与社会各经济部门的信用联系广泛而密切,金融机构风险一旦爆发,极有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构成威胁,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 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商品生产、流通过程,集中表现为商品生产是否适销对路,商品的价值能否实现等 单个企业因经营失败而破产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较小,一般属于小范围、个别性风险 |
四、金融机构的分类
金融机构的分类如表3-2所示。
表3-2 金融机构的分类
分类标准 | 分类 | 定义 |
活动领域 | 直接 金融机构 | 主要活动于金融市场,为投资者和融资者牵线搭桥,提供策划、咨询、承销、经纪、登记、保管、清算、资信评级等一系列相关或配套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 |
间接 金融机构 | 在最初的资金提供者(存款人)和最终资金使用者(贷款人)之间进行债权债务关系转换活动的中介机构 | |
职能作用 | 一般 金融机构 | 进行商业化经营,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标,通过向社会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取得收入的金融机构 |
金融调控、监管机构 | 中央银行及其他一些专门对金融领域的监管机构,如我国的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承担着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维持金融秩序的重任,这些机构所提供的服务都是公益性的,不以营利为自身的目标 | |
业务特征 | 银行 | 以存款、放款、结算、汇兑等业务为主要经营内容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等 |
非银行 金融机构 | 一般不经营存款、放款、结算、汇兑业务,而专注于证券、投资及资本市场的重组、并购及相关的金融服务等业务,主要包括: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 |
所起作用 | 融资类 金融机构 | 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融资服务为主的金融机构,包括各类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等 |
投资类 金融机构 | 为企业在一级证券市场融资和二级证券市场买卖证券提供中介服务的金融机构 | |
保险类 金融机构 | 经营各类保险保障业务的金融机构,包括各类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 | |
信息咨询服务类金融机构 | 指资信评估公司及其他以金融信息咨询服务为主的金融机构 | |
资金来源 | 存款类 金融机构 | 接受个人和机构存款并可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与贷款协会、互助储蓄协会、信用合作社等 |
契约型 储蓄机构 | 以契约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从持约人手中吸收资金,如人寿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 | |
投资性 中介机构 | 以投资活动为主要目的是筹集资金中介,如金融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 |
【例3.3】一般而言,金融机构主要分为( )两大类。[2005年真题]
A.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
B.银行与证券机构
C.银行与保险机构
D.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
【答案】A
【解析】按照不同的原则、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标准,可以对金融机构进行不同的分类,但在实际工作中,最通常是将金融机构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而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其它机构则归入非银行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