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品类角色
品类角色的确定,需考虑品类对商店的重要性,对目标购物群的重要性以及对品类发展的重要性。跨品类分析工具帮助我们确定品类对目标购物群的重要性。它汇总了不同购物群在不同品类的购物频率,消费金额等数据。由于不同品类在商店的作用不同,有的品类带来客流,有的带来销量,有的带来利润,有的突出门店形象。因此要界定品类(和子品类)的角色,以此来指导品类策略和战术的制订。不同的品类因为其品类角色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品类战术。
品类角色通常有以下五种:
(1) 普遍性品类。消费者于日常生活中或因习惯使然而会购买的商品,如报纸、杂志、饮料等。通常这类产品每家商店都有贩卖,因此消费者并不会指定非得到特定的商店购买本类商品不可。只是经常购买该类产品商品而已。
(2) 特殊性品类。本类商品具有吸引消费者消费的特性,而且该品类是该商店与众不同的卖点,消费者会为了购买这项商品而专程前来购买。假若该商品仅有特定商店贩卖,则消费者要买该商品,势必要到些商店,此品类即为一种目的性品类。
(3) 偶发性品类。该品类商品主要是满足消费者在偶发状况下所引发的需求。譬如,一般商店所提供的轻巧雨具等商品,便是偶发性品类商品。
(4) 季节性品类。为因应特定节日或活动所摆设的商品。譬如,促销活动中,常可看到消费满5000元,再加500元即可得到价值1000元的某商品等标语,该卖场中原本可能并无陈列某商品的品项,但在促销活动中便会陈列该商品,以刺激消费。又如,每年12月中旬便会有商店陈列圣诞节相关的商品,供消费者选购。
(5) 便利性品类。具有增进消费者从事某项活动之便利性的品类,如便利商店会提供影印、传真、代收停车费、代收货款等服务,统一为消费者提供国际快递服务等。虽然该品类的单价可能偏高,但消费者认为该品类所带来的便利性的价值远超过其售价,故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之该类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