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关于调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及相关问题的通知》精神,《经济法》是全国会计专业中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调整后三门考试中的一门课程,与《中级会计实务》相比,教材难度并不大。但从近几年的试题来看,简单记忆型的题目越来越少了,深入理解型的题目越来越多了,所谓最“简单”的《经济法》,却通过率是最低的。如何顺利通过《经济法》考试,也成为广大考生越来越关注的问题。首先,考生应熟悉《经济法》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命题规律;其次,要全面深入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做到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在考试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考试成绩达到理想水平。
一、教材基本框架与变化情况
(一) 教材基本框架
2004年全国会计专业中级会计技术资格《经济法》考试用书,继续沿用2003年度的考试用书,在2002年度考试用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勘误,变化不大,其内容共10章,包括经济法和税法两个部分,总括如下:
第一部分:经济法
经济法部分包括七个章节,除第一章总论外,各章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其中《公司法》、《合同法》、是每年考试的重点。从最近3年的命题情况来看,经济法部分的分值平均在65分左右,除2003年外,案例分析题均出自《公司法》、《合同法》两章。
第二部分:税法
税法部分包括五个章节,除第八章税收法律制度基础外,各章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其中增值税、所得税的计算是每年计算分析题必考的内容。从最近3年的命题情况来看,税法部分的分值在35分左右。要注意:在2003年,关于所得税的计算出到了案例分析题是一种趋势。
从2001年至2004年考试试题来看,我们可以将教材中的章节分为四个层次,即很重要、重要、一般和不重要。
第一层次(很重要)包括: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九章,分值约占50~60%。
第二层次(重要)包括:第二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分值约占20~30%左右。
第三层次(一般)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十二章,分值约占15~20%左右。
第四层次(不重要)包括:第一章、第八章,分值约占5%左右。
(二)2004年教材和大纲变化情况概述
2004年教材和大纲与2003年相比,没有变化。
二、历年考试命题规律与分析
(一)历年考试规律总结
从2001年至2004年《经济法》的试题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题型多、题量大、覆盖面广
《经济法》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要在这个时间内完成51个题目(45个客观题、6个主观题),不仅需要考生正确理解试题的要求,准确回答问题,而且要求考生的熟练程度。因此,《经济法》考试对考生的要求不仅在于准确掌握,更在于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除了加强对教材中法律条文的准确理解,还必须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通过练习,不仅能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而且会提高对法律条文的熟练运用,以提高自己的考试适应能力。同时,在考试前两周,考生至少应在规定时间内(150分钟)独立完成2套以上的模拟试题,通过这次“模拟考试”,判断自己完成每个类型的题目大致需要的时间,在最后的考试中才能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