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人力资源管理>考试技巧

岁末年初HRM:年终奖裁员跳槽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8日


  发于不发?——既然年终奖对留人没有太大的作用,对新的动力的提升没有特殊的效果,同时对企业还会有不小的副作用,那不发行吗?不等员工们站出来反对,老板们首先就摇头了。“年终奖还是要发的,即使它并没有特别的作用。但体现了公司对员工一年来工作的尊重,对提升公司的整体形象和声誉还是有不小帮助的。”2003年12月,北京颇有名气的MZ电脑公司售后服务部40名骨干员工“集体蒸发”,究其原因,竟然都是“年终奖惹的祸”。

  有了年终奖,可能仍然无法阻止员工的流失,但没有了年终奖,却加快了一部分员工的流失。因此,年终奖不是万能的,没有年终奖却是万万不能的。

  年终奖的种类

  许多企业为了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保留核心和关键员工,开始把年终奖的发放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报酬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们不仅大大提高了年终奖的发放力度,同时也对年终奖的分配效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企业发放年终奖金最主要的形式是现金,占了74.7%,其次为礼品和旅游,分别占了45.5%和33.4%,购物卡、保险、股份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年末双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终奖发放形式之一,大部分企业、行政单位、效益较好的事业单位和大型零售业都倾向这种简单干脆的处理办法,别是外企。即按员工平时月收入的数额在年底加发一个月至数个月的工资。比如英特尔的一般员工年终即加发2~4个月的薪金,而朗讯高级员工的年终奖就有可能达到近6个月的工资水平。

  年终奖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发红包,其优势就在于它的“弹性机制”。以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成绩,拉开员工收入档次,给予不同金额的奖励。在以销售为主、注重个人业绩企业中,红包成了员工一年收入的重要组成。

  旅游、礼品、购物卡在年终奖也占了一定的比例。企业希望辛苦了一年的员工,放松身心、修养生息,旅游是不错的选择。而礼品作为年终奖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

  保险、股份也是企业发放年终奖的一种辅助形式。

  年终奖各种类型的利弊

  年末双薪是国外企业传过来的一种薪酬方式,常见的分为两种:12+1,即到年底企业多发给员工一个月的工资。工作满一年,就可以拿到双薪;12+2,即工作一年,多发2个月的薪水,比较灵活。它一般有公司营业指标、客户指标和个人指标三方面来衡量。即员工努力工作,充分协作,达到完成公司营业目标时,才能最终获得双薪。这种做法,在国外非常流行。双薪制,是一种是一种带有慰问性质的激励。它存在两大优势:既操作简单,节省人力成本;同时也不容易产生矛盾。但是无法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原则,造成吃大锅饭的局面,却是双薪制的死穴。

  按业绩发放就是通过对员工进行一定程序的年终业绩评估,并以此为标准发放年终奖的形式。随着市场竞争以及相应的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年终奖的发放方案除了考虑企业和部门的绩效因素外,同时还将员工当年的工作绩效或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作为确定个人年终奖数量的一个重要变量。按业绩发放引入了绩效考核这个科学评价系统,使员工意识到工作与回报紧密联系,能激发员工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不断追求优良业绩。但要得到一份科学的绩效考核成绩却是困难的。同时年终奖的发放将会比过去更为个人化,同一级别员工之间的年终奖差距可能会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考虑不周或设计不合理的年终奖分配方案往往会在企业中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

  而旅游、购物卡、礼品自然能够增加企业亲和力及凝聚力。令企业头痛不已的则是众口难调,备受责备。

  年终奖的透明度

  年终奖的数额,历年来成为一个敏感话题。在公司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不足,员工素质有限,必然会影响考核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即使考核科学,员工的心理素质同样面临考验。此时,年终奖的发放要公开吗?不公开,导致员工产生猜疑心理,从而不利于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忠诚,同时也与企业的管理民主化以及现代企业管理所倡导的员工参与、团队合作和强企业文化的理念背道而驰。公开,难免引起员工之间相互攀比所带来的种种麻烦和心理受到挫折的员工士气低落等问题。

  年终奖发放方式要与公司的发展阶段和公司管理状况相一致。

  公开与否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低;企业员工对于奖金差距的接受程度及企业的规模。企业中具备科学的、完善的工作绩效评价制度,以客观的绩效评价结果判断员工对于企业的贡献和价值,而拉开每一位员工之间的年终奖差距,这是可以为大家所接受的,年终奖的公开不会产生过多的负效应。 企业规模较小,经理对员工的业绩、工作表现和能力等等,有较清楚的了解和较全面的认识,判断确定每个人的奖金数额也是相对较客观公正。而员工也不大会把它看成是一种组织行为,年终奖本身在员工眼里就带有主观的成分,往往能够接受各种可能的结果。年终奖的发放也可以不公开。而在企业管理系统不健全,又不愿平均分配的前提下,年终奖的保密只能是权宜之计了。目前,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健全、规范之前,中庸之道应该是公开年终奖的计算以及发放方案,保密员工实得奖金额,同时允许员工私下沟通或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查询和比较。
相关阅读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