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市政工程学习笔记

1A414024箱形基础的施工要点和要求

来源:233网校 2006年10月23日

 

3-27  砌块排列图

 

3-28  砌块搭接


2)选择砌块安装方案
中小型砌块安装用的机械有台灵架、附设有起重拔杆的井架、轻型塔式起重机等。
①用台灵架安装砌块,用附设起重拔杆的井架进行砌块、楼板的垂直运输。
根据台灵架安装砌块时的吊装路线分,有后退法、合拢法及循环法。
    后退法:吊装从工程的一端开始退至另一端,井架设在建筑物两端。台灵架回转半径为9.5m,房屋宽度小于9m,如图3-31a所示。
    合拢法:工程情况同前,井架设在工程的中间,吊装线路先从工程的一端开始吊装到井架处,再将台灵架移到工程的另一端进行吊装,最后退到井架处收拢,如图3-31b所示。
循环法:当房屋宽度大于9m时,井架设在房屋一侧中间,吊装从房屋一端转角开始,依次循环至另一端转角处,最后吊装至井架处,如图3-31c所示。

 

3-31  吊装线路图

(a)后退法线路图  (b)合拢法线路图  (c)循环法线路图
②用台灵架安装砌块,用塔式起重机进行砌块和预制构件的水平和垂直运输及楼板安装。此时台灵架安装砌块的吊装线路与上述相同。

5)砌块施工工艺
砌块施工的主要工序是:铺灰、吊砌块就位、校正、灌缝和镶砖等。
镶砖:每皮砌块校正后,即可进行此层镶砖工作,不能在安装好整个一层墙身后才砌镶砖。如在一层楼安装完毕尚需镶砖时,镶砖的最后一皮砖和安装楼板梁、搁栅、檩条等构件下的砖层都必须用丁砖来镶砌。

⑷砌体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1)砂浆强度偏低、不稳定
砂浆强度不稳定,通常是砂浆强度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有时,砂浆强度波动较大,匀质性差。砂浆强度偏低有两种情况:一是砂浆标养试块强度偏低;二是试块强度不低,甚至较高,但砌体中砂浆实际强度偏低。标养试块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材料计量不准确,或不按配比计量;砂浆中塑化材料或微沫剂掺量过多;砂浆搅拌不匀;加料顺序颠倒,使塑化材料未散开,水泥分布不均匀;砂浆的使用时间超过规定等。主要预防措施是:加强现场管理,加强计量控制:建立材料的计量制度和计量工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对塑化材料(石灰膏)宜调成标准稠度(120mm)进行称量计算,再折算成标准容积,减少计量误差;采用机械搅拌,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将塑化材料打散、拌匀后再投入其余的砂子和全部水泥进行搅拌),以保证搅拌均匀;砂浆应按需要搅拌,宜在当班用完。
   1A414033  钢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⑴钢结构构件的制作加工
⑦钢结构组装的方法包括地样法、仿形复制装配法、立装法、卧装法、胎模装配法。
地样法:用1:1的比例在装配平台上放出构件实样,然后根据零件在实样上的位置,分别组装起来成为构件。此装配方法适用于桁架、构架等小批量结构的组装。
仿形复制装配法:先用地样法组装成单面(单片)的结构,然后定位点焊牢固,将其翻身,作为复制胎模,在其上面装配另一单面结构,往返两次组装。此种装配方法适用于横断面互为对称的桁架结构。
立装法:根据构件的特点及其零件的稳定位置,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装配。此装配方法适用于放置平稳,高度不大的结构或者大直径的圆筒。
卧装法:将构件放置于卧的位置进行的装配。适用于断面不大,但长度较大的细长构件。
胎模装配法:将构件的零件用胎模定位在其装配位置上的组装方法。此种装配方法适用于制造构件批量大、精度高的产品。
⑵钢结构的焊接
1)焊接方法:熔焊、压焊和钎焊
熔焊:以高温集中热源加热待连接金属,使之局部熔化,冷却后形成牢固连接的过程。
按加热能源的不同将熔焊方法分为:电弧焊(药皮焊条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自保
护电弧焊、自动埋弧焊、栓焊)、电渣焊、气焊、等离子焊、激光焊、电子束焊等。
    其中电弧焊还可分为熔化电极与不熔化电极电弧焊、气体保护与自保护电弧焊、栓焊。

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概述

深基坑开挖采用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或现场无放坡条件时,一般采用支护结构临时支挡,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深基坑支护结构既要确保坑壁稳定、坑底稳定、临近建筑物与构筑物和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又要考虑支护结构技术先进、受力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有利于土方开挖和地下室的建造。
假如基础埋置深度不是很深,且周围有足够的空地时,采用放坡开挖,一般是较经济的。但是城市建筑场地狭窄,道路管线纵横交错,不可能采取放坡开挖施工,而且有的地下水位高,这就需要选做挡土板、桩、墙等支护结构,然后降水或不降水挖土施工。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就是挡住土的侧压力,以便垂直挖土。支挡构件可以一端嵌入土中作为悬臂式,也可以在地面上作拉结;可以开挖土方过程中在桩墙之间支撑,也可以做锚杆打入土层内拉结等,主要目的是挖土时维持土壁垂直。
支护结构分挡土(挡水)及支撑拉结两部分,而挡土部分因地质水文情况不同又分透水部分及止水部分。透水部分的挡土结构须在基坑内外设排水降水井,以降低地下水位。止水部分的挡土结构主要是防止基坑外地下水进坑内,如做防水帷幕、地下连续墙等,只在坑内外设降水井。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分类可见表1-20。

 1. 6. 1  透水挡土结构
⑴H型钢(工字钢)桩加横插板挡土
H型钢(工字钢)桩加横插板挡土,适用于粘土、砂土、地下水位低的地质情况。水位高或有上层滞水时,应降水使水位低于其坑底标高;软土地基也可用,但应慎重。其构造形式如图1-39所示。

1)工艺原理
①锤击H型钢桩达到设计深度,每挖一层深的土后,在H型钢间加挡土插板;
②挖土到基坑预定深度,安装挡土插板;
③地下室结构包括外墙施工完毕,拆除一层挡板,填一次肥槽土方;
④填土完毕,用振动拔桩机拔出型钢桩;
⑤处理好拔桩后的孔洞。
2)特点
H型钢桩一次投资费用较大。支护工程完毕后应将桩拔出,否则很不经济;若拨出则比灌注桩节省。当H型钢桩为悬壁桩时,位移较大,故一般均设置支撑或锚杆,为了取得更好的支护效果,可将坑外拉锚和坑内支撑结合起来使用。另外,打桩和拔桩噪声较大,在市区施工受到限制。
⑵间隔式(疏排)混凝土灌注桩加钢丝网水泥抹面护壁
间隔式混凝土灌注桩加钢丝网水泥抹面护壁,适用于各种粘土、砂土、地下水位低的地质情况。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标高时,应采取降水措施以防止地下水冲压钢丝网水泥。其构造形式如图1-40所示。

1)工艺原理
①按设计直径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以一定间隔疏排,每桩间隔净距不大于1m;
②每根桩按承担S范围内的土压力计算插入深度及弯矩等,一般桩间净距以0.6~0.8m为宜;
③开挖面做钢丝网水泥,防止粘土、砂土剥落;
④桩顶必须做压顶圈梁,使圈梁起整体作用。圈梁做完后方能挖土。
2)施工方法
①成孔:按地质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成孔方法。如水位低用人工挖孔最经济,地下水位以下时可用反循环钻机成孔,或潜水钻机成孔。
②就地灌注混凝土:地下水位低或水少时,可以抽水后浇筑混凝土;地下水位高时,应水下浇筑混凝土。
③挡土桩完成后,浇筑桩顶连接圈梁。
④每挖一层土(挖土机定层),做钢丝网水泥抹面,用射钉枪将钢丝网钉牢在挡土桩上。
⑤挖土与支撑或锚杆配合,一般应挖到锚杆竖向标高下0.5m,以便锚杆施工。
3)特点
灌注桩施工较为简便,无震动、无噪音、不扰民,本身有间隔,比密排桩施工方便,且经济、节省费用。当工程桩设计也为灌注桩时,施工可与支护桩同步进行,从而缩短工期。但水泥用量大,水下浇筑混凝土时,质量不易保证。
⑶密排式混凝土灌注桩(或预制桩)
1)构造原理
①密排桩可以是灌注桩,也可以是预制桩(方桩、圆桩、板桩)。
②灌注桩可以间隔成孔,然后浇灌混凝土,再间隔成孔灌注混凝土后成密排桩,其间或有少量缝隙,成一列排列,如图1-41a所示,或交错排列如图1-41b所示。
    ③桩间筑水泥砂、水泥土桩,如图1-41c所示。

精品课程

正在播放:一级建造师考点解读

难度: 试听完整版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