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工作者:“学校领导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我没办法开展小组了”。
督导:“他们怎么不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了?”
社会工作者:“他们不允许学生开展一些激烈的对抗性比赛”。
督导:“你觉得校领导这么做的考虑是什么?”
社会工作者:“主要为了学生的安全吧”。
督导:“那你能在小组工作目标和校领导关注点之间找到共同之处吗?”
社会工作者:“嗯,看来我的思路有点窄,那我再想想怎么做才能两全其美吧”。
上述对话主要体现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
A.约束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开展工作
B.维护合作机构在专业服务中的单方利益
C.促进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加适当的服务
D.确保社会工作者在专业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
1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个体在成年中期需要处理的冲突是()。
A.勤奋还是自卑
B.亲密还是孤独
C.繁殖还是停滞
D.主动还是内疚
13.关于同辈群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辈群体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
B.同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常扮演相同角色
C.同辈群体由年龄、志趣和行为方式均相同的人组成
D.同辈群体对个体的认知、行为和情绪都有直接影响
14.小培全家从北方迁到南方后,在语言交流、饮食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难以适应,爷爷尤其不习惯。这说明()。
A.人类应该努力改变社会环境
B.不同的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
C.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不平衡
D.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影响人类行为
15.家庭教养模式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下列各类型家庭中,能够培养青少年朝着积极主动方向发展的是()。
A.支配型家庭
B.民主型家庭
C.放纵型家庭
D.冲突型家庭
16.8岁的小天把捡到的钱包交给了警察,被问及原因时,小天说担心不交会被批评。他的回答体现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阶段的特征。
A.惩罚与服从定向
B.相对功利取向
C.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
D.社会契约定向
17.爸爸把两瓶同样的饮料分别倒进了一个大玻璃杯和两个小玻璃杯,问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是要一大杯饮料,还是要两小杯饮料。女儿小红告诉爸爸两种一样多,哪一种都可以。这表明小红的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期
B.具体运算期
C.前运算期
D.形式运算期
18.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人格失调时,治疗的焦点应放在()。
A.本我的强化
B.自我的强化
C.超我的强化
D.防卫机制的强化
19.生态系统理论非常注重将服务对象置于生活环境中去解决问题,下列说法中,符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是()。
A.个人问题的根源在于环境的压迫
B.对个人而言宏观系统是恒定不变的
C.个人能够与环境形成良好的调适关系
D.个人对外在环境的错误理解是问题的根源
20.小李克服家庭经济困难考上了大学,最近父亲突然病故,母亲又重病住院,他感到压力巨大,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学校社会工作者依据存在主义理论为小李开展服务,其恰当的做法是()。
A.向小李传授应对压力的技巧
B.动员志愿者为小李提供感情慰藉服务
C.启发小李察觉到当前压力来自环境而非个人
D.引导小李认识到应对压力的经历对人生具有积极意义
11.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作用。社会工作专业伦理首先有评判专业服务是否适当的作用。本题中通过督导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规范和指导,促进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加适当的服务,确保服务的专业性。
12.C【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认为:每个人成长的过程普遍经历着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因此,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在成年中期的主要冲突是繁殖还是停滞。
13.D【解析】本题考查同辈群体。同辈群体的形成大部分出于偶然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同辈群体形成的主动选择性会越来越多,因此A项错误。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因此C项错误。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2)同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3)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同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多样化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多种意义。因此B项错误、D项正确。
14.C【解析】本题考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两者之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小培全家迁移后难以适应南方说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C。
15.B【解析】本题考查民主型教养模式。民主型教养模式中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16.A【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的前习俗水平。小天8岁,属于科尔格伯提出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中前习俗水平的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17.B【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行为的观察以及实验研究,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从出生到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2岁)和形式运算期(12岁以上)。本题中读小学二年级的小红在一定程度上已可作出推论,因此符合具体运算期。
18.B【解析】本题考查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当三者之间能够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人格就是完善的。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愉快地工作。当人格失调时,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
19.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理论。在生态系统理论观点看来,人生来就有与其环境互动的能力,能够从环境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向环境传达自身的信息。人在其情境中是一个联合的交流系统,人与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互惠关系。
20.D【解析】本题考查存在主义理论。存在主义社会工作强调个人生命的意义,强调个人的内在价值,认为包括个人痛苦的经历都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