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如何理解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
第一,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1)劳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必须由年长者传授给年轻一代。 (2)掌握必要的有关知识是进行劳动的前提。 (3)劳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而人的社会性需要通过教育来养成。 (4)劳动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创造的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使教育的产生具备了一项基本条件。 (5)伴随劳动产生的语言使教育的产生具备了另一项基本条件。 第二,教育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儿童出生之后必须学习生产经验和生活规范,以适应人类社会特有的生活,促进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同时,这种学习的结果也发展了儿童的身心,实现了精神成长,使个体趋于社会化和文明化。 第三,社会需要的实现和个体发展需要的满足是同一传授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教育起源于这两种需要的辨证统一。 |
|
|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阶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这一论断。
|
第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千百年来众多教育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如亚里士多德、卢梭、莫尔、欧文等。但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这些思想无法变成现实。 第二,马克思主义诞生后,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论证,指明人的全面发展正在由理想向现实逼近。特别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兴起以后,不论社会生产领域,还是社会工作部门,都要求人具有全面性。一个人发展得越全面越能适应不同社会工作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全面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但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中无法克服的种种弊端,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完全实现。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从社会制度、教育目标、生产部门等方面都协同一致,把造就全面发展的个人作为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共同目标,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不再是理论和理想,在实践中,人的全面发展正在不断向现实靠近。 |
|
|
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一,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程度,取决于劳动者的教育程度是否适合生产过程的需要;教育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二,社会政治的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旧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改造知识分子世界观的需要。 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可以促进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四,联系实际。(略) |
|
|
试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意义。
|
第一,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教育。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主的教育。 第二,教育发展史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分离到结合的漫长过程。19世纪以前,世界各国教育基本以人文教育为主;19世纪以后,由于科技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科学教育开始上升到主导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走向融合。 第三,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携手既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保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
|
大鸟带小鸟学飞行,老猫教小猫捕鼠,这些都是动物界的教育现象,人的教育在本质上与动物的教育相同。上述论断正确吗?试用教育的劳动起源理论进行分析。
|
这一论断是错误的。 第一,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生产劳动使人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的本能完全不同: (1)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 (2)人类劳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行为。 (3)人类劳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 (4)人类劳动不是对自然界的消极被动适应,而是积极的改造。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条件,教育正是在人类长期的劳动过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大鸟教小鸟飞行等现象是动物基于生存和繁衍的本能而产生的,是一种生物行为。它与人类有目的、有意识、自觉的社会性活动——教育不能等同。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动物界的哺育、“传授”行为并不是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