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综合模拟题

教育原理第六章思考练习题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12日

11.简述人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身体发展包括肌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心理发展指精神世界的发展,包括认识过程、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发展。
  人的身心发展是统一的。身体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不仅寓于身体发展之中,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身心发展是人的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1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表现在:
  第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第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前后相邻的阶段进行有规律的更替,前一个阶段准备了向后一个阶段的过渡。
  第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身心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第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存在着个别差异。
  第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存在互补的可能。


13.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体同一个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均衡的。例如人的身高、体重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速度不同。
  第二,个体不同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有些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为成熟的发展水平,有些方面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
  第三,由于社会发展对个体要求的提高,学习年限延长,独立生活和工作期限后移,使人的心理成熟、社会性成熟相应后移;由于食物营养的改善、社会文化的影响,个体生理成熟的年龄相应提前,从而使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1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的表现。  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不同,个体的发展存在看个别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
  第一,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其速度和水平不同。有些儿童身心某些方面的发展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经表现出来,有些儿童则表现得较晚。
  第二,同一个体的不同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同一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发展水平上是不一致的,有些方面发展水平较高,有些方面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第三,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个性心理倾向存在着个别差异。同年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


1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的表现。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表现在:
  第一,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第二,个体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存在互补性。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能帮助个体战胜各种困难,使身心得到发展。


16.简述教育应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
  第一,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发生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而达到与正常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
  第二,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善于发现存在身心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来达到身心的协调、统一发展。


17.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遗传素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可能性。人的发展必须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缺乏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人的遗传素质是人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遗传素质的心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步成熟的,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人体的个别器官和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都随着年龄的发展而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正是遗传素质成熟程度的表现。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限制,超越遗传素质成熟程度的学习和教育是很难成功的。
  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如不同的相貌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个性特征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
  第四,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遗传素质具有从先天而来的稳定性,同时,也具有随环境影响而改变的可塑性。


18.简述“遗传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  “遗传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遗传决定的。儿童的智力和品质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在发展中只能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并不能改变人的发展。
  这种观点片面夸大了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只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只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19.为什么说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其原因在于:
  第一,人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这种能动性一方面表现在,人是通过实践活动接受环境的影响并获得发展的。人在实践过程中,既接受环境的影响,也改造看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另一方面表现在人是按照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在这些知识、经验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和兴趣等接受环境影响的,因此,同样的环境在不同人身上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
  第二,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潜移默化的,也是自发的、零星的、无计划的、无目的的、不系统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环境影响的这种特点,往往使人的发展具有两极性:既可以使人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使人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环境的作用是有限的。


20.简述“环境决定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评价。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是环境的消极产物,环境可以任意塑造人。这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完全否定了人的遗传素质的作用,完全否定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外部环境只有作为个体的活动对象,才能显示出它的意义和作用。环境无论为人的发展提供什么条件,都要通过人的实践和主观努力才能实现人的发展。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