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内容方面的知识。
2.A【解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
3.B【解析】注意在包括知、情、意的整个心理过程中都有体现,是非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4.C【解析】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为即时对比。
5.B【解析】对遗忘现象进行系统的首创性研究的是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6.D【解析】保持性复述亦称简单复述或机械复述,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只进行重复性的、简单的心理操作,使记忆痕迹得到加强,但不一定能进入长时记忆。
7.D【解析】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个转折时期。一般认为关键在四年级(约十或十一岁)。
8.A【解析】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9.A【解析】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感色彩。适当的应激状态,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活动效率和适应效能,但过度或长期的应激状态会引起身体全身或某个系统的病变,甚至死亡。激情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10.B【解析】这属于见人恐怖症,害怕见人,见到人就紧张不安,手足无措甚至眩晕、呕吐或颤抖。
11.A【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认同。
12.B【解析】择友的同质性,指儿童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朋友。
13.C【解析】成就需要就是争取成功、追求优越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14.B【解析】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不能获得发展,那么个性的发展就难以实现。
15.B【解析】人对现实态度体系是性格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性格的最直接的表现。它与人的社会属性相关,具体可分为:(1)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如善于交际、关心集体、正直诚实等;(2)对劳动工作、学习态度的性格特征。如认真细致、勤劳、有创造精神等;(3)对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如自信、谦虚、自尊等。
16.C【解析】个性的个别性集中表现在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17.D【解析】“不凌节而施”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学不躐等”意思是学习不能超越次第。这些都是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提出的。
18.B【解析】已有研究表明,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19.C【解析】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
20.D【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二、填空题
1.意志2.知觉的理解性3.积极思维活动4.永久性遗忘5.分析综合6.概念
7.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8.自觉性9.品德内容的社会性10.规范心理相容11.能力性格12.交往活动13.一般能力14.童年期15.环境因素16.微格教学
历年真题: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考前多做试题:2014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冲刺必做!!
国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师资格辅导,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一次过关!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