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解析】大脑皮层中心的额叶与性格可能有一定关系。
2.C【解析】当铃声由中性刺激物转化为食物的信号刺激,意味着动物建立了条件反射。
3.B【解析】有的学生在课上从不主动举手要求回答教师的提问,但始终注视着教师,这种注意属于表面上的不注意状态。
4.C【解析】根据我国学者对儿童观察力发展阶段的研究,小学中年级儿童大部分属于认识的因果联系阶段。
5.D【解析】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语义编码。
6.C【解析】早上学习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晚上学习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7.A【解析】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现象就属于发散思维。
8.A【解析】分析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加以思考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彼此相反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过程。分析反映事物的要素,综合反映事物的整体。在思维过程中,它们是统一的。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只有综合没有分析,则就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9.D【解析】自制性表现为是否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约束自己产生不利于完成任务的行为。
10.C【解析】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
11.C【解析】墨守成规的契约定向阶段属于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中的第五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12.D【解析】品德是个人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3.A【解析】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吸引的人际关系。
14.C【解析】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
15.B【解析】自我体验是指自己对自己怀有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
16.A【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即人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方面的个体差异。
17.C【解析】“揠苗助长”意指把营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18.A【解析】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师资训练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身心特征与职业修养称为教师素质。
19.C【解析】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正强化和负强化。
20.C【解析】同一个策略,不同年龄的学生,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用起来的效果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时遵循特定性原则。
二、填空题
1.客观现实2.发展心理学3.注意的广度4.整体5.表象6.意义识记7.集中思维
8.正反例证肯定或否定9.应激10.素质性焦虑境遇性焦虑11.品德12.道德认识
13.特点相似14.自我体验15.自我意识16.动力17.韦克斯勒智力测验18.社会地位
历年真题:甘肃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试题及答案
考前多做试题:2014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冲刺必做!!
国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师资格辅导,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一次过关!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