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
1.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行政组织,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1)班集体的基本特征。①明确的共同目标。当班级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定向时,群体成员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便会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了一定的依存性。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②一定的组织结构。班级中的每个成员都是通过一定的班级机构组织起来的。按照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机构,维持和控制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完成共同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班集体所不可缺的。③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健全的集体不仅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而且受到相应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并把取得集体成员认同的、为大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完成共同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在一个班集体中,准则可以是明文规定的,也可以是无形的。④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在人格上应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思想感情和观点信念上是比较一致的;成员个体对集体有自豪感、依恋感、荣誉感等肯定的情感体验。
(2)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每个学生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学生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会感受到集体对他们的关心与尊重,体会到能从集体生活中获得知识、友谊和实现他们的某种心愿,学生的群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就会得到大大的强化。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班集体是学生活动与交往的基本场所,通过班级的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交往。可使学生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对环境的适应。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掘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1)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实施对班级的有效管理,组织结构的落实是必不可少的。好的班级组织结构,将有利于班级整体合力的形成,有利于班级管理中各项措施的落实。班级组织结构的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团支部。团支部一般由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组成。②班委会。班委会一般由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娱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组成。③小组。小组是班级管理中的基层组织。一般班级分为四个小组,组长一人,组员若干。④科代表。每学科一人。班级在加强团支部、班委会建设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小组建设。因为所有的班级成员,都是小组成员。也只有设计好小组结构,才能将班级所有成员包括进来。
(2)班级组织结构的构建原则。班级组织结构的构建应该着眼于实现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的管理目标,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动地发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应着力于班级目标的实现。其构建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全面性原则。班集体的建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在班级目标和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中强化全体意识。②自主性原则。学生是班级发展的主体,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主要是让学生意识到主人地位,担负起班级组织和管理的职责。③民主性原则。发扬民主,增强班级的民主意识是班级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班级的自主、自立、自我评价必须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广开言路,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实现决策民主化,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班级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④发展性原则。教育是不断适应和向前发展的,因此,作为班级组织结构的构建,也应该具备发展的眼光,班级目标的制定也应是从近期目标到远期目标发展的过程。
3.提示:(1)高尚的思想品德;(2)坚定的教育信念;(3)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4)较强的组织能力;(5)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6)善于待人接物。(具体分析略)
4.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外活动有其自身特点和独特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实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活动领域,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充实、健康,更生动活泼,富于乐趣。学生参加选种活动,不仅可以避免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且能够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浓厚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满足他们多种多样的精神需求。这对社会、对个人都有积极意义。
(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课外活动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参加学科知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体育运动或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活动。而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吸引力,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
(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活动虽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但是主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学习、实践,自己动脑筋克服困难,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活动中,阅读、观察、收集资料、记录、设计、实验、制作、表演等都是由学生独立进行的。这就能够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培养独立性和自主能力,并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特点,看到自己的力量,乐于进取和开拓。课外活动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造的精神。
5.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以下三种主要形式:
(1)群众性活动。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这种活动有全校性的或校际性的,有全班性的或班际性的。参加活动的具体人数,则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而定。这种活动适合青少年儿童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活动的开展。群众性活动包括: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各种比赛、参观、访问、调查、旅行、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2)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活动小组是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的,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小组活动小型分散,便于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小组活动主要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和体育小组。
(3)个人活动。个人活动是学生在课外进行单独活动的形式。它往往与小组或群众性活动相结合,由小组或班级分配任务,根据个人的兴趣、才能,个别单独地进行。个人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阅读各种书籍、写读书心得、记日记、进行某种观察或小实验、采集制作标本、唱歌、体育锻炼、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小改革活动等等。其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的个人生活,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扩大和加深他们的知识,养成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提高独立从事艺术创作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6.(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只有一个班集体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班级发展的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特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和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经常性工作之一。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至正确的方向。
7.(1)张老师教育的班级产生这样的后果的元凶:①没有“身教”。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张老师教育学生不要说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自己却说脏话、粗话,乱扔烟头。口头上的教育没有起到正面教育的效果,反倒坏的“身教”对学生起到了明显的负面影响。②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显然不行,只有言之有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③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如果心不诚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张老师自己口头上教育学生,自己却做不到,在教育学生方面没有付出自己的真心诚意,因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2)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正确方法:①身体力行。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②说理教育。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应该如何去改正。用事实说话,用道理说话比苍白无力的说辞更具有说服力。③真诚教育。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
8.(1)体现出于老师“代理班主任”的教育思想。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于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体现出班级民主管理的思想,表现了她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具体分析如下:①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的存在的学生观念根本上是陈旧的,错误的。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于老师大胆放手,给学生以信任,让学生当“代理班主任”,给学生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正是符合学生的本质属性。②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学生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提供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方面,并加以指导。于老师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富有成效的实践。
(2)“代理班主任”所起到的良好效果。①它减轻了班主任的不少工作负担和压力,使班主任能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②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③它密切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给了学生真正的信任和支持,打破了师道尊严的清规戒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于老师的实践就是这样一种真正的教育。而且于老师的眼光看得更远:除了教学以外,教师的工作应该主要放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事实上,她的做法也起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而且还在于“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
特别推荐:
2012年考试大-教师资格站“考试应用”,免费体验中 | ||
在线模考 |
模拟试题、章节习题、真题、预测试卷等各种试题免费做! | |
报考订阅 |
第一时间了解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成绩查询等考试报考. | |
我的课程 |
随时随地学习,2012年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48小时免费试听. | |
你问我答 |
对模考试题有疑问,或者在课程学习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提问. | |
考试应用功能不断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