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
1.(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2.(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4)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4.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人物,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同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四、论述题
1.(1)教学关系的表现有三:其一,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其二,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其三,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人格关系的表现有二:其一,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其二,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2.(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有三:第一,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第二,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第三,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有四:第一,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第二,教育能推进科学的体制化;第三,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第四,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试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