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以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根据学习对学习者的个人意义,人本主义学习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大类。人本主义倡导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内容和个人之间的关系。所谓有意义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一)有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
第一,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包括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第二,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第三,学习是渗透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人等发生变化;
第四,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即他们知道自己想学到什么和自己学到了什么。
(二)有意义学习的四个主要特征
第一,全神贯注:整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第二,自动自发:学习者由于内在的愿望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事件的意义;
第三,全面发展: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
第四,自我评估:学习者A已评估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等。因此,学习能对学习者产生意义.并能纳入学习者的经验系统之中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从人本主义的学习观出发,认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知识,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能够影响个体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因此,教学的结果,如果不是毫无意义的,那就可能是有害的。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这是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是认知主义者所重视的).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主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
此外,该教学观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而在予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
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有:(1)真实或真诚:学习的促进者表现真我,没有任何矫饰、虚伪和防御:(2)尊重、关注和接纳:学习的促进者尊霞学习者的情感和意见,关心学习者的方方面面,接纳作为一个个体的学习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表现:(3)移情性理解:学习的促进者能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反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样一种心理气氛下进行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或者说伙伴、朋友,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
备考辅导:
考前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