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1)相同点:二者都属于幼儿的创造性游戏,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
(2)不同点:在表演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是文艺作品中的角色,游戏的情节内容也是反映文艺作品的情节内容。而角色游戏中的各种人物,反映的是幼儿自己的生活印象,游戏的角色、情节、内容可以由幼儿自己选择、创造。角色游戏是为游戏自娱而进行的。它与幼儿文艺表演不同,并不是以演给别人看为目的,而是幼儿自娱自乐的一种游戏活动。即使没有人看,幼儿也会饶有兴趣地进行表演。
2.【答案要点】教师要确保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具体方法如下:
儿童2岁后,除了睡眠,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只有有充足的时间,儿童才可能真正投入、探索和享受游戏的快乐。如果游戏时间仓促,儿童无法深入了解玩具的特性和玩法,就会降低游戏的作用,也会阻碍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幼儿园的每日生活中,游戏是主要的活动,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幼儿学习的最佳途径。
在幼儿园里,教师既要给儿童比较充分的自由游戏的时间,又要以游戏的方式去组织儿童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使游戏成为教育的基本活动。教师必须尽可能地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开展自选游戏,以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
3.【答案要点】幼儿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幼儿的正当权利,是学前教育的基本活动,教师应该对游戏树立起正确的观念。
(1)游戏是幼儿的正当权利。幼儿在生理上的发育还很不成熟,他们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他们生活的方式、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因而,有游戏生活的幼儿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幼儿,也只有在游戏(2)爱玩、会玩是评价幼儿发展的标准之一。由于幼儿游戏水平反映着他们的身心水平,因此,会玩的幼儿总是聪明能干的、身体健壮的、善于交往合作的。在评价幼儿的时候,教师应该把游戏能力也。当作一项重要的指标。
(3)游戏是幼儿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游戏是早期教育的最佳方式。游戏恰好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促使幼儿情绪兴奋,充分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
4.【答案要点】角色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通过角色游戏。幼儿生动、创造性地展现现实生活。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包括:
(1)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通过对扮演角色的认识,幼儿可以体会到这些角色的行为特点,认识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在角色游戏中需要幼儿相互协商分配角色,开展游戏,这都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巧的良好时机。
(2)对幼儿情绪发展的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重现那些愉快和温暖的经历;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也能宣泄一些消极情绪;通过角色游戏幼儿可以满足其控制环境的欲望。
(3)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价值。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从动手操作开始的。通过幼儿不断地扮演、体验各种角色,他们对社会和周围环境事物的认识也大大加强了。
5.【答案要点】(1)表演游戏的特点有:
①表演游戏是幼儿的一种戏剧艺术活动。幼儿在表演游戏中,要按某一文艺作品的人物去确定表演的角色,根据作品对人物的描写,按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去扮演角色,按文艺作品中情节的发展顺序去组织表演游戏的过程。
⑦表演游戏是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幼儿的表演和成人演戏一样,是对文艺作品的一种再创造。
(2)教师对表演游戏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应选择幼儿容易理解又便于表演的作品;②吸引幼儿参加表演游戏的准备工作;③尊重幼儿的选择;④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表演。
6。【答案要点】(1)小班。小班幼儿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事物的直接支配,幼儿往往是眼前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而且,幼儿常常忘记游戏规则。
(2)中班。中班幼儿的游戏,一般从分配角色开始,对参加游戏的成员就有了一定的集体性和组织性的要求,要求按照规则来进行游戏。这时,幼儿对自己的游戏活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性。
(3)大班。大班幼儿开始能够事先规划自己的游戏,彼此商量分配角色,并明确理解游戏规则和各角色的任务。幼儿对参加游戏的成员也能提出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的要求。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自主性原则、接纳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是指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改鸯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材料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醇……"这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干涉过多,没有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更正自己的计划,敏锐地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
而材料中,教师明显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
【答案要点】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游戏,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游戏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潜移默化地学到许多知识;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判断力;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2)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孩子们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借助游戏,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3)游戏有利于幼儿情绪的发展。游戏是幼儿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游戏是幼儿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
(4)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锻炼和成长。
3.【答案要点】在这个材料中,可以看到幼儿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合作的基本步骤和简单方法。
但是,他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1)游戏前商量得不够充分。在结构游戏前,教师应该要求要幼儿商量,商量的内容包括:搭建内容、搭建方式(包括使用何种建构材料、选用的颜色)、合作成员的分工等。然而,在这一材料中,幼儿对商量这个环节做得不是很充分,他们只是商量了搭建内容和各自的分工,就开始了游戏,最后导致了搭建材料的选择成了悦悦一个人的决策。
(2)游戏中个别幼儿对合作同伴的主导性较强。在任何一个合作小组中,组长的作用是协调意见想法,以促进合作的顺利开展。但在这一材料中,组长悦悦的言行显然透露着她的领导权,忽视了与成员间的协作。
(3)游戏中缺乏进一步的商量。事实上,商量应该是贯穿于整个结构游戏始终的,最初的商量不能预计到随着游戏的进程会出现的新情况。因此,游戏时进一步的商量也十分重要。在这一材料中,星星取完积木就无事可做,而琪琪开始搭建别的东西,完全脱离了合作搭建旋转木马的初衷。
4.【答案要点】实施游戏化方法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游戏活动教育化;二是教育活动游戏化。
(1)在游戏过程中,融人教育目的,使游戏活动教育化。比如,角色游戏,它是儿童期最为典型的游戏,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语言的重要游戏;结构游戏,如孩子们在幼儿园可以搭积木、串木珠,从中让他们认识物体的形状、色彩、大小、轻重等特征,得到关于结构造型方面的知识技能;表演游戏,即教学中让孩子们表演童话故事、玩木偶,这些表演游戏都属于一种创造性游戏,可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由成人编制的有规则的游戏则可以发展儿童的动作、智力,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
(2)教育活动游戏化主要是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儿童对游戏的本能偏爱、满足儿童爱玩的天性,以游戏的形式和方式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它依靠玩具开展游戏化活动,依靠想象开展游戏化活动。因此,为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应该全面采用游戏化方法,这也是最为科学的育儿教育方法。
5.【答案要点】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定位是支持者和参与者,游戏的主人是幼儿,只有幼儿主动、自愿的游戏,才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师在指导时,需要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在游戏中,教师可参加到游戏中并担任角色,以角色的身份通过语言或动作示范促进游戏的开展。在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让幼儿玩得自由开心,并能遵守规则。
6.【答案要点】这位教师的做法并不恰当。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在游戏中,幼儿处处体验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着自己的情感态度,还能在合作交往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材料中,当恒恒与其他幼儿在区角活动发生矛盾时,教师的介入虽然使他们学会了合作,但他们的问题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解决的,交往技能的习得缺乏孩子的主动性。如果教师只充当一个旁观者,由幼儿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不仅能使他们学会谦让与妥协,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情感调整来解决问题。因此,为幼儿创设开放、宽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游戏、主动习得交往的技能,这比教师教他们应该如何去交往要理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