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专业知识一学习笔记

2007年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药剂学-片剂

来源:233网校 2007年9月8日

☆ 考点12:包衣的目的和种类

1.目的
包衣一般系指在片剂(常称其为片芯或素片)的外表面均匀地包裹上一定厚度的衣膜,也用于颗粒或微丸的包衣,主要目的是:
(1)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例如:在胃酸、胃酶中不稳定的药物(或对胃有强刺激性的药物),可以制成肠溶衣片,这种肠溶衣的衣膜到小肠中才开始溶解,从而使药物在小肠这个部位才释放出来,避免了胃酸、胃酶对药物的破坏;
(2)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例如: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制成片芯后,可以用适当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包衣,通过调整包衣膜的厚度和通透性,即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达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
(3)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例如:黄连素入口后很苦,包成糖衣片后,即可掩盖其苦味、方便服用;
(4)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例如:有些药物很易吸潮,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高分子材料包以薄膜衣后,即可有效地防止片剂吸潮变质;
(5)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例如:可以将两种药物先分别制粒、包衣,再进行压片,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二者的直接接触;
(6)改善片剂的外观,例如:有些药物制成片剂后,外观不好(尤其是中草药的片剂),包衣后可使片剂的外观显著改善。
2.种类
包衣的种类分成两大类:糖衣和薄膜衣,其中薄膜衣又分为:胃溶型、肠溶型和水不溶型三种。无论包制何种衣膜,都要求片芯具有适当的硬度,以免在包衣过程中破碎或缺损;同时也要求片芯具有适宜的厚度与弧度,以免片剂互相粘连或衣层在边缘部断裂。


☆ ☆☆☆☆考点13:包衣的材料与工序

1.糖衣
包糖衣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包隔离层。其目的是为了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的水分浸入片芯。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10%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以及10%~15%的明胶浆或30%~35%的阿拉伯胶浆,但后两者的防潮效果不够理想。
(2)包粉衣层。为了尽快消除片剂的棱角,多采用交替加入糖浆和滑石粉的办法,在隔离层的外面包上一层较厚的粉衣层。操作时一般采用高浓度的糖浆(65%~75%,g/g)和过100目的滑石粉,洒一次浆、撒一次粉,然后热风干燥20~30min(40~55℃),重复以上操作15~18次,直到片剂的棱角消失。为了增加糖浆的黏度,也可在糖浆中加入10%的明胶或阿拉伯胶。
(3)包糖衣层。粉衣层的片子表面比较粗糙、疏松,因此应再包糖衣层使其表面光滑平整、细腻坚实。操作要点是加入稍稀的糖浆,逐次减少用量(湿润片面即可),在低温(40%)下缓缓吹风干燥,一般约包制10~15层。
(4)包有色糖衣层。与上述包糖衣层的工序完全相同,目的是为了片剂美观和便于识别,区别仅在于在糖浆中添加了食用色素。每次加入的有色糖浆中色素的浓度应由浅到深,以免产生花斑,一般约需包制8~15层。
(5)打光。其目的是为了增加片剂的光泽和表面的疏水性。一般用四川产的米心蜡,常称为川蜡;用前需精制,即加热至80~100℃熔化后过100目筛,去除悬浮杂质,并掺入2%的硅油混匀,冷却后刨成80目的细粉使用,每万片约用3~5kg。
2.薄膜衣
包制薄膜衣的材料主要分为胃溶型、肠溶型和水不溶型3大类:
(1)胃溶型。即在胃中能溶解的一些高分子材料,适用于一般的片剂薄膜包衣。材料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丙烯酸树脂Ⅵ号、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2)肠溶型。系指在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制方法与包薄膜衣的方法相同,也可在包糖衣至粉衣层后包肠溶衣,最后再包糖衣层和打光。最常用的肠溶衣材料包括: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丙烯酸树脂Ⅰ号、Ⅱ号、Ⅲ号(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Eudragit L)。
(3)水不溶型。系指在水中不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材料包括:乙基纤维素(EC)、醋酸纤维素(E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4)其他辅助性的物料。包括:增塑剂、抗黏着剂、遮光剂等。常用增塑剂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常用的抗黏着剂有滑石粉、硬脂酸美;常用的遮光剂主要是二氧化钛;常用的色素主要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及靛蓝等食用色素。

☆☆☆考点14:片剂的质量检查

1.外观性状
片剂表面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无杂斑,无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
2.片重差异
应符合现行药典对片重差异限度的要求,见下表:
中国药典规定的片重差异限度
片剂的平均重量(g) 片剂差异限度(%)
<0.30 ±7.5
≥0.30 ±5.0
片重差异过大,意味着每片中主药含量不一,对治疗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取20片,精密称定每片的片重并求得平均片重,然后以每片片重与平均片重比较,超出上表中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3.硬度和脆碎度
片剂应有适当的硬度,硬度可由硬度仪测定。
脆碎度:使药片在一个旋转的鼓中互相碰撞和摩擦,经一定的时间(一般转速为25转/min,转动100转)后检查片剂的碎裂情况,或检查片剂的减失重量。
4.崩解度
除药典规定进行“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的片剂以及某些特殊的片剂(如口含片、咀嚼片等)以外,一般的口服片剂需做崩解度检查,其具体要求见下表:
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的崩解时限

5.溶出度或释放度
对于难溶性药物,溶出度检查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溶出度检查用于一般的片剂,而释放度检查适用于缓控释制剂。
6.含量均匀度
含量均匀度系指小剂量药物在每个片剂中的含量是否偏离标示量以及偏离的程度。

☆ 考点15:片剂的包装与贮存

1.多剂量包装
几十片甚至几百片包装在一个容器中为多剂量包装,容器多为玻璃瓶和塑料瓶,也有用软性薄膜、纸塑复合膜、金属箔复合膜等制成的药袋。
(1)玻璃瓶。是应用最多的包装容器,其优点是密封性好,不透水汽和空气,化学惰性,不易变质,价格低廉,有色玻璃瓶有一定的避光作用。其缺点是重量较大、易于破损等。
(2)塑料瓶。是正广泛应用的一类包装容器,其优点是质地轻、不易破碎、容易制成各种形状、外观精美等,但其缺点也较明显,如密封隔离性能不如玻璃制品,在过高的温度及湿度下可能会发生变形等。
2.单剂量包装
包括泡罩式(亦称水泡眼)包装和窄条式包装两种形式,均将片剂单个包装,使每个药片均处于密封状态,提高了对产品的保护作用,也可杜绝交叉污染。
泡罩式包装的底层材料(背衬材料)为无毒铝箔与聚氯乙烯的复合薄膜,形成水泡眼的材料为硬质PVC;硬质PVC经红外加热器加热后在成型滚筒上形成水泡眼,片剂进入水泡眼后,即可热封成泡罩式的包装。
窄条式包装是由两层膜片(铝塑复合膜、双纸塑料复合膜)经粘合或热压而形成的带状包装,与泡罩式包装比较,成本较低、工序简便。
采用上述方法包装的片剂可贮存较长时间,但有些片剂久贮后,其中的粘合剂会发生固化现象,使片剂的硬度变大,以致影响崩解度或溶出度;另外由于受热、光照、受潮、发霉等原因,仍可能使某些片剂发生有效成分的降解,以致影响片剂的实际含量。因此,久贮后的片剂,必须重新检查崩解度、溶出度和含量,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关阅读

ִҵҩ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