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财务结构下的治理结构:建立以“财权”为基础的财务运作体系
(一)资本结构、债转股与企业治理效率
资本结构的选择对于一个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企业的市场价值,而且它与企业的治理结构密切相关,不同的资本结构影响着企业的治理效率。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历来没有从资本结构入手进行改革,币是直接从企业治理结构进行改革,从而形成控制权的错位,导致“内部人控制”比较严重的现状。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法人治理问题就必须从资本结构改革着手,优化资本结构,从而改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治理
资本结构理论与企业治理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首先,资本结构通过在激励委托人努力工作方面和减少代理成本上发挥动力和作用,通过规定一定的举债规模、以一定的财务杠杆效益来实现对企业的激励。其次,资本结构通过从股权约束与债务约束两方面来形成对企业的约束机制。第三,资本结构与企业控制权问题,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安排实际上就是企业控制权的安排。资本结构中最典型的比率关系权益负债率的选择,就是决定控制权在何时(企业不能支付债务时)由股东转移给债权人。这种安排克服了控制权在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非此即彼分配的简单、机械.低效的弊端,既能防备投资者随意插手和滥用权力:又能防备经营者攫取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的机会主义行为。
2.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与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债转股的实施
债转股是指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资产管理公司(AMC)对企业的股权。其终极目标是实现资本的充分流动,增加资本整体回报率,所以,债转股实质上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资本运作或财务运作。其运作机理为(1)AMC购买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2)AMC与企业实施债转股,形成新的股权关系;(3)AMC对债转股企业实施资产重组,以备出售;(4)AMC通过兼并、合并、股份回购等方式收回投资。上述4个环节环环相扣,与此同时,资本结构的优化、资产重组的调节。资产组合的调整3个方面也同时展开。将债权转化为股权,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通过资产重组,剥离掉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掉企业办社会的那些不应由企业负担的部分,变不良资产为优质资产;新的资产组合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也得以形成。在这3个方面中,关键在于资产重组,因为AMC的性质是对债转股企业实行阶段性持股,最终要让股权变现,收回资金,保全国有资产,并使其增值,而重组和转制是AMC股权退出并增值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重组才能提高企业的成长性,盈利性和投资价值,企业才能被社会所认为,另外,资产重组在这三者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资产重组,企业盈利增加,充实企业自有资本,从而可以改善资本结构,利用新的内源资金也有利于形成新的良性的资产组合。所以,在债转股的运作体系中,无论是债权与股权的转换,还是股权的阶段性控制与退出,均留下了财权流动的足迹,也是治理结构完善的有力保障。
(二)股权结构、减持国有股与企业治理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着投资主体错位的问题.真正有能力、有资格当股东的投资者成了债权人,而没有能力当股东的国家却是最大甚至是唯一的股东。减持国有股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国有企业股权中让出一部分股权甚至大部分股权给社会公众,使企业国有股比重降低到让有能力、有积极性控制企业的股东能够较好地控制企业的地步,国家无须操心便可获取“搭便车”所带来的资本收益。不仅如此,国有股由不同所有制的法人来经营后,有利于形成多元产权模式,改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微观运行机制,保证国有资本的安全与效率。国有股减持从财务的角度看,实质上是对财权结构的调整。即把一部分原由国家控制的财权退出来,让给有积极性。有能力控制企业的股东。它非常有利于企业财权的独立和财务目标的实现。因为在国有股占绝对控股的情况下,由于国家拥有“一票否决权”,企业难以摆脱国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对企业实施行政干预,企业的市场主体和产权主体地位依然难以确立。在财权不能独立的情况下,企业就难以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使财务职能,更不用谈财务目标的实现了。